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518血管健康日血管钙化只因97


5.18,有什么含义呢?它可以是一个数字,也可以是一个日期。当我们说起血管健康,5.18就同时有了这两个意义。

5.18mmol/L,是人体血液中各脂蛋白所含胆固醇总和的健康上限值。

5月18日,被设定为“血管健康日”,旨在呼吁重视血管健康。

简单自测血管年龄

心脑血管疾病是健康的“头号杀手”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即“四高一多”的特点。

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

冠心病、心肌梗死(心梗)、心脏猝死和缺血性脑卒中(脑梗)都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病情紧急,危害大,如果救治不及时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威胁生命,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人体的血管,就像自来水管,用的时间久了,管道内壁会结垢、生锈,甚至完全堵塞无法正常供水。

01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男性45岁以上,女性55岁以上,发病率明显升高。据统计,由于女性有雌激素的保护,男性心血管疾病发病时间约比女性早10年,患冠心病的几率是女性的3倍之多。女性绝经后,冠心病发病风险显著提高。70岁以后,女性的发病风险几乎与男性一样。

02三高疾病,风险大

三高,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易降低血管弹性,造成动脉硬化狭窄。动脉硬化风险,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其中,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的几率是正常人的4倍,高血糖患者的脑卒中发病率比正常人高2-3倍。

03“四高”饮食

高糖、高脂、高油、高盐等饮食,容易发胖,导致胆固醇附着在血管内壁,引起动脉血管粥样硬化。

04肥胖

肥胖或体重过重的人,心脏负荷加重,血脂不正常的几率也比较高,因而增加粥状动脉硬化风险。肥胖,易促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胰岛素阻抵抗症候群。

05吸烟、熬夜等不良习惯

香烟中的焦油、放射性元素、一氧化碳等会损伤动脉内壁,动脉内壁破损后,氧化的胆固醇会钻进血管,逐渐形成脂肪斑块。

同时,抽烟也会引起冠状动脉收缩痉挛,减少血流量。熬夜时抽烟,血液的粘稠度比平时增加8倍以上,在压力过大,情绪不佳等因素的刺激下,易诱发猝死。

警惕!血管钙化

而血管钙化是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病变、血管损伤、慢性肾病和衰老等普遍存在的病理表现,也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80%的血管损伤和90%的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伴有血管钙化。青年血管钙化患者的发病以糖尿病患者多见,而老年患者以血脂异常居多。

钙剂摄入人体后有两种不同的沉积途径,一是沉积到正确的部位,比如:骨格和牙齿。二是沉积到错误的部位,比如动脉血管、心脏瓣膜和关节软骨。这种错误的钙沉积是形成动脉血管钙化的基础,也是动脉硬化、血管狭窄的原因。

因此,控制血管钙化要从控制"盲目"补钙着手,只有减少钙的错误沉积才能真正控制血管钙化,避免造成关节软骨钙化、骨质增生等问题。

维生素K2与血管的亲密关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骨骼容易发生骨质疏松,补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听得最频繁的词汇之一。但人体代谢功能退化,导致摄入的钙无法充分沉积在骨骼上。多余的钙就有机会沉积在血管中,容易造成血管壁钙化。

可以说,无论是动脉硬化,还是骨质疏松,都有可能是“钙”的错误沉积导致的。研究提示,维生素K2有助于将钙沉积在骨骼上。

年鹿特丹郊区的奥姆尔德(Ommoord),跟踪了位年龄为55岁及以上的男性和女性。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调查中老年人各种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发病率和危险因素。对维生素K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侧重于对名没有心脏疾病发作历史的参与者进行饮食数据分析,研究跟踪他们直到年。

研究结果证实,具有生物活性的维生素K2具有调节钙离子沉积、并将错误部位所沉积的钙离子移出的双重功能。

维生素K2——引钙入骨

维生素K2是人体中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之一,就像一位钙元素“领头者”,它的存在可以增加血钙向骨骼的“准确迁移”,减少血钙向血管等软组织的沉积,真正做到把钙补到骨头里。

01促进骨形成

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将骨钙素中的谷氨酸残基羧化成-羧化骨钙素(OC),并且能够促进钙盐沉积,提高骨矿化的速率,补充充足的维生素K2对于血液中的

Ca2+在骨骼中有效沉积和矿化有作用;二是参与类固醇及异质物受体(SXR)介导的转录调节,上调成骨和细胞外基质相关基因表达,增加骨胶原的聚集。

02抑制骨吸收

包括以下三种:(1)通过抑制环氧化酶2(COX-2)表达和前列腺素2(PEG2)合成,来抑制破骨细胞,降低骨吸收;(2)抑制骨吸收因子——白细胞介素-1(L-1)和核因子B(NF-B)的活化,从而抑制骨吸收;(3)通过诱导破骨细胞凋亡并抑制溶体酶(组织蛋白酶)的mRNA表达,抑制溶体酶降解骨基质。

维生素K2——逆转血管钙化

多项临床研究已经证明,维生素K2特别是MK-7与降低心脑血管钙化、冠状动脉钙化密切相关。MK-7在血清中的半衰期要比MK-4高得多,其生物利用度更高,是MGP和Gas6良好的激活剂。

它有助于预防甚至逆转人类动脉的钙化。在以华法林致小鼠广泛发生动脉钙化后,以较高剂量的维生素K2进行治疗,发现其钙化程度可下降40%。这为血管钙化可以逆转,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众所周知,当代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肠道微生态失衡不断加重,维生素K2合成所需的肠道菌群和相关活性酶也在丧失,维生素K2的缺乏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一项涉及名志愿者的随机对照试验也显示,普通人群中97%的人缺乏维生素K2。

《中国人群骨质疏松症防治手册版》推荐:为维护骨骼健康及预防骨质疏松,健康成人每日需补充的维生素K2量为50微克~微克。

为维护心脑血管以及骨骼健康

记得每日足量补充维生素K2哦

资料来源:

[1]《维生素K2一一维护骨格和血管健康的革命性贡献》,李树壮

[2]《维生素K2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夏玉、殷光玲

[3]沈阳药科大学《补充维生素K2改善骨关节炎》,张凤娇

[4]《成骨维生素K2——走出盲目补钙的误区》,王家治、雷泽

[5]《领钙入骨,维生素K2——国际研究新进展》,陈杰鹏

16年专研海洋多糖,见证蓝湾“中国创造”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yz/784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