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恢复的怎么样了?胸闷胸痛的情况还有吗,平时活动还会有不适的情况发生吗?”“好多了,谢谢您马医生。之前坐车颠簸的时候都会感觉胸闷,呼吸困难,现在我有时候自己做家务、散步运动啥的都不会感觉不舒服了,真的很感谢你们为我做的手术,我现在恢复的很好。”这一医院心病二科,正在打电话的是该科的马召友医生,他正在对前段时间刚做完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封堵治疗的病患进行术后回访。
日前,这医院经过紧张的手术,其冠状动脉的“漏洞”被顺利“封堵”,心跳随之恢复生机。医院首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封堵术,也是继院内心病科、神经介入科心脏支架植入术、起搏器等技术之后的又一突破。
据介绍,现年57岁的孙女士因反复发作性胸口憋医院就诊,住院后经检查转入心病二科,患者因近期活动时出现胸痛、胸闷不适,并伴有后背部疼痛,休息数分钟左右症状可缓解,同时有腿部肿胀的情况,考虑静脉曲张,针对患者的情况,在做造影时同步检查心脏。医院脑外(神经介入)科与心病二科多学科会诊后,建议患者实施“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封堵术”。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冠状动脉只为心脏供血,而冠状动脉瘘却存在着异常通道,将血液引流至肺动脉、心室或其他血管,因此会引起心脏供血不足而导致胸闷不适。异常的通道还容易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肺血流加重等并发症;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动脉血管硬化加重,这种心脏供血不足的症状会越来越重。经过检查,这位患者的冠状动脉瘘——肺动脉瘘有两个,手术难度大,时间长,但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愈后较好。
由于该疾病临床相对少见,医院院内首次开展,加之患者血管瘘分支不止1处,因此在充分评估该手术过程复杂、难度大的情况下,脑外(神经介入)科负责人申猛、心病二科主任段菊花、马召友医生联同多学科团队针对患者病例进行反复研究、充分论证,最终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
经过多位专家主任及手术医生严密的术前检查和讨论后,最终决定给予此患者实施瘘道的封堵治疗。手术由马召友医生主刀,在脑外(神经介入)科负责人申猛团队的指导下,以及导管室全体医务人员的紧密配合下,经过近3小时的努力下手术顺利完成。手术中,医务人员分秒必争,马召友医生术中在精确定位后,一步到位,应用细如发丝的弹簧圈将患者冠状动脉的“漏洞”顺利“封堵”,成功在冠状动脉至肺动脉的分支处释放弹簧圈,完全闭塞分支血流,保证冠脉充分供血,经过科室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术后患者再无胸痛发作,活动量明显增加,目前已治愈出院。马召友说:“治病救人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希望在我们不断努力下,为商丘市老百姓的健康带来福音。”
据悉,此例手术的成功实施,不医院心血管疾病诊治水平再创新高的良好局面,也体现了心血管专业及介入中心医护人员不断进取,勇于挑战,敢于担当的团队精神。
马医生告诉记者,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瘘有内科和外科两种方法,外科即开胸结扎瘘道,内科即采取介入的方法封堵瘘道。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大多数瘘道都可以采用介入的方法完成。
同时马医生提醒广大市民,如经常出现胸口憋闷不适,医院检查就诊,切不可存在侥幸心理,而贻误病情诊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hz/11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