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心转病移情绪与心脏方面疾病的对应


  生命是唯一的,有健康才会有一切。但是,中国人的健康水平却不容乐观!为什么现代人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疾病却越来越频繁的影响我们的生活?今天继续朗读包丰源老师的畅销书《心转病移》“情绪与心脏方面疾病的对应关系”,为大家解读这其中奥秘。

  心脏的作用是借由搏动推动血液流动,将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最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和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功能。

  当心脏出现问题时,身体各处的血液就会出现灌流不足,从而导致器官的衰竭。如当脑供血不足时间过长时,就会造成脑部缺氧,进而导致脑死亡;当肾脏供血不足过长时,肾细胞就会逐渐坏死。

  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心脏的状况对于人的生命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为了使心脏保有良好机能,很多病人听从专家学者的建议——吃素食、练瑜伽、静坐放松自己。这些建议都是好的,都是对人的健康有益和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心脏疾病与情绪的关系更为重要。一提到情绪,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恐惧、担心、忧郁、愤怒等,很少说到大喜。我们会觉得喜是好事情,如结婚、生子、升官、发财等都是大好事,怎么会导致情绪和病理反应呢?殊不知,只要是心情起伏就会产生情绪,有情绪就会对身体有所伤害和影响。

  《岳飞传》中笑死的牛皋和气死的金兀术是相反的例子。金兀术是岳家军面对的最强大的敌人,能够擒获金兀术,牛皋自然会倍感欣喜,他的喜到了极点,超出了身体应激反应的极限,结果猝死了。而一向自恃强大无比的金兀术根本就没把牛皋放在眼里,被牛皋擒住使他的不服与激愤淤积到了极点,超过了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结果气死了。

  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明代著名医学家张介宾在《类经》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兼赅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心主血脉,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把心称为脏腑之主。

  《黄帝内经》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静,是指人的精神、情志保持在淡泊宁静的状态,神气清静而无杂念,可达到心神平安的目的。“喜伤心”指的是过喜会使心气涣散,魂不守舍。

  《灵枢?本神》有言:“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医碥?气》也说:“喜则气缓,志气通畅和缓本无病,然过于喜则心神散荡不藏,为笑不休,为气不收,甚则为狂。”心藏神,心神散荡,喜笑不休则伤心。

  心脏——“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君:领导、长辈,疾病定位来源于管控你、说了算的人或者你特别害怕的人和动物。

  主:自己、自家、别人,各种主意,各种主义。

  神明:心神,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形控制有形,神明安脏腑。

  主血,主大事,喜伤心,苦入心。

  主血(需要):全身营养(氧)需要的供给。红细胞多少和钱财方面的心理对应;白细胞和保护心理对应;血小板和修复功能对应;血色素少和需要达不到心理对应。

  主大事:一些大事、高兴事面对不了。

  喜伤心:为好过于高兴;求好多,没得到好(虚),得到好(实)。

  苦入心:苦难、辛苦、痛苦等苦性心理,影响心血。

  心脏的疾病大多来自于较劲和亢奋的情绪。情绪的波动很容易会造成血液的郁结,以上任何一个组织的流通不畅都会引起部分心脏的病变。

  人的冠状动脉源起主动脉,由三条分支组成,专门供应整个心脏所需的营养和氧气。所以,心脏是依赖于冠状动脉而存在的。当冠状动脉出现问题时,人体就会出现心绞痛及心肌梗死。当冠状动脉粥状硬化越来越严重时,心脏的供血管就会慢慢地变窄,甚至发生堵塞,从而使心肌处于缺氧状态,形成我们常说的冠状动脉疾病。

  现代病理医学的观点认为,高血压、糖尿病及动脉硬化都与冠状动脉疾病有直接的关联。这也是医学界提出要控制高血压、高胆固醇以防止心血管病变的原因所在。血压及胆固醇的持续升高会使冠状动脉的硬化加剧,因此,医学专家们会劝大家在饮食上坚持低盐、低糖、少油的原则。

  从情绪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饮食、运动及体质的缺失并不是冠状动脉疾病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大量实例总结证明,冠状动脉疾病的产生与人特有的情绪性格有着紧密的关联,这一点也已经被许多医学研究所证实。

  有这种情绪性格特征的人,凡事急于求成、争强好胜,一遇到自己不满意的事情就会火冒三丈、大发雷霆。不愿意服输、坚强而努力,都不允许自己心软。由此,心智中就会形成一种观念——要足够果断和强势,否则就成就不了任何事;如果自己的心肠足够硬,如果自己足够坚强,就一定能够战胜别人,获得更大的成功。

  当这样的人在现实中遭遇攻击或愤怒时,就会让自己迅速地变得更加强势起来。这样的情绪作用在身体上时,天生敏感柔软的心脏就会因为收紧而逐渐缺氧变得不再柔软。在这种人看来,仁慈与心软都是懦弱的表现,对自己的成功而言可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如此一来,那颗逐渐变硬的心就会因为越来越多地出现缺血、缺氧的状况,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被称为发生病变。

  因此,对于冠状动脉疾病的治疗,不管是调整饮食结构、适量运动,还是合理用药,甚至是介入支架的微创手术或搭桥手术,都需要舒缓情绪。

  针对此类病人,真正需要做的就是唤起他内在的爱的能量,让其懂得仁慈与善良并不是怯懦的表现,心的柔软并不意味着脆弱或不堪一击。追求成功和卓越并没有错,但这与内心的仁慈与善良并不矛盾。事实上,只有那些怀着对世界悲悯之心、对他人具有关爱之意的人,才能够做出真正卓尔不群的事情,才能够让自己的人生丰沛而富足。当人生命内在的爱被唤醒时,人就会顿悟:在不断的攀比中所争夺来的东西,并不会让人获得真正的快乐,只有在爱的氛围中互助互赢、彼此成就,才是人生真正的成功。

  部分情绪与心脏病症的对应关系归纳如下:

  第一,在“盼望好”的欲望下产生的亢奋、激动、大喜、着急、生气、怨恨、懊恼、责怪、嫉恨等情绪;

  第二,爱面子,说假话、伪装自己、耍心眼、找借口,损人利己、坑蒙拐骗,心惊胆战,心生妒忌,猜疑,暗中与对方较劲等情绪;

  第三,受伤、失落时挺着、坚持、好胜心强;

  第四,对爱扭曲,被曲解的爱,缺乏喜悦、爱恨交加,伤感与激动的情绪。

  人生的一切都是一种选择,无谓对错,不同的选择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没有十全十美,也不会有人总是倒霉。每一个结果都是人生的一次经历,而能够通过经历来回看自己,调整和改变自己就是一次觉悟。

  每个人都有良知。当一个人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内心会纠结,怕被别人发现,怕警察找上门,听到别人谈论与这件事情有关的话题,就会紧张、害怕和恐惧。常言说:“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心里坦荡,才能心安理得。

  案例解读:

  40多岁的郭女士在“心智禅修”课堂上讲述自己的状况:“从小到大,一到阴天下雨时候就会觉得心里很痛、很闷,看了很多中医、西医,做了各种检查都没有查出任何问题。”从这段讲述中我知道了她的病不是来自身体而是来自心智结构中有过的“无名种”造成的无意识伤害,只要将这个种子有效化解,身体就会恢复。

  通过“唤醒法”,郭女士很快想到了14岁时发生的一幕。那是一个雨天,她和父母坐车回老家,三人并坐在一排,郭女士坐在靠窗的位置,歪着头看着窗外的细雨,随着汽车来回地晃动慢慢闭上了眼睛。昏昏欲睡中,她隐约听到了父母的聊天。妈妈说:“这孩子长得不好,学习又一般,以后嫁人都很困难。”父亲回应道:“是啊。如果找不到好人家,以后她的日子可怎么过啊?咱们家四个孩子就数她笨……”父母以为孩子睡着了,什么都听不到,更没有意识到他们对孩子的这些评论会给郭女士日后造成多么大的心灵伤害。

  郭女士讲述了这个过程后,我问她:“你当时感受如何?”她说:“心很痛、很闷。”说到这里,她不禁流下了眼泪。接着我继续让她一遍遍重复着父母的对话,释放曾经压抑多年一直无法释怀的情绪,逐渐的,她的情绪也由最初的激动渐渐地平复了。她记忆中那个不悦的经历和父母无意中对她造成的创伤在重复数遍之后慢慢地得到了释怀。

  随着情绪的释放,她理解了父母当时的生活状况和经历,以及说这番话的原因,只是对孩子朴素的爱。她终于理解和接受了父母当时对她的爱、对她的关心以及父母的生活状态,看到了、了解了、也理解了这种爱。随着她对父母的声声感谢,郭女士的脸色慢慢红润了起来,一个被锁住的生命点打开了,随后,遇到下雨天心痛难受的状况也消失了。

  看似无意的一段对话,却在郭女士的记忆中留下了一个印迹。当时的经历编制了一个生命程序,一直伴随着郭女士并不断地起着作用,记录着当时听到的父母的对话以及窗外的雨声,根植的“种子”造成了日后每当阴天下雨郭女士就会感到胸痛胸闷的状况。从病理医学上检查身体并没有任何问题,也没有不良的现象,但心智却创造了一种表现。这种表现来自于父母对孩子淳朴的爱,可是这种爱却让孩子感到了窒息、压抑和心痛,以至于影响到日后30年的身体病理反应。

课后分享

对生命的感恩与尊重

——“心转病移“第三期课后分享

  10月,我带着兴奋和期待走进了为期四天的“心转病移”课程。包老师对各种疾病的解读,使我对病与生命关系的认知越来越清晰,对病也不再有恐惧心,懂得病是自己的平衡点,觉悟自己的不足。

  最令我佩服的是包老师对各类疾病情绪对应原因的总结和疏缓能量淤堵点的手法,很多疾病,只要释放出压抑的情绪和疏通能量淤堵点,很快就不再难受或疼痛了。在课堂上,我是一个受益者,因为我的心脏时快时停已经有10年了,医生说是心律不齐,要长期吃药调理。而且在生活上不能生气,走路不能快,否则就会感觉不舒服。

  在课堂上包老师讲道,心脏骤停对应的情绪是大多内心动机是好的,盼望好事情,要强心较强,可往往觉得自己条件不足,又想改变现状,并为此而努力,且有激动情绪和伤心的情绪状态。这些都非常符合我的状况。包老师在我心脏背后找到对应的能量淤堵点进行调理,并引导我说出压抑多年的情绪,只有20多分钟,我就觉得身体有发热和冒汗的现象,觉得心脏舒服多了,骤停的症状也消失了。

  课程结束后,医院照的心电图显示,ST-T无异常,窦性心律72/分,心电轴不偏度,P-R间期0.16秒,QRS时限:0.08秒,QT:0.40秒。医生说比以前有好转。感恩包老师帮我找到病的根源。

  疾病是来提醒我要接受和觉悟的。我要爱自己,接受疾病,感谢它的到来,让我重新认知、感恩与尊重生命。只有提升自己的能量,去帮助家人朋友以及有需要的人,才能让我更有价值。

李燕玲

年10月26日

  走出情绪困扰,才能更好的唤醒自愈潜能,善待我们的身体。感谢大家在此的收听,接下来将为大家朗读包丰源老师的《心转病移》“情绪与肺部病症的对应关系”,敬请







































哪家医院治白癜风较好
白癜风可以治愈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sl/96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