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的确,人一旦得了病,不管是啥病,都非常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心情。而在所有的病症之中,糖尿病可以说是最让人闹心的一个。
作不一种终身性的疾病,患上糖尿病的人就像是被判了无期徒刑,米饭不能吃饱,水果不能吃多,甜品基本不能碰,生活质量可以说是大打折扣。
可就算再小心,糖尿病人还是很容易出现相关的视力减退、视网膜疾病、皮肤伤口不易愈合、便秘腹泻、四肢麻痹、头晕、失眠、多汗、心悸等诸多症状,甚至引发一些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
70岁糖友突发心梗,竟是糖尿病作怪
一位年近70的患者,7年前就被诊断出得了糖尿病。虽然大夫交待了很多用药方法和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但患者因为平时没有太明显的症状,久而久之,就放松了警惕,除了平时跳跳广场舞蹈,药也不吃了,饮食也不太注意了。
不久前,这位患者在早上出门锻炼的途中,突然感觉胸闷、呼吸困难、直冒冷汗,紧接着就晕倒在地了。幸好有人及时拨打了急医院,抢救了几十分钟才救回来。后来经过医生的检查,她被确诊为糖尿病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
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人的头号杀手
可见,我们必须要正确认识糖尿病这个疾病,它不单单是血糖的事儿,还和很多心脑血管疾病息息相关,可以说,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就是一对“难兄难弟”,经常相生相伴出现。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引发他们死亡风险的头号杀手往往就是心脑血管疾病。
“临床医学的数据显示:在现实生活中,每10个患糖尿病的人中,就有7个是死于心梗,尤其是那些具有较长糖尿病史的病人,在糖尿病最早期的时候,它对心脑血管的损害就已经开始了。由于这种损害是非常缓慢的,中间有可能还合并了糖尿病的神经病变,也就是患者的神经末梢受到了损害,感觉不到疼痛了。结果越是感觉不到疼痛,患者就越是危险,因为它会降低患者的警觉性,从这个角度来说,疼痛反而是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而感觉不到疼的人,一旦发病,可以就是严重的心肌梗塞。
糖尿病让心脑血管“很受伤”
?血糖升高,人体内的蛋白质和脂质的代谢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引起脂代谢紊乱和高脂血症;?血管中的脂肪过多,会堵塞血管,让血管变得越来越窄,血管壁也遭到损伤,从诱发冠状动脉硬化,最终发生冠心病;?血管中的斑块脱落随血液游走,堵在脑部就会造成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脑萎缩等,这些都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斑块堵在心脏部位就会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糖尿病性心脏病等。
更重要的是,糖尿病人长期的血糖增高,不仅会使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还会影响肾、周围神经、眼睛、脚等全身多个脏器。光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就高达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
治病不如防病,溶栓要放在第一位
治病永远不如防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要想降低心脑血疾病的发病风险,一定要把预防做为主要目标。
怎么预防呢?首先要理解这个概念,糖心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是越低越好,因为低血糖的发生也有可能诱发心肌梗死,威胁生命。血糖的控制是越早越好,早期治疗安全性更好。
因为糖尿病是血糖高引起的血粘,引起的动脉硬化,血小板凝结成血栓,造成供血血管堵塞,引起的心肌缺血。所以治疗的时候还是要以溶解血栓,促进血液循环为主。
1.饮食上必须控制
不能油腻,清淡为主,少吃肉,超标如果很多,则需要服用降血脂的药物;
2.须长期服用溶解血栓的药物
一提到溶解血栓的药,大家都会想到阿斯匹林,但西药都存在比较大的副作用,尤其是长期服用对肝肾的损害往往是巨大的,所以我们并不推荐。但血栓不溶解掉还会复发,这时候就可以服用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促进血液的循环,让血管恢复弹性。
中药里边最有名的能化瘀通络的药物就是日本弓背蚁,它含有一种叫做蚁酸酶的物质可以有效的化瘀能络,促进血液循环,打通血管之后,再服用一些黄芪、丹参之类营养心脑的药材,效果就更好了。
《刘大夫热线》公益节目向全国听友免费开放,您可以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sl/7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