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新泰市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成立


通讯员周峰郑萍12月21日,新泰市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成立暨学术交流医院召开,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系副主任,急诊医学、法医学教研室主任史继学教授,泰安市急诊质控中心常务副主任、山东第一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岳茂奎教授,医院急诊医学中心副主任、EICU主任张利教授,新泰市卫生健康局党组副书记、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朱秀宁,新泰市卫生健康局医政医管科科长王作成,新泰市政协副主席、医院院长殷培文,新泰市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各医疗机构急诊急救分管领导、医护骨干、医院中层人员及急诊医学科人员参加,副院长刘善平主持活动。会上,医院院长殷培文在致辞中向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和同仁们表示欢迎,对各位领导、医院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医院基本情况和急诊医学科的建设。王作成科长宣读新泰市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成立文件。副书记朱秀宁讲话指出,医院要充分依托这一学术交流平台,认真学习、多加请教,不断强化学科建设,不断加强学术交流,真正把所学所获转化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具体实践,进一步提高全市急诊急救整体水平及应急能力。岳茂奎、史继学教授先后讲话并提出要求,医院承担起本市急诊医学专业领域的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的职能,团结医院急诊专业人员,构建科学、高效的急救医疗救助体系,进一步提升本市急诊急救总体质量、降低急诊急救风险,不断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效率,切实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新泰市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员、医院急诊医学科李超主任表态发言。朱秀宁副书记与岳茂奎教授为质控中心进行揭牌,史继学教授为主任委员颁发证书,随后,各位专家和领导为副主任委员颁发证书。学术交流环节,史继学、张利、岳茂奎教授分别作《急诊科、急诊医学亚中心规范化建设与思考》《浅谈急诊监护--质量标准与人文》《危重病人早期识别和应对策略》,围绕急性血栓病中心建设,复苏医学中心与中毒学科等中心建设,早期识别危重症病人的重要性,关于急危重症患者的监护标准的研究,在学科的文化建设,人才梯队建设,科研方向研究趋势进行探讨,提出了明确的思路,也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医医院的核心科室,救治生命的前沿阵地,拥有完善、规范的急救服务流程与服务体系,承担着全市绝大多数急危重症救治工作,同时肩负着全市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处理的重要使命。目前已经形成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诊病房、急诊重症监护一体化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急诊医学科为泰安市青年文明号,泰安市五四红旗团支部,泰安市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全市卫生应急及医疗急救先进集体。为加快培养医院急诊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创新团队建设,医院于年7月特聘史继学教授为医院特聘专家,并成立“史继学教授名医工作室”,工作室的成立,推动了急危重症专业发展,医院综合救治能力,以更高的专业水平、更优的服务质量,让更多的患者受益。目前急诊医学科可常规开展: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急诊PCI术、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床旁血液净化、中长线导管置入、PICC置管术、纤支镜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POCT等急诊急救技术。急诊医学科积极响应国务院《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于年成立“心手相连,救在身边”急救志愿服务队,努力致力于学校、社区等民众急救技术培训,倡导“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已培训2万余人。新泰市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成立并挂靠医院,医院急诊急救工作成绩的肯定,同时也是鞭策和鼓励,医院将尽职尽责,凝心聚力,从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医院急诊专科优势和特长,推动全市急诊专业全面提高和向前发展。“质控中心要充分发挥区域人才和技术优势,抓质量、抓规范,承担起全市急诊专业业务指导和质控培训,安排督导检查,提高全市急诊急救诊疗技术水平及应急能力,为老百姓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医院院长殷培文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fz/1137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