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路径版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而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北京版RC-ICD-9:36.1)。

(二)手术指征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年);《ESC/EACTS心肌血运重建指南》(欧洲心脏病学会,联合欧洲心胸外科协会编著,EuropeanHeartJournal,年);《ACCF/AHA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指南》(美国心脏学会基金会(ACCF),美国心脏学会(AHA)临床指南特别工作组编著,JAmCollCardio、Circulation,年)。1.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病变程度达到以下水平(1)左主干病变狭窄程度超过50%。(2)前降支近端病变狭窄程度超过50%。(3)2支或3支病变且狭窄程度均超过50%。(4)冠脉存在显著狭窄,且在最佳药物治疗下仍然存在难以缓解的心绞痛。

(三)标准住院日11~18天

(四)进入路径标准

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ICD-9-CM-3:36.1)。

(五)术前准备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型、大便常规+隐血试验和头颅CT,尿常规,血生化全项(血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肌酶),血肌钙蛋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血气分析等。(2)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3)冠状动脉造影检查。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如主动脉CT、胸部CT、肺功能检查、颈动脉血管超声、取材血管超声、腹部超声等。

(六)预防性抗菌药物

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七)手术日为入院第2~4天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2.术中根据情况决定是否使用体外循环辅助。3.手术植入物:胸骨固定钢丝。4.术中操作(1)胸骨切开后,通过超声或术者探查评估升主动脉钙化、斑块情况。(2)至少使用1支动脉(首选乳内动脉)作为桥血管。(3)桥血管吻合完成后,评价桥流量。5.术中用药:麻醉和体外循环常规用药。6.输血及血液制品:尽可能减少输血和血制品使用。

(八)术后住院恢复9~14天

1.术后转监护病房,持续监测治疗。2.术后48小时内拔除气管插管。3.病情平稳后转回普通病房。4.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血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心肌酶或肌钙蛋白、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5.根据患者新发症状或常规检查项目异常结果,必要时可进行头颅CT或细菌培养等检查。6.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7.抗血小板治疗:术后24小时内启用抗血小板治疗。

(九)出院标准

1.患者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完成复查项目。2.切口愈合好: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十)出院医嘱

1.出院带药: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2.患者教育。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前需停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5天,手术时间相应顺延,导致住院时间延长。2.围术期并发症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3.手术耗材的选择:由于病情不同,使用体外循环或者非体外循环技术所涉及的耗材不同,导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4.医师认可的变异原因分析。5.其他患者方面的原因等。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

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ICD-9-CM-3:36.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1~18天术前危险因素:□糖尿病□既往心肌梗死□既往脑卒中□急迫或急诊手术NYHA:□Ⅰ级□Ⅱ级□Ⅲ级□Ⅳ级LVEF:血脂:肌酐:本文内容来源于国家卫健委柔软改变中国我的故事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介绍全科医生系统简介BMJ全科能力培训平台介绍基层医生全科能力过关活动名医生上榜五星级家庭医生荣誉名单,有你认识的吗?BMJ临床实践简介U护APP平台介绍守护APP平台介绍年度《岭南名医录》“善终关怀中国行”呵护生命最后的尊严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服务平台正式启动,推动中药院内制剂走向市场国内首个基于家庭医生的中医药真实世界研究项目正式启动携手平安智慧医疗,共绘基层医疗信息化蓝图五星级家庭医生风采——信宜市“百佳医生”罗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sl/604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