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为什么现在心梗这么多8个原因,要这样预防


三四十年前,我上大学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多人得冠心病!在医院实习的时候三个月遇到一个心肌梗死就不得了,而现在每天都能遇到这些病!心肌梗死在病理上被定义为长时间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细胞死亡病理分类为凝固性坏死和(或)收缩带坏死。可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泵衰竭甚至猝死。最常见的是胸骨后或心前区的疼痛,疼痛向左肩、左臂放射,伴大汗、恶心呕吐等。

——葛均波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为什么心梗越来越多了?

因为太多人心血管都不太好了,与这8点有关……

1、运动太少了,越来越懒

中国国民锻炼率非常低,几次全国调查基本上就是百分之十几。而且经常锻炼的还都是退休老人,中年人是人群里边锻炼率最低的。

2、爱吃大鱼大肉,果蔬吃太少

中国人拿着“吃糠咽菜的基因”来吃大鱼大肉,结果把自己吃病了。

改革开放前,都是吃糠咽菜的日子,人们担心的是如何避免营养不良,哪里有什么糖尿病、心脏病、肥胖症。可现在,大鱼大肉成了常态,反而肥胖、心脏病、脑梗高发。

3、家庭吃油超标了

国家卫生计生委曾公布,我国八成家庭对油的摄入量超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食用油的摄入量推荐是每人每天25-30克,而目前我国的水平是每人每天42克左右!

油脂摄入过多,除了造成肥胖外,还会导致血液中脂肪酸过多,容易造成动脉硬化,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4、腰带越来越长

中年发胖,不是“发福”,其实是“发祸”。发胖会带来很多问题,高血压、高血脂等。

5、口味还是那么重

盖浇饭、辣子鸡丁、水煮肉……在外就餐是好吃,但油脂高、调味料更是多,不小心就吃多了盐!

6、血压超标的多了

据国家心血管中心中医院高润霖院士一项发表在美国《循环》杂志的高血压抽样调查结果:

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3.2%,患病人数达2.45亿;

高血压前期患病率为41.3%,高达4.35亿人。

但太少人重视自己的血压了!

7、吸烟戒不掉

在30-40岁年龄段中60-70%的心梗患者都与吸烟和不健康生活有直接关系,吸烟更是成为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最致命因素。

吸烟能产生血管活性物质变化,使血管扩张有利因素减少,收缩有利因素扩大,导致血管痉挛,造成心血管疾病高发,如血栓、心梗等。

8、压力大、睡得晚

研究发现,平时精神压力大,或有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的人更容易患心脏病。可能与精神压力增加能够引起心律失常、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相关。

出现怎样的胸痛,可能是心梗?

吕树铮教授是国内最早做支架介入治疗的先驱,医院大内科主任,心内科首席专家,60多岁的年纪还奋战在临床一线救治心梗患者。他讲给我讲述最科学、详细、正确的处理心梗的方法,大家一定记得收藏!

吕树铮教授说,胸痛的原因多种多样,大体分为致命性和非致命性两大类,今天我们主要就来说说致命性胸痛中的心绞痛。什么样的症状和感觉才能判断是心绞痛发作了。

▲吕树铮教授手术中

1、判断依据一:根据疼痛部位判断

吕树铮教授说,心绞痛最典型的症状为阵发性,也就是突然发生的胸闷、憋气、胸痛。出现在胸骨后方,可放射到心前区和左臂。

心绞痛的部位有时会发生偏离,出现在上腹部或放射到颈、下颌、左肩胛部或右前胸。

有的患者会觉得是牙疼、胃疼。发作时可能感觉压榨痛或闷胀,甚至感到窒息伴有濒死的恐惧感。这种患者通常无法准确说出自己疼痛的部位到底在哪里,一定要警惕。

2、判断依据二:根据发作诱因

吕树铮教授说,通常心绞痛的发作有一定诱因,如过度劳累、剧烈运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饱食、受寒、吸烟等诱因。

因为身体在剧烈运动的时候,全身需血量增加,而冠状动脉狭窄不能满足供血的需求,于是出现了相对的缺血,就可能发生心绞痛。

3、判断依据三:根据发作时间长短

心绞痛的发作往往是阵发性的,大多数人可能三五分钟就过去了,一次心绞痛的发作,一般不超过20分钟,由于心脏缺血所导致的疼痛或不适的感觉,超过20分钟就会发生心肌梗死。如果持续不缓解的胸痛,应警惕心肌梗死的发生。

七个一,远离心梗

一份全谷物

我们吃精白米太多了,而吃全谷物太少了!

全谷物富含B族维生素及膳食纤维。在蒸米饭时加点杂豆(红豆、绿豆、芸豆、豌豆等)、杂粮(糙米、大麦米、玉米碎、燕麦等)。

一把坚果

帝国理工学院和挪威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进行大量的分析研究发现,每天20克坚果(相当于一把坚果)就能够降低个体将近30%患冠心病的风险。

坚果里有很多的不饱和脂肪酸、优质的植物蛋白和矿物质,有益人体健康。

一份好心情

高血压患者生气的时候血压就会升得非常高,心情愉快时血压就会相对稳定。

安顿好心情,调整好情绪,凡事看开点!

坐一小时动一动

久坐少动者,血液循环减缓,血液黏稠度也会增高,气血循环受阻,自然各种疾病也容易出现。每久坐1个小时就起来活动5-10分钟。

每天一斤蔬果

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的饮食方式已经提倡了很多年,深色蔬菜应占1/2,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晚上十一点前入睡

中医讲,子时是身体休养和修复的开始,应该睡觉。子时前入睡者,第二天头脑清晰,气色红润。

每周吃一斤鱼

鱼类脂肪含量相对较低,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推荐每周吃鱼-克,也就是约半斤到一斤。

推拿手法全掌握一

看到文中标示“轻快”的手法,代表每分钟~次的频率,“缓慢”则代表没有特定频率,你只需要徐徐移动双手,以温柔的手法帮助身体去放松即可。

这里收录了14种常用手法,操作时应谨记手法要柔和稳定。

1直推法

用拇指指腹或食指、中指指腹,在皮肤上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此法多用于线性穴位的操作,如开天门、清天河水等,有通络散结的作用。

节奏:轻快。

2

旋推法

用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推摩运动,此法多用于手指螺纹面,如补脾经、补肾经,能通和脏腑。

节奏:轻快。

3分推法

双手拇指指腹放在特定穴位,然后向两旁推开,分推的力度和位置要对称,同时速度均一。多用于坎宫、胸、腹、背,在各操作部位向左右方向推动,称为分推额阴阳、手阴阳、胸阴阳、腹阴阳、背阴阳,有平衡阴阳、通利气血的作用。

节奏:轻快。

4摩法

以手掌、大鱼际或掌根轻贴皮肤,柔和缓慢地做圆形轨迹运动,力度较轻,不带动深层组织,所谓皮动肉不动。摩法很轻柔,感觉舒适,常用于胸腹、胁肋等部位,有宽胸理气、通调胃肠的功能,还能助眠哦。

节奏:缓慢。

5

运法

用拇指指腹放在穴位上,由此往彼做圆形或弧形运动,就像划圆圈一样。动作要流畅,不要突然转折或中断运动轨迹。此法多用于掌心的内八卦,有宽胸利膈、理气化痰的功效。

节奏:轻快。

6擦法

用手掌紧贴皮肤做直线往返摩擦,使接触面产生一定热量而变得暖和,如擦脊柱、擦肺俞,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的功效。

节奏:较快,以温热为度。

7按法

指按法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腹,掌按法用掌根,轻轻着力按住皮肤,停放数秒,放松,再按。着力要先轻后重,由浅入深。按法可单独使用,或与揉法结合使用,成为复合手法;按法或按揉法适用于全身穴位,如按揉足三里、按天突等。此法刺激较强,频率如同指针,如果按摩部位是在上半身,可随着呼吸来把握节奏,呼气时向下轻按,吸气时把手放松。

节奏:缓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yz/461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