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凌晨39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叶雄不幸在家猝然离世噩耗传来,业界震惊悲痛1月22日,叶雄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广州殡仪馆举行。医院党委书记耿庆山同志、副书记何斌同志、副医院多名同事及叶雄的亲属多人怀着沉痛惋惜的心情送别叶雄同志最后一程。医院副院长陈静瑜也在自己微博发文称:“晚上有点心塞,我熟知的省外一位优秀的胸外科大夫,在无锡进修学习过肺移植的年轻医生,39岁猝死了。也许猝死原因很多,但工作忙压力大负担重也是一个原因,人走了,家庭子女最痛苦,常人也很难体会做医生的艰难。”医院胸外科一位医生说:“太突然,没什么病,猝死,才39岁。”另据同事透露,叶雄经常一天多台大手术,早上6医院,半夜才下手术台。据了解,7年叶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该院胸外科工作。先后任医院胸外科医师、主治医师。他医术精湛,是该院开展肺移植技术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他善良、敦厚、勤恳、坚忍,忠于职守,始终在临床一线尽职尽责为病人服务。获得过省青年文明号号长、医院优秀培训医师、医院工会文体积极分子称号。他以勤奋好学、精益求精的医者情怀,以自身品德和才华,与大家结下了深厚情谊,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大雄”。据报道,在武汉疫情爆发后,他明知存在风险,毅然报名要求参加第一批抗疫医疗队,虽未成行,他又在疫情关键时期报名参加发热门诊的工作,第一时间投入到了抗疫的第一线;在胸外科工作期间,他一切以患者为先,待病人如同自己的亲人。“常常轻言软语,让人少了疼痛”,“好脾气”的叶医生让病人想起他来感激不尽。“你就这样丢下疲倦,丢下烦恼,悄无声息的走了,一如你的为人,低调而不失高贵,谨慎但不缺从容。”统计发现,关于年轻医生猝死已不止一例。不久前,医院胃肠外科莫湘琼医生突发疾病,抢救无效死亡,年仅41岁。猝死离“健康人”不远要及时为健康“扫雷”鲜活的生命猝然消逝,为所有人敲响警钟。猝死为什么发生在看似健康的人,或者年轻人身上?「医院」EICU副主任医师「邓磊」曾接受小康妹儿的采访,他解释:年轻人身体已经埋着「不定时炸弹」,表面看起来非常健康,其实自身已经存在着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潜在基础疾病,随时可能被引爆。▍引爆“不定时炸弹”的导火索是什么?《我国例尸解猝死病例流行特征分析》这样研究结果显示:情绪激动、劳累、饮酒可能是「三大导火索」。●有1/4的人因情绪激动猝死。情绪一上头,犹如大坝决堤,分分钟给予心脏重击。●有1/4的人因太累而猝死。熬夜加班成为很多年轻人的常态,犹如“温水煮青蛙”,慢性消耗着身体健康。●此外,过饱、吸烟、肥胖等因素都是影响年轻人猝死的主要因素。▍如何“排雷”呢?一定要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血糖等指标。必要时进行心脏CT检查,了解自己的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及时排除“身体里面的炸弹”。发生猝死的黄金急救时间在4分钟左右,这时,如果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术(CPR)可以在关键时刻救人性命。在健康面前,医务工作者并没有豁免权,只有顾及自己的身体,才能为他人健康服务。最后,我们以无比沉痛的心情再次哀悼,一路走好本文来源:综合广州日报、成都商报四川名医以往稿件:23岁、25岁、27岁…猝死为什么盯上年轻人?把握黄金急救4分钟,可救人一命编辑:乐康;图:rf、广州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gr/10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