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ldquo心rdquo武器精准


最顶尖白癜风专家之一 http://pf.39.net/bdfyy/zjdy/171218/5941786.html

近日,医院成功为一位67岁患者实施了血管内超声(IVUS)引导下冠状动脉三支病变介入手术。术中,医生借助血管内超声(IVUS)精确“导航”,犹如具有“火眼金睛”,将血管内病变“看得”更直观、仔细,为患者精准放置了心脏支架。术后复查结果显示,患者堵塞的血管全部开通,置入支架贴壁良好,“心病”祛除。

67岁的黄女士因近一月反复出现活动后胸闷心悸症状入住医院。在医院完善心电图、彩超、抽血化验等检查后初步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塞,需立即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明确病情。

术中,冠状动脉造影(CAG)提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完全闭塞,由于常规冠脉影像无法明确介入导丝远端是否进入血管真腔,亦不能良好判断血管直径,如果贸然行冠脉内支架置入,将面临支架断裂,甚至冠脉破裂的风险,后果不堪设想。

刘正强主任带领的心血管内科团队决定立即实施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结果显示出患者导丝远端处于血管真腔,且斑块负荷不大,回旋支远段狭窄,程度80%—90%,在冠脉左前降支植入支架。同时利用IVUS复查发现支架近段贴壁欠佳,应用高压球囊后扩张,复查IVUS支架贴壁良好,手术成功结束。术后患者诉胸闷心悸症状明显好转。

技术链接血管内超声(IVUS)

血管内超声(IVUS)是无创性的超声技术和有创性的导管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的诊断方法。是在传统的冠脉造影基础上,把超声探头置于导管头端,置入冠脉内,通过该方法可以准确掌握冠脉的管壁结构及狭窄程度,在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中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传统的冠脉造影一直被认为是评价冠脉病变的金指标,但是这种方法在临床实际应用当中也表现出诸多不足之处。如只能显示管腔的情况,不能显示病变所在的管壁和斑块情况,有可能使医生低估冠脉病变程度。通过IVUS,可以准确测量管腔直径,斑块的大小及负荷,斑块稳定性判断,特别是对于分叉病变或左主干病变、慢性闭塞病变,可以提供较高的指导意义,保障手术的安全性并顺利完成。

IVUS是冠脉造影的完美补充,更能全面了解冠脉病变情况,更好为术者提供临床指导,从而为患者提供最佳、最安全的治疗决策。

血管内超声的优势

1、评价临界病变的临床意义:IVUS不受投照体位的影响,能够准确测量血管直径、管腔横截面积,还可以直接显示管壁的结构,从而更精确识别冠脉造影显示的临界病变的狭窄程度以及斑块性质。

2、确定模糊病变的诊断:IVUS可以用来鉴别哪些病变类型不需要进一步介入处理(如局限性钙化或接近正常血管壁),及哪些需要及时置入支架(如内膜撕裂、斑块破裂或血栓)。为冠脉介入治疗提供了重要信息,可以很好地指导冠脉介入治疗。

3、明确评价左主干病变,IVUS测量的最小管腔面积(MLA)和最小管腔直径(MLD)是左主干病变患者发生晚期心脏不良事件的重要预测指标。目前临床可参考IVUS测定的MLA决定是否对左主干病变行PCI治疗。

4、指导冠脉支架的植入:IVUS可指导术者选择最佳治疗术式、支架大小的选择,还可以评价支架的贴壁、膨胀情况,以及判断有无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血栓、夹层等情况。

5、评价斑块的性质和组织成分,从而来评估斑块的稳定性、斑块破裂的风险,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专家推荐刘正强

徐州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

华润集团优秀员工

医院心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

毕业于徐州医学院医疗系,学士学位。从事内科工作20余年,两次在北京、上海等地进修心内科及心血管介入治疗,对心内科高血压病、冠心病、先心病、风心病、心肺复苏、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悉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相关适应症、禁忌症并能熟练操作。

医院简介

医院隶属于央企华润集团旗下华润医疗集团全资建设、管理,系徐州市西区规模较大、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医院。医院科室设置齐全,设备先进,是徐州市城镇职工、居民、生育、工伤医院;安徽省淮北市城镇居民、医院;萧县、砀山县、河南省永城市等地区医院。

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fz/701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