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闻周刊》钱菊英教授解析IVL声波碎石技术:旋磨的对手?不!是神队友!《心闻周刊》由中国心血管远程教育学院CCATV、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全平台首播,中国医学论坛报壹生APP、医师报循环频道、医学界心血管频道、健康界心血管频道、国际循环联合播出。“国际心研究”主要内容
女性怀孕期间健康状况预示后代青春期心血管患病风险:JAMA杂志发表一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队列研究发现,女性妊娠28周时检测5项指标(BMI、血压、总胆固醇、血糖和吸烟),与后代10到14岁时较差的心血管健康状况风险显著相关。
精制谷物与心血管事件发生和死亡风险上升有关:BMJ发表了纳入21个国家、共计13万人的PURE研究的数据,结果显示:与每日食用精制谷物50g的人群相比,每日食用克以上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上升33%,死亡风险上升27%。
中国心衰人数增长第一:《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2月12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年全球约有万心衰患者,其中中国、印度等中低收入国家病人增长明显。研究者认为,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是心衰患者人数上升的主要原因。
人工智能或可通过心电图预测无病史的患者新发房颤:Circulation发表的一项研究将人工智能应用于预测无房颤病史患者的新发房颤风险。结果显示,该模型预测的高危组30年内发生房颤的风险更高、是低危组风险的7.2倍。
2型心肌梗死可能被严重误诊和治疗不足:2月15日JACC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临床中2型心肌梗死可能被严重误诊和治疗不足。相比1型心肌梗死,2型心肌梗死患者更有可能患有合并症,接受冠脉造影和血运重建的比例更低,30天院内死亡和心肌梗死再入院的风险更低。
女性“正常”收缩压应<mmHg:Circulation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女性“正常”收缩压可能应<mmHg。对于女性,收缩压高于mmHg后,心血管病风险就明显升高,同时女性发生心梗、心衰和中风的血压阈值也均低于男性。研究者认为,有必要重新考虑如何定义女性的最佳收缩压值。
“行业心动态”主要内容
浙江大医院王建安教授被任命为JACC:Asia首任主编,首都医科医院赵冬教授出任副主编。JACC:Asia是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创办的全新期刊,首期杂志将于下月出版。
《中国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标准1.0(认证和建设标准)》在《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正式发表。该标准由瓣膜中心委员会设计,以指导我国瓣膜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实现全国瓣膜中心同质化管理,有助于提升我国心脏瓣膜病整体诊疗及研究水平。
年1月22日,厦门医院王焱院长带领心脏瓣膜团队利用可回收的VenusA-Plus瓣膜系统,完成全国首例二尖瓣机械瓣术后VenusA-Plus植入。
1月,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rizvalve?球囊扩张式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通过科技部遗传办备案审批,正式开始进入注册临床研究阶段。
2月12日至2月13日,全球临床试验峰会(GlobalTrialsSummit)在线召开,心脏病学泰斗EugeneBraunwald教授做开幕致辞,并畅谈数十年来心血管病临床试验循证医学的个人体会。
2月16日,ShockwaveMedical公司宣布,该公司开发的血管腔内碎石术(IVL)已获得FDA对严重钙化冠状动脉疾病的上市前批准。
“每周心评论”内容概要本期“每周心评论”聚焦刚刚获得FDA批准的血管腔内碎石术(IVL)技术,特别邀请到医院钱菊英教授来到演播室,为我们讲解IVL技术,并分析相关研究结果。每周五晚六点锁定心血管远程平台CCATV首发《心闻周刊》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栏目往期回看
长按扫码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yz/7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