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客服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rjvip.cn/xiaofei/1220.html编者按:高血压与糖尿病常合并存在,国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高血压患者的糖尿病检出率为24%~70%,而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检出率约60%[1]。两者均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存更使心血管风险雪上加霜。这样的患者或已发生ASCVD,或正走在通往ASCVD的路上,有的能检查出来,也可能有相当比例患者检查不出来。
这时,作为临床医生的我们,应该怎么办?阿司匹林是ASCVD二级预防的基石药物,但从某种程度来说一级预防的意义更为重大。本文就从那些易被忽视的隐匿ASCVD患者说起。
一、临床实践之痛:那些被检查指征卡在门外的ASCVD患者该何去何从?
事物总有两面性,疾病的界定在方便临床操作的同时,也可能因人为的设定而漏掉了一部分患者。例如,诊断ASCVD除临床症状、体征与心电图等常规检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即动脉狭窄超过50%(包括冠状动脉和颈动脉)。符合这个诊断标准的人群并不在少数,研究显示,在70岁及以上人群中,无症状颈动脉狭窄50%的患病率男性为12.5%、女性为6.9%[2]。而在无症状颈动脉狭窄50%的患者中,卒中和冠脉事件的年发生率分别为2%和7%[2]。可见,这是一个广泛而危险的人群,但也易被忽视。
目前,只有通过有创性或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来判断动脉狭窄程度。但无论门诊还是病房,应用影像学检查去为所有患者筛查ASCVD并不可行。这意味着很多没有明显症状的ASCVD患者得不到及时诊断。而且,动脉粥样硬化是个持续、漫长的过程,各状态阶段之间并无明确界限,即使做了影像学检查,动脉狭窄49%与51%之间又有多少区别?
或许,我们该反思一下如何弥补疾病诊断切点所带来的遗憾?对那些貌似仅有危险因素、尚没有发生ASCVD的患者,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之间的界限可能并没那么重要,关键是能够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二、既然已知道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高,然后呢?
高血压是ASCVD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从病理生理机制来看两者均涉及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在患者尚未表现出ASCVD症状时,机体多处血管可能已存在病变。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显著增加,至少是单一高血压或糖尿病的2倍,死亡风险增加7.2倍[3]。
既然已知道这一点,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人群的ASCVD预防,我们就应积极行动起来。综合管理包括生活方式干预、降压、控糖、调脂、抗血小板治疗等,其中阿司匹林是ASCVD一级预防重要的抗血小板药物,其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人群中效果如何?下面来看两项经典研究。
三、证据解析:从HOT到ASCEND研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获益显著
高血压最佳治疗国际研究(HOT)在寻找最佳降压水平的同时,还评价了降压联合阿司匹林(75mg/d)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4]。该研究入选26个国家例高血压患者,其中8%合并糖尿病。结果显示,在总体高血压人群中,阿司匹林治疗与安慰剂相比可显著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15%(P=0.03),降低所有心肌梗死风险36%(P=0.)。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人群中,阿司匹林降低CVD和心肌梗死风险也取得了相似获益,甚至更佳:在合并糖尿病人群中,阿司匹林治疗每患者年可预防2.5例心肌梗死发生,而这一数值在总体高血压人群中为1.5例/患者年(图1)。需注意的是,研究中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81~85mmHg,基线血清胆固醇平均为6.0~6.1mmol/L,因此,在血压和胆固醇控制相对较好的基础上,阿司匹林仍可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带来额外获益。
图1.HOT研究:阿司匹林预防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发生风险效果更佳
除经典的HOT研究外,年发表的ASCEND研究提供了进一步证据[5]。该研究纳入1.5万余例无ASCVD的成人糖尿病患者,其中61.6%合并高血压。长达7.4年的随访结果证实,阿司匹林mg/d可显著降低首次严重ASCVD事件发生风险12%(P=0.01,图2)。研究中接受他汀治疗的患者比例较高(基线时75%),提示即使是在血脂管理日渐成熟的背景下,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人群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ASCVD一级预防效果依旧显著。
图2.ASCEND研究:阿司匹林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62%合并高血压)心血管事件风险
四、指南一致推荐: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考虑应用阿司匹林一级预防
版美国ADA《糖尿病诊疗标准》推荐:对心血管风险增加的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获益与出血风险的充分评估后,建议阿司匹林(75~mg/d)进行一级预防(A)[6]。建议的适用人群主要包括年龄≥50岁且至少合并1项主要危险因素(早发型ASCVD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或慢性肾病/白蛋白尿)。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年修订版)》[7]指出:抗血小板治疗对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获益主要体现在高危人群,如高血压伴糖尿病、高血压伴慢性肾病、50~69岁心血管高风险者(10年心血管总风险≥10%或高血压合并3项及以上其他危险因素),可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mg/d)进行一级预防。
近日,我国首部《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正式发布[8]。在CVD风险评估方面,指南建议糖尿病(年龄≥40岁)直接列为高危,对于ASCVD高危且至少合并1项风险增强因素(如血压控制不佳)的出血低危患者,年龄在40~70岁时,可考虑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
可见,对于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最新的高血压、糖尿病中外指南均一致推荐考虑应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五、注意事项:平衡获益/出血风险,阿司匹林一级预防更安心
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一级预防,如何平衡获益/出血风险是临床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gr/7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