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儿童节,大家过的如何呀?小编今天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定义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典型表现为发作性胸骨后闷痛,紧缩压榨感或压迫感、烧灼感,可向左上臂、下颌、颈、背、肩部或左前臂尺侧放射,呈间断性或持续性,伴有出汗、恶心、呼吸困难、窒息感、甚至晕厥,持续>10~20分钟,含硝酸甘油不能完全缓解时常提示AMI。
部分患者在AMI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
不典型表现有:牙痛、咽痛、上腹隐痛、消化不良、胸部针刺样痛或仅有呼吸困难。这些常见于老年、女性、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或痴呆症患者。临床缺乏典型胸痛,特别当心电图正常或临界改变时,常易被忽略和延误治疗,应注意连续观察。大多数ACS患者无明显的体征。
急性冠脉动脉综合征的检查
1.心肌损伤标志物
①肌钙蛋白I(cTnI)或T(cTnT)起病3~4小时后升高,cTnI于11~24小时达高峰,7~10天降至正常,cTnT于24~48小时达高峰,10~14天降至正常。肌钙蛋白增高是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指标。②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起病后4小时内增高,16~24小时达高峰,3~4天恢复正常。
2.心电图
(1)STEMI
①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在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的导联上出现;
②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
③T波倒置,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
(2)NSTE-ACS
ST-T波动态变化是NSTE-ACS最有诊断价值的心电图异常表现。症状发作时可记录到一过性ST段改变(常表现2个或以上相邻导联ST段下移≥O.1mV),症状缓解后ST段缺血性改变改善,或者发作时倒置T波是"伪正常化",发作后恢复至原倒置状态更具有诊断意义,并提示有急性心肌缺血或严重冠脉疾病。
3.超声心动图
AMI及严重心肌缺血时可见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同时有助于了解左心室功能,诊断室壁瘤和乳头肌功能失调等。
4.其他影像学检查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
当有典型的缺血性胸痛症状或心电图动态改变而无心肌坏死标志物升高时,可诊断为心绞痛。
存在下列任何一项时,可以诊断心肌梗死。
1.心脏生物标志物(最好是肌钙蛋白)增高或增高后降低,至少有1次数值超过正常上限,并有以下至少1项心肌缺血的证据:
(1)心肌缺血临床症状;
(2)心电图出现新的心肌缺血变化,即新的ST段改变或左束支传导阻滞(按心电图是否有ST段抬高,分为STEMI和NSTEMI);
(3)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
(4)影像学证据显示新的心肌活力丧失或区域性室壁运动异常。
2.突发、未预料的心脏性死亡,涉及心脏停跳,常伴有提示心肌缺血的症状、推测为新的ST段抬高或左束支传导阻滞、冠状动脉造影或尸体检验显示新鲜血栓的证据,死亡发生在可取得血标本之前,或心脏生物标志物在血中出现之前。
3.在基线肌钙蛋白正常、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PCI)的患者,心脏生物标志物升高超过正常上限提示围手术期心肌坏死。
4.基线肌钙蛋白值正常、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心脏生物标志物升高超过正常上限,提示围手术期心肌坏死。
5.有AMI的病理学发现。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并发症
1.心律失常
2.低血压和休克
3.心力衰竭
4.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5.心脏破裂
6.栓塞
7.心室壁瘤
8.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1.急救措施:发生疑似急性缺血性胸痛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活动、休息,并尽早向急救中心呼救。对无禁忌证的ACS患者应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每5分钟重复1次,总量不超过1.5mg。
2.药物治疗
抗心肌缺血药物: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ADP受体拮抗剂等
抗凝治疗: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等
调脂治疗:
ACEI或ARB
3.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
PCI和CABG
每天大家复习完以后,可以对照我们这个速记法回顾一下自己所学。
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配合做题喔!
百会考试微题库
无需下载,随时刷题
扫描下方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皮肤病治疗最好的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fz/3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