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约70%~80%都死于心血管疾病特别是缺血性心脏病,有10%~15%死于脑血管疾病,还有一部分患者死于恶性肿瘤和糖尿病肾病。那么,糖尿病为什么容易伤“心”呢?与非糖尿病人比起来,糖尿病患者心脏病的发病率是其2~4倍,不但发病率高而且发病早、发展快,有相当多的患者糖尿病和冠心病几乎同时发现,有的甚至在治疗了很久的心脏病以后才又发现还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除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外,往往还合并有心肌与心脏自主神经的损害,所以说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严重性远远大于非糖尿病人的冠心病。
为何会发生糖心病?
糖心病,即糖尿病性心脏病,是糖尿病患者并发或伴发的心血管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肌病变、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高血压以及冠状动脉心脏病变。
关于糖心病的发生,专家介绍,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的慢性高血糖状态,其脂质及蛋白质糖化与氧化过程势必加剧,而这一过程亦参与了糖尿病性心脏病的发病。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刚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时就已经有冠心病。在糖尿病易患人群中,胰岛素抵抗是最早出现的变化。它可发生在临床糖尿病之前15-25年。胰岛素抵抗与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有关,它可在临床糖尿病出现前许多年就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有病理解剖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无论在冠状动脉还是脑动脉、肾动脉、周围动脉,都存在较同年龄非糖尿病患者更为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
糖心病的典型表现
“糖心病”包括心脏和大血管上的微血管病变、心肌病变、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和冠心病,尤以冠心病为多见。临床表现呈多样化,静息时心动过速可能是常见的一种早期表现。患者可在早晨觉醒时自测心率。糖尿病心脏受累者在休息状态下心率常每分钟大于90次,甚至可高达次。
不典型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所致,糖尿病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常不典型,甚至可无任何症状,危害性更大。
注意糖心病的预防
专家提醒,糖尿病对心脏的损害是缓慢的,患者同时可能合并神经病变,使患者对疼痛的感觉不明显。实际上,心脏病的疼痛对人体有保护作用,只有疼痛了患者才知道去看病,如果在此之前一点感觉都没有,一旦发生一次严重的疼痛,就可能是心肌梗死。更糟糕的是,可能一点疼痛的警告都没有就被心梗索取了性命。
但是,糖尿病合并心脏病虽然没有疼痛症状,但早期也还会露出些“蛛丝马迹”,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头晕、多汗、心悸,容易疲劳,过度活动后出现气促、胸闷、胸骨后不适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zl/5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