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医院李纪明医师,分享了2例不同危险分层的冠心病患者,PCSK9抑制剂控制血脂水平抑制病变进展的的病例。两患者为一对亲兄弟,老年男性,存在冠心病家族史,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其中弟弟多次行PCI治疗,植入多枚支架。两患者在接受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治疗后,LDL-C均显著下降,且LDL-C长期维持低水平状态。冠脉病变未进展。特邀上海交通大医院北院陈颖教授对病例进行点评,充分肯定了PCSK9抑制剂对不同冠心病风险的患者在降低血脂,缩小斑块面积方面的有效性、合理性和必要性,并表示尽早且持续使用PCSK9抑制剂可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病例一:病史资料患者信息:64岁,男性,哥哥入院时间:年3月11日主诉:胸闷2年,再发伴心前区不适1月现病史:患者1年半前因胸闷半年在外院查冠状动脉造影“LM:中远段狭窄约50%左右;LAD:开口处起至中段弥漫性狭窄,约60-70%;LCX:非优势,中段一处狭窄75%左右;RCA:远端一处狭窄约30%”,遂行阿托伐他汀等药物治疗症状缓解。1月前,胸闷再发,成阵发性,伴心前区不适,持续半分钟左右后可自行缓解。门诊冠脉CTA“1.左冠状动脉主干混合斑块,管腔重度狭窄。2.左前降支近段多发斑块(钙化斑块及混合斑块),管腔中-重度狭窄;左前降支中段壁冠状动脉,管腔轻度狭窄;对角支多发非钙化斑块,管腔中-重度狭窄。3.左旋支远段非钙化斑块,管腔重度狭窄。4.右冠状动脉中段多发斑块”,考虑冠心病收入院。既往史:高血压病2年。个人史:无特殊。家族史:弟弟有冠心病发生心梗多次,父亲因心梗早亡。体格检查:BP/83mmHg神清,双肺呼吸音清晰,无罗音。HR71bpm,律齐,无杂音。腹部无殊。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脂:低密度脂蛋白2.90mmol/L非高密度脂蛋白3.34mmol/L高密度脂蛋白0.98mmol/LTG1.84mmol/L载脂蛋白B1.01g/l脂蛋白a78nmol/l超敏CRP0.74mg/l。心梗三项、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未见明显异常。电脑多导联心电图(心电图室检查):正常范围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心内结构及血流未见明显异常左室收缩功能正常EF62%。冠脉造影:LM-LAD重度狭窄(图1)。图1.冠脉造影:LM-LAD重度狭窄?诊疗方案入院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心功能I级(NYHA)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治疗经过:入院后,行IVUS,提示LM-LAD偏心纤维钙化斑块,MLA2.58mm2,斑块负荷85%。结合冠脉造影LM-LAD重度狭窄的检查结果,建议行PCI治疗,于LM-LAD置入两枚串联支架术后胸闷缓解,未再发作。根据病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mgqdpo联合替格瑞洛片90mgbidpo抗血小板,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qnpo降脂,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23.75mgqdpo控制心率,盐酸贝那普利片10mgqdpo降压,依洛尤单抗注射液mg皮下注射2周一次至出院。出院后定期随访,1年时行造影复查。1年后复查,BP/78mmHg,血常规、心肌酶、肝肾功能血糖、超敏CRP、心电图、心脏超声均未见异常。LDL-C水平明显下降并长期维持较低水平。复查冠脉造影,冠脉病变未见明显进展。血脂水平变化如下图:图2.随访时血脂水平变化复查冠脉造影病变未见明显进展:
图3.复查冠脉造影结果
?病例二:病史资料患者信息:57岁,男性,弟弟入院时间:年8月3日主诉:PCI术后12年,再发胸闷1月现病史:患者10年突发胸痛,在外院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植入支架两枚,后又因胸痛3次行PCI术,共植入6枚支架。近期患者发现肝功能异常,遂自行停用瑞舒伐他汀。1月前,再发活动后胸闷气促拟“冠心病”收入院。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史10余年,自诉血压和血糖控制尚可。个人史:无特殊。家族史:父亲早年心梗死亡,哥哥有冠心病。体格检查:BP/74mmHg神清,双肺呼吸音清晰,无罗音。听诊HR67bpm,律齐,无杂音。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83mmol/L,非高密度脂蛋白2.39mmol/L,甘油三酯3.61mmol/L,脂蛋白a4nmol/L。CKMB6.76ng/mlTNT0.13ng/lMYO37.15ng/l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Ⅲ、aVF导联异常Q波。心脏超声检查:心电图:Ⅲ、aVF导联异常Q波。没有入院时间?诊疗方案入院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心功能I级(NYHA)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2型糖尿病治疗经过:入院后,行冠脉造影提示RCA中段新的重度狭窄病变,于右冠状动脉中段植入支架1枚。同时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mgqdpo联合替格瑞洛片90mgbidpo抗血小板,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qnpo降脂,培哚普利叔丁胺片8mgqdpo降压,达格列净片10mgqdpo,瑞格列奈片1mgtidpo,甘精胰岛素6Uqnih控制血糖,出院时依洛尤单抗注射液mg皮下注射2周一次降脂。出院后定期随访。
随访期间LDL-C水平同样明显下降并长期维持较低水平(图4)。半年复查冠脉造影,冠脉病变未见明显进展(图5)。
图4.血脂水平变化显著
入院时冠脉造影半年后冠脉造影
图5.治疗前后冠脉造影对比
?PCSK9抑制剂用药策略
PCSK9抑制剂用药理由:
LDL-C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起始因素,也是斑块形成及破裂的核心机制。早在年,PROVE-IT研究结果已证实,治疗后LDL-C水平越低,主要终点发生风险越低。PRECISE-IVUS研究证明,进一步降低LDL-C,可以更进一步缩小冠脉斑块体积。一项荟萃分析发现,LDL-C每降低1mmol/L,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比下降21%。国内外指南共识共同强调降低LDL-C,降低ASCVD风险,并对不同风险的ASCVD患者明确了LDL-C的控制目标。其中,《CSC超高危ASCVD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对ASCVD患者进一步分层,定义了超高危ASCVD患者:发生过≥2次严重的ASCVD事件或发生过1次严重的ASCVD事件合并≥2个高风险因素的患者为超高危ASCVD患者,需要LDL-C实现<1.4mmol/L,降幅≥50%的目标。
PCSK9与LDL受体结合并以LDL受体降解为靶点使得肝细胞表面的LDL受体减少,从而导致血浆LDL升高。PCSK9抑制剂通过结合PCSK9,阻断PCSK9与LDL受体的结合路径,LDL受体可循环到肝细胞表面以清除更多的血浆LDL,从而降低LDL-C水平。ESC/EAS血脂指南推荐的降脂治疗方案:PCSK9抑制剂的平均LDL-C降幅为60%,PCSK9抑制剂联合高强度他汀治疗,平均LDL-C降幅为75%,PCSK9抑制剂、高强度他汀以及依折麦布三者联合,平均LDL-C降幅可以达到85%,超过他汀单药以及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的降脂幅度,从中可以看出,以PCSK9抑制剂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具有卓越的降LDL-C效果。PCSK9抑制剂使用方法: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注射液mg/次,皮下注射;2周1次,出院后持续使用。
病例小结
李纪明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年毕业于医院,获得博士学位,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心内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攻冠心病的诊疗及新策略探索的研究。曾获得浦东新区优秀青年、同济大学优秀青年、同济大学讲课比赛优秀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的10余项课题,发表文章20余篇,其中SCI文章15篇。
//////////
两例患者为兄弟,病情不尽相同。病例1(哥哥)在服药后胸闷症状缓解,近期再发胸闷的缺血症状;冠脉病变仍然在进展;血脂检查:低密度脂蛋白2.93mmol/l,非高密度脂蛋白3.34mmol/l。该患者是否需要像弟弟一样以后不断的放支架?如何改变冠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病例2(弟弟)10余年多次心梗,植入7枚支架;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史;低密度脂蛋白1.83mmol/l,非高密度脂蛋白2.8mmol/l。虽然血脂水平较哥哥更低,但基础疾病更为严重,既往发生多处冠脉狭窄病变。此患者能否控制冠脉粥样硬化进展,降低再次植入支架的风险,并延长生存?
血脂管理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手段,尤其高危冠心病的血脂管理是重要中之重。血脂的首要靶标是低密度脂蛋白。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是降低LDL的重要手段,其效果和获益越来越受到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zl/8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