白癜风患者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61.html运动能够为人们的健康带来好处,但是人们并不知道到底需要多少运动量才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和过早死亡。
大量研究表明,运动锻炼能够减少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CV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年美国体育运动指南咨询委员会报道建议所有美国成年人进行min/周的中等强度或75min/周的高强度有氧运动(表1),因为这个锻炼量让大多数人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但是,只有一半的美国人达到了指南推荐的运动量。相比之下,耐力竞赛的热度不断在增长,如马拉松、铁人三项和自行车比赛,这些耐力竞赛参与者的有氧运动量和强度明显高于年美国体育运动指南的建议。出人意料的是,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量的有氧运动对于CVD的结果并无明显获益,其心血管风险与不运动者相当。而且,公共媒体偏颇地报道和传播运动可能伤害心脏这一信息,从而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忽视了运动作为心脏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的有效措施。因此,本文将回顾公开发表的有关数据,从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的角度探索有利于心血管健康所需的有氧运动量和强度,并回答过量运动是否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问题。
一级预防运动量
(一)运动的一般益处
Morris等的流行病学研究最早认识到运动对健康的益处。他们的研究发现,与司机相比,伦敦双层巴士售票员的冠心脏病发生率较低;在同一公司工作的邮递员和电话接线员,邮递员的冠心病发病率较低。这些研究最早提示了习惯性体力活动与心血管健康之间的关系。但目前所有这些研究都是观察性研究,缺乏直接测试体力活动是否具有预防CVD发生的大规模的随机临床试验。
运动可能通过多种机制介导对CVD的获益,如减少甘油三酯和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压、改善葡萄糖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减轻体重和减少炎性物质的产生等。运动的这些作用能够解释59%的CVD减少事件,剩余的41%可能是因为内皮功能的改善、心率的降低、血管直径的扩大和增强的一氧化氮生物利用度等原因。
(二)运动和死亡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
运动锻炼与CVD结果之间的关系最常被描述为曲线关系,任意运动量都可以使CVD风险降低,相对于无运动者,轻度运动者风险降低的幅度更大,而随着运动量的增大,虽然也能产生获益,但增加的获益量并不与运动量的增长成正比。
一些研究已经验证了产生健康获益所需的最小有氧运动量,最为轻松,并且行之有效的是站立。与每天站立2h相比,每天站立2h人群的全因死亡率降低10%。增加站立时间与较低的死亡风险相关,其中站立≥8h/d的个体显示出最低的死亡率。现有的许多循证医学数据表明,即使是较低的运动量也可以有效降低CVD死亡率,这是临床医生应该宣教、普及的知识,以唤醒公众的运动意识。然而,对于能够最大化地降低CVD风险的有氧运动量仍然难以确定。为了便于定量表示,一般使用运动强度(MET)乘以频率(次/周)和持续时间(h/周)来计算运动量(MET-h/week)。结合来自中国台湾、美国和欧洲人口研究的数据,评估运动与CVD死亡率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当运动量为41MET-h/week时发现心血管死亡率的风险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降低,这是推荐运动量的3.5~4倍,相当于min/周的中等强度(4.5METs)运动或min/周的高强度(8.5METs)运动。在该运动量下的个体,其CVD死亡的风险与不运动对照组相比下降了45%。
(三)运动强度的影响
高强度(≥6.0METs)间歇运动与中等强度(3.0~5.9METs)的连续运动相比,在心肺功能方面得到了更大的改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中等强度与高强度运动和死亡率之间的剂量反应曲线似乎是不同的。对于中等强度运动,随着运动量的增加CVD死亡率逐渐降低;而对于高强度运动,当运动量超过11MET-h/周时CVD死亡率降低趋于平缓。全因死亡率也存在类似的模式。这种关系部分原因可能是高强度运动增加了心脏性猝死(SCD)事件的发生,据统计,高强度运动相关的SCD绝对风险为每1.44万小时1次,但仍然比低强度运动或无运动时高16.9%。这些发现表明,随着中等强度运动量的增加,心血管获益逐渐增加,而对于高强度运动,心血管的最大获益产生于较低的运动量时。
总之,全球不同人群的研究证实,即使是低于年美国体育运动指南建议的运动量,也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中等强度运动量可以更大程度地降低CVD死亡率,而对于高强度运动来说,当超过11MET-h/周的运动量时,并没有观察到CVD死亡率的进一步降低。
二级预防运动量
(一)当前的指南推荐
运动是CVD患者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指南针对不同人群心脏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提供了具体建议,其中推荐的运动量与健康人相似:30~60min/d中强度有氧活动。运动可以作为临床康复计划的一部分,可以在家里或社区中进行,建议患者进行阻力运动训练以保持力量和肌肉质量。一项囊括项研究的Meta分析表明,有氧运动和阻力运动相结合与单独有氧运动相比,能够更充分地消耗身体脂肪和改善肌肉力量。在有氧运动中增加力量训练往往会改善心肺功能,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力量和运动强度,从而提高CVD事件后患者生活的独立性和自信心,改善CVD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心脏康复
心脏康复适用于稳定型心绞痛、收缩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近期心脏手术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患者。现代心脏康复计划不仅包括运动训练,还包括戒烟、营养和心理咨询,体重、血压、血脂和糖尿病等的控制和管理等,目标是通过药物治疗、改善健康行为和积极的生活方式来减少CVD风险。
与一级预防的现有证据相比,已经有随机临床试验在心血管疾病患者群体中评估运动训练对心脏康复的益处。一项Cochrane系统评价分析了47项随机对照试验,其中包括名冠心病患者,在随访了1年以上后结果表明,进行心脏康复能够降低全因死亡率和CVD死亡率。此外,在随访的1年内,与标准护理组相比,心脏康复组患者的住院率降低。这些结果表明,基于运动的心脏康复能够降低全因死亡率、CVD死亡率、心脏死亡率和再梗死风险。
(三)二级预防的有氧运动量和强度
HF-ACTION研究(心力衰竭:一项有对照的关于运动训练对预后影响的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试验,评价了在心力衰竭患者(LVEF≤35%,NYHA心功能Ⅱ~Ⅳ级)中施行运动训练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并在真实的状态下分析了潜在的变化。该研究发现,与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建议日常锻炼)的心力衰竭患者相比,进行周密计划的运动训练并未能使心力衰竭患者的全因死亡率或全因住院率显著降低;但是二次分析在调整了研究者所谓的“预后因子”后发现,周密计划的运动训练确实可以显著减少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并且可以减少次要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率和心力衰竭住院)的发生。研究者认为,出现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对运动训练方案的依从性过低(60%)。根据该研究的数据,运动量与心血管事件风险之间存在曲线相关关系。与进行较低运动量(即5MET-h/周)的个体相比,达到≥5MET-h/周运动量的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较高的无事件存活率,其中运动量为3~7MET-h/周的患者心血管获益最大,而当运动量≥7MET-h/周时患者的获益较小,整体呈现出J形相关曲线。
基于对CVD患者运动量和强度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fz/9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