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收治了一个63岁的患者张大娘,患者因胸痛入院,今天冠脉CT检查发现患者冠状动脉前降支狭窄95%,而该患者1年前我曾经看过当时该血管狭窄60%。
为什么短短的1年时间,患者冠脉狭窄进展如此迅速,已经发展到不得不支架的地步,到底在患者身上发生了什么?
患者1年前看我的门诊,当时冠状动脉狭窄60%,我告知患者无需放支架,但需要长期吃药,随即给患者开了阿司匹林、瑞舒伐他汀、倍他乐克药物,嘱患者一定长期坚持服用,定期检查,健康生活方式。
但该患者听别人说阿司匹林、他汀药物的副作用很大,长时间吃会把肝肾吃坏了。另外又听信了某保健品的推销,告诉她可以溶解斑块,不用吃药,所以花了多元钱吃了将近1年的保健品。
患者冠脉进展迅速的原因明确了,没有按医生要求正规治疗。实际上类似张大娘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历史悲剧总是不断重现,半个月前我也曾经报道了一个40多岁出租车司机支架后仍然吸烟,不到半年血管又堵了的事例。
因此,周医生今天再次提醒冠心病患者朋友,以下误区一定注意,不要让悲剧再次发生在你的身上。
一、害怕肝肾损害不愿意吃药
治疗冠心病的重要药物有两种一个是他汀类药物,一个是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有人说长期吃他汀、阿司匹林会对肝肾损害。
他汀:
是预防及治疗冠心病的、心肌梗死、脑梗死的重要药物,他汀可以稳定斑块防止血管斑块破裂以及阻止斑块进一步进展,甚至有逆转斑块的作用。
应用他汀可以大大降低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发生严重后果的风险,大大降低心梗、脑梗患者的死亡风险。
少数人在服用他汀后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转氨酶升高或者肌肉疼痛,但发生率仅仅在1%左右,而且出现副作用也是可逆、可控的。如果出现副作用可以通过更换其他类型他汀或者减量来控制。
目前尚未有其他药物或者保健品可以代替他汀,如果保健品可以治病就不叫保健品了,国家就会批准它为药物了,所以不要相信广告。
阿司匹林:
冠心病患者一旦确诊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防止一旦冠脉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导致心梗的风险。
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心肌梗死发生率会降低60%,而停用阿司匹林的冠心病患者,心梗发生率会增加37%。
当然阿司匹林是有副作用的,会破坏胃粘膜,导致胃溃疡甚至出血,所以是否能吃阿司匹林需要经过医生专业判断后再做决定。另外如果大家吃阿司匹林,建议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空腹吃,可以减少对胃粘膜的损害,防止副作用的发生。
二、有冠心病,但从不定期检查
很多患者朋友得了冠心病,也能坚持吃药,但是觉得都按时吃药了,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没必要总去检查。
这是错误的。
冠心病患者应至少半年检查生化情况,其中重要的是血脂、血糖、肝功、肾功。一方面了解长期吃药是否对肝肾有损害,另外可以了解血脂情况是否达标。
有冠心病的患者血脂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在1.8mmol/L以下,有心肌梗死或者3个以上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降到1.4mmol/L以下。
三、除了吃药,其他什么事都不做
对于冠心病来说,按时吃药固然重要,但是控制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是根本,这也是一部分人按时吃药,但是血管仍然继续狭窄的原因之一。
得了冠心病,我们还应该做什么呢?
01
合理饮食:
食物要多样,以谷物粗细搭配,每天至少保证50-75g杂粮。
保证充足蛋白,比如摄入鱼、脱脂牛奶;控制胆固醇摄入,尽量不吃肥肉、荤油、动物内脏,尽量不用椰子油、棕榈油。
控制反式脂肪酸摄入,少吃油炸、人造黄油糕点、奶茶。保证膳食纤维摄入,多吃水果、绿叶蔬菜。
02
规律有氧运动:
运动可以促进心脏侧枝循环、改善心脏功能、降低心脏病死亡率。
冠心病患者应保证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的有氧运动,一般慢跑或快步走为主,如果有严重心脏病如心肌梗死需要医生评估后给予运动指导。
03
注意心理问题:
据统计心肌梗死后患者得焦虑或抑郁的比率达40%,长期抑郁或焦虑会导致免疫平衡紊乱、内皮素等不良因子增加,导致血管再狭窄甚至心脏病恶化。所以有冠心病的患者朋友应多放松心情,凡事不要太较真,保持良好心态。
总之
得了冠心病一定正规治疗,拒绝偏方保健品,此外健康生活方式更重要!
往期推荐
冠心病患者注意了,这些做法是极度危险的!!!
心电图广泛T波倒置,未必是冠心病
不要在轻易相信得了冠心病而大把花钱治疗了,你真的没那么“幸运”
胸痛不一定是冠心病,盲目治疗有危险!
周大亮
感谢支持,欢迎转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fz/7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