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您知道多少?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下肢动脉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引起肢体缺血症状的慢性疾病,是全身动脉硬化性疾病在下肢的表现,病变特点是以累及大中动脉为主,多见于中老年病人。由于患者和部分医生对其缺乏足够认识,易被误诊为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风湿病或其他疾病,常得不到及时治疗。有的患者甚至因延误治疗而被迫截肢。
1.中老年人2.高血压、高血脂、高(血液)粘度、高烟瘾的人3.冠心病、发作心梗的人、房颤的人、动脉粥样硬化和腹主动脉瘤的人群
1.轻微症状期:早期患肢感觉发冷、凉,轻度麻木,活动后易感疲乏。
2.间歇性跛行期:活动后患肢疲乏无力、肌肉疼痛、痉挛,休息数分钟后症状逐渐缓解。
3.静息痛:在患肢休息时也感到麻木、疼痛,尤其夜间疼痛加重。
4.组织坏死期:肢端出现缺血性溃疡或大面积坏死。
5.特征性表现:间歇性跛行——为运动性疼痛,常在步行中出现供血不足部位的沉重、乏力、胀痛、钝痛、痉挛痛或锐痛,或肢端的明显麻木感,迫使病人止步,休息片刻后疼痛缓解,周而复始。
皮肤苍白、皮温降低、皮肤变薄、肌肉萎缩患肢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麻木、不能运动。肢体缺血性溃疡或组织坏死。
西方国家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率较高,在美国7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10%;37~69岁人群中发病率1%~2%目前每年约有10万人次接受外科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老年常见病。当动脉血管狭窄达50%时,只有25%的动脉血液可以输送到下肢,就会导致下肢无力、麻木和跛行。当病情进一步加重,血管堵塞达75%时,会导致严重下肢疼痛、坏疽。发现动脉硬化,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血小板和调脂药物,控制血压、血糖,改善下肢血流。对于严重狭窄甚至闭塞的病变,可以通过微创手术来疏通血管,改善下肢供血。另外,患者应戒烟限酒、加强锻炼、定期复查。
-;-;(张教授)
哈尔滨市北方中医药研究院
黑龙医院门诊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sl/9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