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
心
一
族
血脂是什么
血脂是血中所含脂质的总称,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是不溶于水的,它们必须被能溶于水的磷脂和蛋白质包裹才能存在于血液中,并在血中循环运输。
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蛋白质组合在一起,形成溶于水的复合物,叫脂蛋白。密度高、颗粒小的部份为高密度脂蛋白,密度低、颗粒大的一部份称为低密度脂蛋白。
血脂如何体检
40岁以上应每一年检查不少于一次血脂。有心脏病家族史、体型肥胖、长期吃糖过多、嗜烟、酗酒、习惯静坐、生活无规律、情绪易激动、精神常处于紧张状态者,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脑梗死及已患有高脂血症的病人,更应定期检查血脂。
在进行血脂检查前应注意下列几点:
1
检测空腹血脂,一定要抽取空腹12小时以上的静脉血。
2
采血前应维持原来规则的饮食,并保持体重恒定。
3
在生理和病理状态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化验。4~6周内应无急性病发作。
4
检查时不要服用某些药物。避孕药、减肥药、降脂药物等可影响血脂水平,导致检验的误差。
血脂化验单
(1)TC:总胆固醇的英文缩写,代表血中所有的胆固醇。
(2)TG:甘油三酯英文的缩写,代表血中所有甘油三酯的含量。
(3)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英文缩写。低密度脂蛋白是含有多种成分的复合体,医学上要测定其所有成分的含量比较困难,故使用他所含的胆固醇成分作为代表,来反映血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低密度脂蛋白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因此是一项目前最受重视的血脂指标。
(4)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英文缩写,反映血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高密度脂蛋白是一项比较特殊的指标,它升高是一件好事,而过低则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性。
血脂的分布
甘油三酯大部分储存于腹部、皮下和肌肉间的脂肪组织中,因此表现为“大腹便便”或“将军肚”;饥饿时甘油三酯从脂肪组织中动员出来,产生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以满足生命活动和体力运动的需要,所以这就是专家倡导的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可降低血脂的原因。
胆固醇遍布全身各处,是所有组织、器官的细胞组成成分。正常情况下,过多的胆固醇可经肝脏代谢,并以胆汁酸的形式排至肠道,最终排出体外。
过多的胆固醇会沉积在动脉血管壁上,形成一种医学上所称的粥样斑块,堵塞血管使血流不畅,甚至闭塞,形成多种多样的疾病。如堵塞心脏的血管可产生心绞痛与心肌梗死;阻塞脑血管可导致中风和痴呆;阻塞四肢血管引起四肢疼痛,尤其是下肢的跛行等等。
高血脂原因
高脂血症是一种由多因素所引起的疾病,是后天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高胆固醇和高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例如有些人喜欢吃肥肉和动物内脏,有的喜欢用猪油或其它动物油炒菜吃。
2、从饮食中摄取过多的热量,如油炸食品、碳酸饮料,引起肥胖或超重,是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
3、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静坐、酗酒、吸烟、精神紧张或焦虑等,都能引起血脂升高。
我们可以通过控制饮食和体重、运动、戒烟等自我调节方式来消除以上有害环境因素。
高血脂的危害
血脂高会引起血压高
血脂高可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那么降低血脂也应使高血压病人的血压下降。所以,现在提倡如果高血压病人同时有高血脂,除了积极降压外,还应及早配合降脂治疗。因为降压和降脂同时进行,不但能使血压易于降至正常,更有利于预防冠心病和脑中风。如果高血压病人的血脂正常,是否还应同时进行降脂治疗?有实验观察了血脂正常的高血压病人,发现即使血脂正常,行积极降脂治疗可明显降低大动脉硬化的程度,改善血管的弹性,并使高血压更易于控制;并有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心病和脑中风等严重疾病。所以,降压的同时还应控制血脂,这也符合心血管病防治的基本原则。
血脂高会引起糖尿病
许多血脂高的病人常合并有糖尿病,因而使人们想到,血脂高是否会引起糖尿病?部分病人在诊断糖尿病前已存在血脂升高,推测血脂升高可产生脂毒性,损伤胰岛分泌胰岛素功能或使胰岛素的作用减弱(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对人体的血糖代谢是至关重要的。胰岛素分泌减少或其作用减弱,就会发生糖尿病。当然,糖尿病也可引起脂代谢异常,血脂升高。高血脂与糖尿病同时存在时,常难以分清谁是因谁是果。
甘油三酯高会引起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严重的消化道疾病,重者可引起胰腺坏死导致病人迅速死亡。急性胰腺炎的病因还不很清楚,部分病人很可能与血甘油三酯明显升高(超过4mmol/L)有关。过高的高油三脂极易形成微栓子,阻塞胰腺微血管的血流,胰腺缺血坏死,从而导致急性胰腺炎;因此高甘油三酯血症者,若加上暴饮暴食容易发生胰腺炎,有胰腺炎病史的患者更易发生。许多甘油三酯水平高的患者有间歇性上腹痛,而血清淀粉酶未达到诊断胰腺炎的水平,这可能是胰腺炎的早期表现。
血脂高引起血粘稠度增高
血液粘稠度的高低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血脂的高低就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无论是甘油三酯或是胆固醇在血液中都是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当血甘油三酯浓度升高时,血中大颗粒的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增多,就会造成血液流动时的摩擦力和阻力增加,也就是表现为血液粘度增高。同样,如果血中的胆固醇浓度升高,血中的低密度脂蛋白会增多,也可引起血粘稠度增高。临床上,应用降脂药物即能降低血脂,也可降低血粘稠度。
血脂高引起动脉硬化
当体内胆固醇超过机体的需要后,血液中多余的胆固醇就会逐渐沉积在动脉血管壁内,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的颗粒比较小,体内多余的低密度脂蛋白易沉积渗透在动脉血管的管壁内,会引起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使动脉壁表面粗糙、增厚,变硬以后并有血栓形成,终致血管腔狭窄,最后导致冠心病和中风。
高脂血症诊断标准
判断是否有高脂血症应有二次不同日的血脂化验记录。每升血中的总胆固醇(TC)超过5.7毫摩尔(即5.7mmol/L)为胆固醇水平升高,每升血中的甘油三酯(TG)超过1.7毫摩尔(即1.7mmol/L)为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低密度脂蛋白(LDL-C)超过3.6mmol/L。
而国内、外医学专家普遍认为,每个人的理想血胆固醇水平应小于5.2毫摩尔/升(即5.2mmol/L)。合并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的患者总胆固醇(TC)要<3.8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要<1.8mmol/L。此外,还规定每升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小于1毫摩尔(即1mmol/L)也属于血脂异常。不同的人降脂的目标值不同。
降脂药物的治疗作用
(1)预防冠心病:对于没有冠心病而胆固醇又高的人,服用降脂药物可以降低发生冠心病的危险。
(2)治疗冠心病:降脂药物在治疗冠心病方面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服用降脂药物可以减轻冠心病的急性发作,还可以使许多病人避免作冠脉搭桥手术、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及安装支架,并能防止血管再次狭窄。
(3)对脑血管及其他血管的影响:中风也是我国的常见病,服用降脂药物可以降低中风的发生。降脂药物还可以延缓其他部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总之,服用降脂药物能带来许多好处。在服用降脂药物的时候,仍应坚持饮食治疗、限制胆固醇的摄入,增加体力活动。
停用降脂药后血脂的反弹
不论哪一种降脂药物,都是在服用后1月左右产生最大的降脂疗效。如果停用降脂药,血脂又会逐渐回升至治疗前的水平。现有的降脂药物都只是在某一环节纠正血脂代谢的异常,如影响脂质的吸收或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或者促进体内脂质的分解代谢等。一旦停药,药物的治疗作用消失,血脂也就会再次升高,这便是所谓的停药后血脂反弹。
合理地服用降脂药物
下列几点应特别注意:
(1)服用降脂药物的同时,绝不能忽略饮食和参加体力活动(禁嘴和运动)。
(2)应从常规降脂药物剂量开始,根据血脂的变化,增加或减少降脂药物的剂量。
(3)选择服用降脂药物的时间,如他汀类药物多提倡在晚上睡前服用。
(4)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一旦怀疑发生了与降脂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医院咨询医生。
(5)为了达到最佳的临床疗效,降脂药物应长期坚持服用。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yz/5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