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药物球囊你知道多少


01

什么是心脏冠脉介入治疗中的药物球囊?

药物球囊最早使用于年的欧洲,是在普通的球囊本体全身覆盖药物(如紫杉醇等),球囊在折叠状态下,一部分药物被折叠在内不与血管壁接触,在充盈状态下,折叠在内的药物才被展露出来和有病变(冠脉狭窄)的血管壁接触,药物释放在血管壁上后,球囊撤出体外,通过保留在血管壁上的药物长期发挥作用,防止血管再狭窄的出现,实现了介入无植入的理念。

02

什么样的情况下使用药物球囊治疗

1、支架内再狭窄。这是药物球囊使用的强适应症,既往冠状动脉内置入了支架,因为种种原因支架内出现斑块增生,导致冠脉支架内再狭窄或者堵塞。

支架内重度狭窄

药物球囊扩张后

2、小血管病变。一般在主要冠脉的远段,因为直径比较小,没有合适的直径的支架,即便植入支架,以后支架再次堵塞的概率也比较高,因此此种情况下药物球囊远期效果可能会更好。

3、分支开口病变。以往对于这种病变往往是采用双支架的办法,或是放弃治疗,现在我们可以在主干血管置入支架,分支开口用药物球囊扩张,远期效果很理想。

冠脉边支开口狭窄

药物球囊扩张后

4、对于近期需要手术或者出血风险高的患者。置入支架以后,需要服用两种抗血小板的药物至少服一年,这期间一旦停药,很可能出现支架内血栓。如果患者需要手术或者是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出血,这时就会非常棘手。但是使用药物球囊以后,两种防血栓的药物最快一个月就可以停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个矛盾。

4、对于近期需要手术或者出血风险高的患者。置入支架以后,需要服用两种抗血小板的药物至少服一年,这期间一旦停药,很可能出现支架内血栓。如果患者需要手术或者是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出血,这时就会非常棘手。但是使用药物球囊以后,两种防血栓的药物最快一个月就可以停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个矛盾。

03

药物球囊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吗?

冠脉病变血管经过普通球囊扩张以后,如果残余的狭窄仍然比较重,或者血管弹性回缩明显,此时单纯药物球囊就不能保证很好的管腔通畅,所以这个时候还是要进行支架植入。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用普通球囊扩张以后,冠脉血管的内膜有明显的脱垂、夹层等情况,这时候继续进行药物球囊也会有比较高的血栓风险的,治疗效果不好,也不适合应用药物球囊,必须植入支架支撑。

因此,在进行冠脉介入治疗前,心血管专科的介入医生会根据患者冠脉病变的位置、斑块性质等情况进行判断,选择是进行冠脉支架置入还是行药物球囊扩张。在手术过程中也有可能根据术中不同情况而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球囊与支架哪个更好?

药物球囊与支架都有各自的适应证,并没有说哪个更好的说法。冠心病是一种很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冠状动脉内的治疗中,从最初的单纯球囊扩张,到现在的药物支架植入、可吸收支架植入等。药物支架目前来说还是治疗效果最好,副作用较小,持久性很好的治疗方法,是目前冠心病患者中采用最多的治疗方式。药物球囊是对支架植入治疗很好的补充,对于特定病变有其独特优势。总的来说,冠心病应该选择何种治疗方法,应该结合病变部位和性质,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普通球囊扩张

药物球囊扩张

作者简介

张辉

武汉大学医学部硕士研究生,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从事心血管专业的临床工作18年,善于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永久性(单)双腔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并从事冠脉介入手术带教工作多年

湖北省劳动能力评定专家库成员。获《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和《药物临床试验》实验员证书

参与武汉市科研项目,国自然研究项目,在《国际药理学》国际杂志、湖北医学院《数理化杂志》发表论文多篇。

国家级胸痛中心

国家级房颤中心

国家级心脏康复中心

国家级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包括:冠心病介入、心律失常介入(导管消融)、结构性心脏病(大血管)]

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肺康复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中国房颤中心示范基地

美国心脏学会优秀专业示范中心

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

武汉市心血管内科质量控制中心

武汉市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心

武汉市心脏介入诊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gr/1001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