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3大招


在冠脉造影中发现没有冠心病(coronaryarterydisease,CAD)的胸痛患者至少占到了10~30%,被认为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oronarymicrovasculardysfunction,CMD),亦称微血管心绞痛,这首次被Cannon等人被提出来。CMD通常被定义为小动脉的血管扩张受损,导致从舒张到收缩时血流不足。CMD患者预后不良,在无CAD胸痛患者随访1个月后其死亡或心肌梗死风险为2%,这些患者是有多种不同病理生理过程引起的,其中突出的是冠状动脉微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传统的侵入性血管造影不能直视微循环,但其侵入性测量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oronaryflowreserve,CFR)以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或心脏磁共振成像(cardiacmagneticresonanceimaging,CMR)分析心肌灌注储备(myocardialperfusionreserve,MPR)能够直接准确地评估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CMD患者普遍见于女性并预后较差。

目前治疗CMD患者的药物包括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治疗,心绞痛和心肌缺血治疗以及包括催眠和脊髓电刺激等其他治疗。

一、治疗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等药物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血管紧张素II抑制剂可能改善内皮功能,但持续治疗可能发生“醛固酮逃逸”。

2、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可能提高CMD的抗炎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3、阿司匹林

低剂量的阿司匹林可能会增加内皮细胞功能,用于治疗CMD患者。

二、治疗心绞痛及心肌缺血类药物1、β-受体阻滞剂

心得安除了逆转心脏β结构,还可以改善心脏微血管的功能,β受体阻滞剂比其他抗缺血性药物改善心绞痛症状更有效。

2、钙通道阻滞剂

众所周知,钙通道拮抗剂可有效的缓解冠状动脉痉挛,并且减少微血管张力,从而有可能提高CMD患者的CFR或MPR值。

3、硝酸盐

硝酸盐使平滑肌舒张,因此对血管可产生舒张作用。

4、雷诺嗪

CMD发展中的主要机制是小冠状动脉内皮功能障碍明显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减少,雷诺嗪是一种新抗心绞痛药物,机制是选择性抑制晚钠电流导致舒张期有效的冠状动脉充盈,从而改善左心室舒张充盈,可以改善CMD患者胸痛症状。

三、其他治疗

睡眠与睡眠障碍与心血管疾病有关,并且微血管功能是早期心血管疾病预兆。在名参与者进行分析,与有充足睡眠时间的女性相比,睡眠时间不足(<7h),微血管功能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那些良好的睡眠质量以及足够的持续时间的男性患者相比,睡眠质量不佳及时间短的患者微血管功能显著降低(P>0.05)。这项研究表明睡眠和微血管功能之间有关联。

脊髓刺激和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externalcounterpulsation,EECP)已用于研究无冠心病胸痛患者。EECP增加心脏的舒张期血流,从而增加冠脉微血管血流,Luo等人发现在接受EECP病人心绞痛症状都有改善。

CMD在女性胸痛患者中发病率高,症状缺乏特异性,并对其机制尚未明确,CMD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增加了不良心脏事件的风险,尚没有大规模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指导治疗策略的选择,因此对于未来开展对于传统抗栓抗缺血治疗、非传统药物治疗后临床转归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张秀芳.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治疗的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Mar.BVol.5No.8

感谢分享!

您想与全国心血管医生讨论、交流专业学术、医政医改和医学人文等问题吗?

平台合作:

小编







































白癜风应注意什么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效果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yz/259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