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北京看白癜风最正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是通过导管将造影剂注入目标血管,根据目标血管血液循环特点采集相应的动脉期、毛细血管期、静脉期图像,是通过计算机数字化处理,把骨、软组织等不需要的组织影像消除掉,只保留血管影像的摄影技术。

??DSA的优点是图像清晰,分辨率高,能够真实再现血管的形态、结构、循环时间、狭窄血管、的部位、程度,栓子大小、位置,缺血代偿情况等信息,并对血管及病变进行精确测量,为诊断及介入治疗提供了真实的立体图像,被认为是诊断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主要适用于全身血管性疾病及肿瘤的检查及治疗。DSA的缺点在于无法准确显示血管壁的病变及病变血管与周围脏器的关系。

??随着血管超声、CTA及MRI无创影像检查技术的发展完善,逐渐替代了DSA成为外周血管疾病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但DSA作为一种有创的检查技术,常用于上述其他影像检查方法不能明确诊断或准确显示病变细节时,以及指导介入治疗。

检查方法

一、适应症、禁忌症和相关并发症

(一)适应症

1.血管扩张性病变??包括动脉瘤、夹层等病变。

2.出血性疾病??咯血、消化道出血、外伤性出血、产后出血及医源性血管损伤等。DSA可以确定出血的部位和原因,可同时采取介入治疗。

3.血管狭窄性病变?包括先天性狭窄、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血栓栓塞等原因造成的血管狭窄或闭塞。DSA可以明确诊断血管的狭窄的部位、程度及长度。

4.血管畸形?动静脉瘘、血管起源及走行异常等。

(二)禁忌症

1.碘对比剂过敏者。

2.不能控制的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

3.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

4.凝血功能障碍。

5.严重感染性疾病。

6.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糖尿病未控制的患者。

7.低钾血症?低血钾时,心脏兴奋阈值低,心血管内操作易诱发室速、室颤等心率失常。

(三)相关并发症

1.血管内操作造成的血管痉挛;

2.导管导丝损伤血管内膜,急性血栓形成,血管闭塞;

3.血管穿孔、破裂;

4.医源性夹层;

5.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造成远端血管栓塞;

6.注入对比剂时形成的气栓;

7.导管导丝刺激血管引起迷走反射,血压降低;

8.血管穿刺点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

9.造影剂过敏。

二.DSA造影投照注意事项

1.穿刺时要确定针尖在血管腔内时(动脉有搏动性血液喷出,静脉回抽顺畅),再送入导丝。

2.置入鞘管时如遇到阻力,应先小幅转动导丝,确定导丝位于血管腔内,方可继续前进;如鞘管后扩张器前进仍困难,可在透视下经鞘管注射造影剂核实。

3.送入造影导管时,应始终保持以导丝引导导管达到目标位置,撤出导丝后应前后小幅滑动导管以避免导管超选分支血管。

4.经导管给予肝素~单位,行全身肝素化以防止导管诱发血栓形成;以肝素盐水冲洗造影导管后连接高压注射器,要确保高压针筒及造影导管内无气体残留(连接后可回抽高压注射器,以观察是否有气泡,如有应将气泡回抽至高压注射针筒内,并使针筒处于头低位)。

5.手推高压注射器,实验注射少量造影剂,再次明确造影导管位于管腔内。

6.调节检查床与平板探测器之间距离,使平板探测器尽可能贴近患者,以保证视野范围足够大。

7.扫描前对患者进行屏气训练,以减少运动伪影的影响。

8.于造影前设置扫描参数;以每秒15帧或更多帧频,摄影7~15秒。

9.主动脉造影参数及体位

(1)腹主动脉后前位:总量20~35ml,流速15~25ml/s,压力~psi;

(2)降主动脉后前位:总量20~35ml,流速15~25ml/s,压力~psi;

(3)升主动脉后前位:总量20~35ml,流速15~25ml/s,压力~psi;

(4)升主动脉左前斜位(45度~60度):总量20~35ml,流速15~25ml/s,压力~psi;

(5)升主动脉右前斜位(30度~45度):总量20~35ml,流速15~25ml/s,压力~psi。

来源:主动脉及周围血管介入治疗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sl/775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