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正式公布。经过评审,今年共资助重点项目项,其中“麝香通心滴丸改善冠脉慢血流的分子机制与效应成分研究”顺利通过医学科学部H29项(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机制研究)终审。该研究项目由依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伟教授团队和合医院王胜煌教授团队共同申报。王伟教授多年来致力于中医治疗心血管病的基础与临床、中医证候与脏象研究。其创建了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三维”制备与评价方法;建立了10种稳定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深入揭示了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生物学基础;创建了基于证候要素的辨证治疗方法;开展了中药防治慢性心衰、糖尿病并发症及高脂血症的效应机制研究及新药研发。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两项排名第1,一项排名第2),教育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一、二、三等奖等多项荣誉。麝香通心滴丸组方源自宋太医局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至宝丹”,由人工麝香、人参茎叶总皂苷、蟾酥、丹参、人工牛黄、熊胆粉、冰片七味药材组成,不仅可以稳定斑块、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还可以改善冠脉微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能够全面改善心肌缺血,有效缓解胸闷胸痛。早在年,即有临床医生发现麝香通心滴丸具有改善冠脉慢血流现象的作用。年,医院王胜煌教授在欧洲心血管和介入放射学会会刊上发表了麝香通心滴丸对冠状动脉慢流患者即刻血流影响的研究。同年,为了更大范围地验证麝香通心滴丸在改善慢血流方面的作用,内蒙古康恩贝药业特聘陈可冀院士为总顾问,医院为首的全国10医院开展了“麝香通心滴丸改善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试验”。之后,北京中医药大学王伟教授团队也注意到了麝香通心滴丸在改善冠脉慢血流方面的作用和疗效,并对其背后的作用机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探寻麝香通心滴丸改善冠脉慢血流的分子机制与效应成分,王伟教授团队以此研究课题申报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医学科学部H29项: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机制研究),并最终通过答辩,成功过审。从年开始,康恩贝启动了包括麝香通心滴丸在内的以大品牌大品种为主的新长征1号工程和以创新驱动为主的新长征2号工程。相信随着麝香通心滴丸更多相关研究不断发布,其改善冠脉慢血流的分子机制与效应成分秘密将被逐渐揭开,为我国中医药治疗冠脉慢血流现象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为广大慢血流患者保驾护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20世纪80年代初,为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变革科研经费拨款方式,由中国科学院89位院士(学部委员)致函党中央、国务院,建议借鉴国际成功经验,设立的面向全国的自然科学基金。在邓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国务院于年2月14日正式批准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英文名称为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缩写为NSFC)。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和相关管理办法的规定,对面上项目等10类项目进行了集中审批,共决定资助项;其中资助重点项目项,比年增加42项,增幅5.99%。
往期精彩内容:
新时代、新挑战,新体制、新气象!
一图读懂康恩贝年半年报
康恩贝肠炎宁等5品种新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第36位!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发布!
为健康护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yz/5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