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医学圈丨创新医院开展首例血管内超声


日前,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成功为一名冠心病复杂病变的患者实施了医院首例血管内超声(以下简称“IVUS”)指导下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IVUS能将冠脉血管内病变“看”得更仔细,能更科学、有效地评估冠状动脉的病变性质,让患者得到更加精准的冠脉介入诊治。

七旬患者反复胸痛3年心脏“介入”查因

今年72岁的黄女士(化名)3年前在劳累和情绪波动时反复出现胸闷,严重时还伴有窒息感,导致不敢活动,生活质量严重下降。2年前,黄医院就诊,冠脉造影检查提示其冠状动脉开口狭窄50%,且累及左主干末端。1年前,黄女士还出现有晕厥症状,在最近的半年时间里,黄女士的症状发作频繁并加重,严重时每天发作2-3次,在平地稍快步走约50米,或上半层楼梯左右就会出现胸闷。

鉴于胸闷症状和冠心病危险因素,黄女士家人在了解到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对治疗心血管疾病有丰富的经验后,从南宁来到钦州治疗。

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在院党委书记陆永光博士的带领下,结合患者的既往病史及相关检查,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劳力型心绞痛、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且患者在12月11日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提示其前降支血管开口至近段管腔狭窄约达50%,情况不容乐观。只有进行介入手术才能解除患者的痛苦,但手术难度大且术中风险很高。若不及时进行手术,患者随时可能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猝死、心衰、心脏破裂、室壁瘤形成等危及生命的后果。医院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经过充分的术前方案讨论及准备,考虑到患者复杂冠脉病变复杂、严重的临床症状与冠脉病变程度轻不相符,为更精准地判断其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计划为患者进行在血管内超声指导下实施冠状动脉支架植入介入手术。

??手术中

IVUS精确定位成功为患者“解困”

为了给患者实施精准治疗,确保一次手术解除患者多年顽疾,12月20日下午,医院心血管内科一区组成了强大的介入手术团队。由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陆永光,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学术委员、医院心血管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西医院心研所孙羽涵,心血管内科一区主任陈丽媛、副主任医师仇昌智等为患者进行血管内超声指导下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在IVUS精准定位下,检查出患者前降支开口至近段被斑块堵塞了75%,左主干末段被堵塞的面积也达20%,冠状动脉左主干及前降支存在严重狭窄且斑块负荷重。IVUS影像结果精准测量出冠脉直径狭窄最小处只有15.2毫米,介入手术团队根据IVUS影像结果测量出的狭窄冠脉直径和病变长度,选择合适的冠状动脉支架,施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手术团队专家再次用IVUS检查,显示前降支支架贴壁良好,完全覆盖病变,未见血管狭窄和夹层,手术用时约1个小时。这也标志着医院首例血管内超声指导下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获得成功。

??评估术后效果

术后,黄女士的胸痛未再有发作。12月23日,黄女士高兴的从医院心血管内科一区康复回家。

??术后讨论

据悉,血管内超声(IVUS)通过导管技术将微型超声探头置于冠状动脉血管腔内进行声学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不同的是,IVUS可以提供冠状动脉血管腔横截面积的图像,该技术可以帮助了解病变处管腔的具体形态,还可进一步显示扫描段血管壁的结构,具有准确、直观等优点,能够判断冠状动脉病变处斑块负荷及病变处血管壁重构等情况;从而在冠脉病变的诊断及介入治疗中可以提供其他检查方法不能得到的重要情况,从而帮助医生确定最合适的介入治疗方案,准确选择支架大小,确定支架的位置及扩张后与冠脉管壁贴壁是否良好,并可预测术后再狭窄的发生,被称为心内介入治疗的“第三只眼睛”。IVUS还可指导手术者行冠脉支架植入和植入术后手术效果。由于IVUS能提供冠状动脉病变及其管壁结构的详细信息,已成为指导冠心病介入诊治的有力武器。

在此次手术中,医院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的专家通过IVUS提供的患者冠状动脉斑块负荷达75%这一精准影像测量结果,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的精准性、安全性,同时降低了患者治疗费用,标志着该院心血管介入治疗水平再上新台阶,为促进该院胸痛中心区域体系构建奠定坚实基础。

文/源自医院李关秀

图/源自医院李关秀、韦婷婷

审改整理:“健康钦州”编辑组

(健康钦州出品,转载请注明)

钦州市卫健委落实主题教育专项整治解民忧十件实事进展情况

医考指南丨

医考生,年全国医师资格考试已经开始报名啦!

医故事丨让耄耋老人骨折后重新行走,医院做到了

健康知多少丨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年夜饭怎样吃出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yz/837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