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69911.html病例
血管炎累及冠状动脉
患者男性,38岁
主诉:反复胸痛17天,加重1天。
1入院情况
患者2周前上3层楼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无胸闷、胸痛,休息3min后自行缓解,未就诊。3天后拖地时出现胸骨后疼痛,刀割样,VAS8分,伴咽部不适、乏力,休息约20min后自行缓解,医院,行心电图检查(具体不详),考虑为“冠心病、心肌缺血”,予“中药输液”及拜阿司匹林、波立维、单硝酸异山梨酯各1片口服后症状缓解。5天后再次出现活动后胸痛,性质同前,VAS10分,伴咽痛,就诊于外院,心电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cTnI0.ng/ml,继续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第2天复查cTnI0.ng/ml,心电图正常。完善冠状动脉CTA检查示右冠状动脉各段、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管壁及周围改变,考虑血管炎可能性大,伴局部管腔重度狭窄,左冠状动脉回旋支近段可疑改变。超声心动图示心内结构、功能未见异常,LVEF60%。双上肢、双下肢、双肾、双侧髂总、双则髂外、腹主动脉未见异常。颈CTA示左侧颈总动脉起始部及分叉处、锁骨下动脉起始部改变。第3天复查心电图示V1~V5导联ST段压低。第4天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05mV,查ANA、ANCA、GBM、ACL(?)。入院1周查cTnI0.ng/ml,心电图示V1~V6导联ST段压低,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05mV,次日复查心电图示ST段回落,医院考虑血管炎冠脉受累,予甲强龙(80mg,q12h×2d)→甲强龙(80mg,qd×1d)治疗,期间仍每日发生胸痛1~2次,持续20~25min可缓解,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心电图检查可见V1~V6导联ST段压低,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05mV,以“血管炎冠脉受累可能,急性冠脉综合征”收入抢救室。
发病以来,患者可疑光过敏,曾有口腔溃疡,近2年未发作,否认外阴溃疡、雷诺现象、脱发。
2既往史
高血压病史2年,最高血压为/mmHg,平素服用降压药(具体不详),血压控制可。
3入院诊断
1.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下壁)可能
血管炎?
2.高血压病(1级,很高危)
3.十二指肠糜烂
4诊疗经过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
1.常规检查
血常规:WBC7.92×/L,HGBg/L,PLT×/L。
肝肾功能:大致正常。
心肌酶:CKMB-mass4.2μg/L,CKU/L,cTnI2.μg/L,NT-proBNPpg/ml。
尿、便常规:(?)。
心电图:窦性心律,未见ST-T改变。
HbA1c:5.9%。
血脂4项:TC4.04mmol/L,TG1.34mmol/L,HDL-C1.12mmol/L,LDL-C2.36mmol/L。
2.炎性及免疫指标
hsCRP86mg/L,ESRmm/h。
ANA、抗ENA抗体、ANCA均(?)。
T-SPOT.TB、EBV-DNA(?)。
3.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左室后壁运动不协调,左室松弛功能减低,LVEF69%。
锁骨下动脉超声:右侧锁骨下动脉起始段管壁增厚,符合炎性改变。
颈动脉、椎动脉超声:双侧颈动脉管壁稍厚,结构不清,符合血管炎表现。
PET/CT:①右头臂干分叉、右颈总动脉及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节段性代谢轻度增高,余大血管管壁代谢未见明显异常;②左室下壁心肌异常摄取,考虑缺血部位心肌糖酵解增加所致。5治疗经过
1.血管炎方面
入院后继续甲强龙(40mg,qd)静脉输液,3天后改为泼尼松(60mg,qd)口服,计划6周后开始减量,每周减5mg,至每日30mg,一次口服维持,同时加用骁悉(1g,bid)。辅助予抑酸、补钙治疗。
2.冠脉累及方面
予拜阿司匹林+波立维抗血小板治疗,立普妥(20mg,qn)降脂治疗,欣康及万爽力抗缺血治疗。入院后患者间断有胸痛、胸闷发作,发作时心电图表现为Ⅰ、aVL、V1~V4导联ST段压低,Ⅲ、aVRST段抬高约0.05mV,予硝酸甘油泵入后胸痛缓解,心电图Ⅲ、aVRST段抬高回落。入院后完善冠状动脉造影示双支病变(LAD、RCA),于LAD植入支架1枚。10天后行第二次冠状动脉造影,术中见双支病变,累及LAD、RCA,LAD支架通畅,于RCA植入支架3枚。术后继续抗血小板、降脂治疗。
3.疗效评估
患者经治疗后未再出现胸痛、胸闷症状,活动后无明显不适,复查炎性指标较前下降。
6出院情况患者室内活动,未诉活动后胸闷、憋气。查体:BP/78mmHg,HR68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及杂音,双肺呼吸音清,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7出院诊断
1.系统性血管炎
冠状动脉受累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双支病变(累及LAD、RCA)
心功能Ⅰ级(Killip分级)
右头臂干、右颈总动脉、右锁骨下动脉受累
2.高血压病(1级,很高危)
8出院医嘱
1.低盐低脂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注意休息、适度活动,避免劳累、情绪激动及感染。
2.冠脉病变方面:继续目前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
1)继续拜阿司匹林0.1g,每日1次(终身服用),波立维75mg,每日1次(至少1年),定期监测血常规、便常规+潜血,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期间需警惕出血,注意大便颜色及性状,若出现黑便、便血、呕血、皮肤黏膜出血或大便潜血持续(+)、血红蛋白下降,及时心内科、消化科就诊。
2)继续立普妥20mg,每晚1次,降脂治疗。用药期间监测血脂、肝肾功能、肌酶谱,避免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用,如出现肌痛、肌无力、肝功能异常和肌酶谱升高,及时就诊。
3)继续口服欣康20mg,每日2次,万爽力20mg,每日3次,抗缺血治疗。
3.血管炎方面
1)继续口服强的松60mg,每日1次,6周后减为55mg,每日1次,之后每周减5mg,减至30mg,每日1次。门诊随诊,调整剂量。注意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警惕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
2)口服骁悉1g,每日2次,免疫抑制治疗。注意监测肝功能、血常规,如WBC<3.0×/L、PLT<×/L、ALT>U/L,立即停药,至免疫科门诊就诊。
3)免疫科门诊随诊。
4.继续口服洛赛克20mg,每日1次,保护胃黏膜治疗。
5.继续口服氯化钾缓释片1g,每日1次,枸橼酸钾10ml,每日1次,补钾治疗。定期监测血钾,维持在4.0~5.0mmol/L。
6.如有任何不适,及时门诊、急诊就诊。
病例点评
患者中青年男性,近半个月反复出现典型心绞痛症状,服用硝酸酯类药物可缓解,心电图可见动态改变,cTnI轻度升高,考虑存在冠脉病变。最常见的导致冠脉病变的疾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若不加注意,可能诊断到此结束,患者将因反复冠脉病变加重而预后极差。此患者年龄较轻,冠脉CTA发现血管壁及周围病变,其他大血管超声提示血管炎性改变,PET/CT提示血管炎性改变,结合患者炎症指标升高,自身抗体谱(?),考虑患者系统性血管炎诊断明确。
一般来说,根据具体血管炎性疾病的不同,受累血管大小、类型和部位各异。此患者血管病变以累及冠脉造成心脏缺血为首发症状,较易误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从CTA发现的血管可疑炎症改变为线索,后经筛查发现其他部位(右头臂干分叉、右颈总动脉及右锁骨下动脉)的病变,结合炎性指标升高,最终诊断出血管炎。有限的现有资料表明,很多患者血管炎结局良好,但预后程度取决于诊断。当然,在急性诱导缓解阶段和后续维持阶段,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出现感染)也可加重疾病。死亡率数据表明,血管炎相关死亡的原因为活动性血管炎和相关的并发症。某些病例还可能出现不可逆的血管及其他器官损害。
本文摘自《协和急诊疑难病例解析》(刘业成朱华栋主编,科学出版社)
获取本病例的详细解析,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gr/4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