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支架处理冠脉血肿需要小心哪些陷阱


本讨论来源于介入并发症群及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专家姓名+DrKing道金医学)。文内观点针对特定病例,不具备广泛临床指导意义,请勿简单模仿,以免对患者带来负面影响。对于盲目模仿文中方法带来的不良后果,DrKing道金医学不负任何责任。

?本期编辑:石栋

本期主持:何冀芳医院

推荐理由

冠脉内血肿的易发人群有哪些?是不是所有冠脉血肿都能通过造影发现?冠脉内血肿是否必须植入支架处理?医院何冀芳教授给您讲述。

背景信息

1.PCI术后冠脉壁内血肿通过IVUS检查发生率为6.7%。

2.发生机制是由于夹层导致血液积聚于中膜。

3.超声发现的冠脉血肿有三分之一被忽视。

4.非Q波心梗发生率很高,最终导致猝死和再次血运重建。

冠状动脉夹层分型

造影可见的新发狭窄

Case1

33岁,男性

下壁心梗后30天

治疗:DAPT,LMWH(10days),阿托伐他汀,ACEI

LVEDVEF正常

RCA第二弯曲闭塞,拟开通

先后使用Runthrough,Pilot50、Pilot导丝,最终通过第二弯曲闭塞病变至RCA远端。2.0*16mm球囊预扩。在原第二弯曲闭塞病变处可见少量造影剂滞留。

自RCA后三叉前顺序植入3.0*21mm,3.5*24mmDES。支架近端可见局限血肿形成。患者无症状

支架通过狭窄病变困难,需进入2.0*16mm球囊预扩张后才能通过。展开支架,造影示血管壁光滑,血流通畅。治疗过程中患者无胸痛症状,生命征稳定。

Case2

60ylsMale

Exertionalchestpainfor2weeks

Treatment:DAPT,LMWH(10days),Atrovastatin,ACEI

LVEDVEFvalue:withinnormalrange

RCA第一弯曲后局限狭窄,拟局部支架干预

2.0*15mm球囊预扩张

植入3.5*18mmDES10atm

4.0*12mm后扩球囊后扩张,10atm

可见支架远端有造影剂滞留、染色

造影示支架远端血管壁内血肿形成

支架不能通过狭窄部位,需要再次预扩张。同时可见充盈缺损向RCA远端发展,原定置于第二弯曲的支架进入RCA远端,近端再植入支架,全过程患者无症状

Case3

54岁,男性

前壁心梗I,尿激酶溶栓后1周

治疗:DAPT,LMWH,Atrovastatin,ACEI

LVEDVEF正常

LAD开口至近端病变,拟单支架治疗,如果支架远端夹层再植入另一个支架

LAD支架远端可见撕裂内膜片,局部高度充盈缺损,几分钟内迅速向LAD远端扩展,LAD血流受限,管腔丢失,患者无胸痛症状,生命征稳定。

除外痉挛,无复流后。球囊扩张LAD近端至中远段,看到有造影剂充盈,中段留置支架释放,然后再进入支架连接LAD近端及远端支架。

Case4

61,岁女性

高血压、糖尿病史

劳力性心绞痛2周

ECG:V1-4ST段压低

TnI正常

造影图

LAD,LAD-D1对吻扩张后LAD-D1近端造影剂充盈狭窄,病变部位管腔下缘有线样造影剂通过。患者无胸痛植入支架,对吻扩张后血流通畅,血管壁光滑。

Case5

78岁,女性

RCA曾植入支架

高血压糖尿病史

下壁心梗2h

在前几例病例的基础上,我们再分析这个RCA靶病变是血栓?自发夹层?还是自发血肿?

先后使用BMW,Runthrough,FielderXT达RCA远端,2.0mm预扩球囊扩张后RCA近端至中段内膜撕裂。

3.5*36mmDS不能通过近端至中段病变。近端释放4.0*36mmDS。再次尝试进入原3.5*36mmDS失败。支架脱载取出。

再次进入BMW导丝通过RCA中段闭塞处,但远端导丝位置不满意,终止治疗。

小结(1)

1.血管壁内血肿多见于原位冠脉内病变,糖尿病患者,以及病变程度不复杂的冠脉病变。

2.发生率约为6.7%。

3.和血管壁撕裂、夹层相关,动脉壁中膜层由于没有出口导致血液集聚形成血肿。

4.血肿在透视下影像各异,约1/3被忽略。

5.血肿发生后NSTEMI发生率高,一个月内需要再次干预的几率高。

小结(2)

1.血管壁内血肿多于支架释放或后扩张后出现,估计发生时间在支架释放后数分钟至十分钟。

2.在最初的十余分钟内患者可无胸痛症状,血液动力学参数稳定。

3.发现血肿后一定保留在靶病变血管内导丝。

4.一定采取支架治疗,支架要覆盖血肿远端。

5.自发血肿要慎重处理。

说明:文章中所使用的文字和图片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撤回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yz/525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