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是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6302655.html在肠道菌群与疾病相关理论大热之前,慢性炎症即被赋予了重要的地位。很多实验和临床数据都表明,慢性炎症与冠心病、多种癌症、糖尿病乃至阿尔茨海默症相关,而试图通过靶向炎症通路治疗或预防上述疾病的临床研究也层出不穷。
在冠心病领域,分别在和年发表的临床试验显示,白介素-1?抑制剂canakinumab能够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但抗炎药物甲氨蝶呤却不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
美国当地时间年11月16日,由加拿大蒙特利尔心脏研究所Jean-ClaudeTardif教授牵头的COLCOT研究结果公布于美国心脏学会年会,表明传统用于治疗痛风和心包炎的口服强效抗炎药秋水仙碱也能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这位冠心病的抗炎治疗带来了新的证据。
然而,用一句话概括COLCOT研究的结果,未免过于简单。在此,我们邀请了首都医科医院心内科史冬梅教授团队为读者详细解读这项研究。
老树新花——秋水仙碱或将成为冠心病二级预防新要素
高霏,史冬梅*
首都医科医院心内科
*通讯作者
年美国AHA会议刚刚公布一项冠心病二级预防领域的重磅研究——COLCOT试验,其结果显示秋水仙碱能够显著降低新近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该结果或将对临床实践带来深远影响。这一结果也在同期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1]。炎症反应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的核心策略,即ABCDE方案中,并无针对炎症反应的特异性药物。年11月16日在美国AHA会议上公布的COLCOT试验显示,在心肌梗死患者中加用抗炎药物秋水仙碱,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未来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为抗炎治疗成为冠心病二级预防ABCDE之外的新靶点带来希望。最早针对冠心病患者应用抗炎症反应药物的CANTOS试验,选用白介素-1?单克隆抗体canakinumab,结果显示该药能够在优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冠心病患者CRP水平以及降低复合终点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及卒中风险,尤其是能够使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明显降低。但与此同时,与对照组相比,canakinumab组患者出现致命性感染的风险也显著增加。这使人们对于冠心病患者应用该药抗炎治疗的总体风险与获益心存疑虑。在年AHA会议上公布的另外一项应用非特异性抗炎治疗药物甲氨蝶呤的CIRT研究却显示,在优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氨蝶呤并不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同时,CIRT研究显示甲氨蝶呤组患者炎症因子CRP、白介素1?、白介素6的水平均无明显变化。这项结果给抗炎药物治疗作为冠心病治疗新靶点的研究暂时蒙上了阴影。秋水仙碱一直以来作为减轻痛风患者炎症反应的特效药物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应用。Tardif教授团队首次在新近发生过心肌梗死的患者中,探索在优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剂量秋水仙碱(0.5mg/d)是否能够改善患者预后。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经过平均22.6月的随访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秋水仙碱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紧急血运重建)风险显著降低(HR0.77,95%CI,0.61~0.96,P=0.02)。并且,与安慰剂组相比,秋水仙碱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无显著性差异,致命性感染的风险两组间也无差异。遗憾的是,该研究并未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清炎症因子的检测,仅有例受试者检测了CRP水平,经过校正后两组间CRP指标并无显著差异。COLCOT研究结果的发布引发学界极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yz/6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