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一教授上午共看了15位患者,其中竟有7例症状主要归因于焦虑或抑郁,如果胡教授邀请你来对以下2例重症患者进行会诊,会诊记录你打算怎么写?
冠脉20%狭窄:却是「惊恐发作」
女性患者,63岁,半年来反复发作胸闷、胸痛,严重时有濒死感。有高血压,但血压一直控制平稳;无糖尿病,血脂正常。
患者近期症状加重,发作频繁,一周来每天都去急诊。但每次查心电图正常,肌钙蛋白正常。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仅前降支中段狭窄20%。
但医生仍按「冠心病」给予治疗,处方有他汀、阿司匹林、氯比格雷、美托洛尔、地尔硫卓、曲美他嗪、欣康。每次急诊都滴注丹红注射液。
另外,患者经常头晕、乏力。头颅CT显示有腔隙梗死,于是被诊断为「脑缺血」,又服用6种中西药。
患者服用这么多药物,毫无疗效,但每次就诊都依然按照处方拿药。
与医院的曲珊大夫一起对该患者进行会诊,发现患者常年严重失眠、焦虑,症状表现是典型的「惊恐发作」。
冠脉40%~80%狭窄:却是「重症抑郁」
患者男性,61岁,满面愁容,主诉为「胃痛」。医院就诊,巧遇经过的一位心血管介入科医生,患者向医生咨询该看什么科。医生说冠心病心肌梗死可能表现为胃痛。可收到心脏科,做个冠状动脉造影看看。
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不吸烟,不喝酒。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三支血管都有40%~80%的狭窄。于是在患者右冠状动脉近端狭窄80%处放置一个支架。
但患者术后症状无任何改善,转消化科做胃鏡检查,无明显异常。胃痛为持续性,与运动无关。医生建议可在其他部位再放3个支架。患者亲属中有医生,建议慎重考虑。
经仔细问诊,该医院完全忽略了患者的明显自杀倾向,患者有重度抑郁表现,而医生却围绕冠状动脉的临界病变做了介入治疗。
胡大一教授的思考
非精神心理科医生在面对患者的躯体症状时,往往容易忽视与精神疾病所致躯体症状的鉴别诊断,尤其是胸部或腹部的躯体症状,常被误认为冠心病和消化道疾病,从而做大量不必要的过度检查和治疗。
更可悲的是,治疗毫无效果却仍不改变思路。
由于单纯考虑生物医学模式,第2例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造影又显示有多支不同程度病变,更易忽视精神心理问题。
双心医学:你好我也好
从医学教育到毕业后继续教育,在非精神心理科室,普遍缺失精神心理常识的培训。胡大一教授多年倡导的「双心医学」日益受到北京治疗白癜风得多少钱白殿疯怎么医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yz/1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