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对冠状动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治疗策略选择的


对冠状动脉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治疗策略选择的思考

作者:韩雅玲

文章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45(7)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unprotectedleftmaindisease,UPLM)是一类高危冠状动脉病变,其主要血运重建治疗方法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CABG)。因UPLM在心肌供血解剖学上的重要性,临床决策时选择何种血运重建策略一直存在争议。

一、既往PCI和CABG治疗UPLM的循证医学证据

早期的循证医学证据发现,药物治疗下UPLM患者的中位数生存时间仅6.6年。年发表的CASS注册登记研究比较了至年美国15个中心例UPLM患者CABG和药物治疗之间长期疗效的差异,发现CABG较药物治疗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生存时间中位数可达13.3年。因此,迄今为止,CABG仍被认为是治疗UPLM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最初,介入治疗(球囊导管扩张术)仅用于治疗无法接受CABG的少数UPLM患者,但其急性期并发症和早期死亡率非常高。随着冠状动脉支架的出现及其设计、工艺和材料学的改进,PCI辅助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围手术期药物治疗的逐渐规范,PCI逐渐成为UPLM的临床治疗方法之一,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近10余年随着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stent,DES)的使用日益广泛,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进一步降低,使得PCI这种微创技术成为部分UPLM患者合理的替代治疗方案。

应用第一代DES(紫杉醇洗脱支架,TAXUS)的SYNTAX研究对推进PCI治疗UPLM具有里程碑意义,其左主干亚组共纳入例患者,发现PCI组(平均SYNTAX评分29.6分,n=)和CABG组(平均SYNTAX评分30.2分,n=)主要终点1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inadversecardiovascularandcerebrovascularevents,MACCE)的发生率相似(15.8%比13.7%,P=0.)。

其中,CABG组1年卒中发生率更高(PCI组和CABG组分别为0.3%和2.7%,P=0.),而PCI组1年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更高(PCI组和CABG组分别为11.8%和6.5%,P=0.),全因死亡和心肌梗死(myocardialinfarction,MI)发生率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而得出TAXUS支架治疗中危左主干病变具有与CABG相似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结论。

韩国的MAIN-COMPARE(年1月至年6月,n=,随访5年)和意大利的DELTA(年4月至年4月,n=,随访3.5年)大规模注册研究均发现,对于治疗UPLM患者,裸金属支架和第一代DES与CABG相比死亡以及复合终点(包括死亡、MI和卒中)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然而,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PCI组高于CABG组。

年JACC发表的IRIS-MAIN注册研究在年1月至年12月连续纳入包括中国、日本和韩国等8个亚洲国家50个中心的UPLM患者例,分析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裸金属支架时代(至年,随访时间中位数为9.7年)、第一代DES时代(至年,随访时间中位数为5.6年)和新一代DES时代(至年,随访时间中位数为3年),药物治疗、PCI和CABG3种方案治疗UPLM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发现,接受PCI的患者比率高于CABG,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比率保持稳定。药物治疗和PCI两种方案的临床疗效[包括死亡、复合终点(死亡、MI和卒中)、再次血运重建和MACCE发生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改善,而CABG的临床疗效在3个时间段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在死亡以及复合终点发生率上,PCI组和CABG组在3个时间段均显著优于药物治疗组,PCI组和CAB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再次血运重建和MACCE发生率上,CABG组显著优于PCI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PCI相对于CABG的风险比逐渐降低。上述结果说明,PCI治疗UPLM患者的临床疗效正在不断改善,PCI与CABG间临床效果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基于LEMANS(35%的患者应用第一代DES,65%的患者应用裸金属支架)、SYNTAX(应用第一代紫杉醇洗脱支架)、PRECOMBAT(应用第一代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等随机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对于左主干病变的治疗,PCI与CABG的术后1年死亡(3.0%比4.1%,OR=0.74,95%CI0.43~1.28,P=0.29)、MI(2.8%比2.9%,OR=0.98,95%CI0.54~1.78,P=0.95)和MACCE(14.5%比11.8%,OR=1.28,95%CI0.95~1.72,P=0.11)发生率相当,PCI组卒中发生风险更低(0.1%比1.7%,OR=0.15,95%CI0.03~0.67,P=0.01),但再血运重建风险更高(11.4%比5.4%,OR=2.25,95%CI1.54~3.28,P0.01)。SYNTAX研究和PRECOMBAT研究术后5年的汇总分析显示,两种治疗策略的安全性终点(死亡、MI和卒中)相似(PCI组和CABG组分别为14.3%和16.8%,HR=0.90,95%CI0.67~1.19,P=0.45),PCI组再次血运重建风险较CABG组增加85%,而全因死亡和心原性死亡风险较CABG组分别降低60%和67%。

另外,最新公布的LEMANS研究10年随访结果显示,PCI组与CABG组的死亡(21.6%比30.2%,P=0.41)、MI(8.7%比10.4%,P=0.62)、卒中(4.3%比6.3%,P=0.68)和再血运重建(26.1%比31.3%,P=0.64)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上述随机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部分研究样本量较小,其中LEMANS研究共纳入例UPLM患者,样本量最大的SYNTAX研究中UPLM只是一个亚组;部分研究随访期仅有1年;部分研究中包括了CABG治疗明显获益的患者(如多支血管疾病、高SYNTAX评分等);应用的多为裸金属支架或第一代DES,血管腔内影像技术应用不足,PCI组由医生决定造影随访,可能过高估计了随访期间的事件数;未考虑当前CABG动脉桥的应用比率已显著提高等。

因此,目前PCI和CABG在技术和应用器械方面都已取得显著进步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开展大规模的PCI和CABG"头对头"、更长期随访的随机对照研究,以便提供对当前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治疗UPLM的循证医学证据。

二、当代临床实践中PCI和CABG治疗UPLM的疗效比较

年经导管心血管治疗(TCT)会议期间同时公布的随机对照、开放标签的EXCEL和NOBLE研究,分别入选和例UPLM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组至PCI和CABG组,PCI组所用支架大多数为新一代DES,超过70%的患者在血管内超声指导下置入DES(EXCEL研究为77.2%,NOBLE研究为74.0%)。

EXCEL研究计划入选SYNTAX评分≤32分、解剖上低中危的UPLM患者。根据参研中心判定的评分,其中低危患者(SYNTAX评分≤22分)占60.5%,中危(SYNTAX评分23~32分)占39.5%。但经核心导管室评价,其中24.2%的患者为高危病变(SYNTAX评分32分)。该研究比较了应用依维莫司洗脱支架(XIENCE支架)的PCI与CABG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终点是术后3年全因死亡、MI和卒中的复合终点,次要终点为术后30d全因死亡、MI和卒中的复合终点以及3年全因死亡、MI、卒中和缺血驱动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

3年随访显示,PCI组与CABG组的主要终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4%比14.7%,非劣效性P=0.,优效性P=0.),PCI组术后30d死亡、MI和卒中发生率低于CABG组(4.9%比7.9%,非劣效性P0.,优效性P=0.),而术后3年死亡、MI、卒中或缺血驱动血运重建的发生率PCI组与CAB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1%比19.1%,非劣效性P=0.01,优效性P=0.10)。EXCEL研究是全球范围内第1个发现中危(SYNTAX积分23~32分)UPLM患者应用新一代DES与CABG治疗,能够获得等效3年临床结果的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

NOBLE研究比较了应用雷帕霉素衍生物BiolimusA9可降解涂层支架的PCI与CABG用于左主干病变血运重建的临床结局,共纳入中低危左主干病变患者例,主要终点为术后5年MACCE复合终点(包括全因死亡、非操作相关MI、卒中和再次血运重建)。

结果显示,PCI组MACCE发生率显著高于CABG组(意向治疗分析:29%比19%,P=0.;按方案治疗分析:28%比19%,P=0.5),PCI组与CABG组术后5年全因死亡率相似(11.6%比9.5%,P=0.),卒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比2%,P=0.),但PCI组非操作相关MI(7%比2%,P=0.)和再次血运重建(16%比10%,P=0.)发生率均高于CABG组。

不同危险程度分析显示了目前不易解释的结果:SYNTAX评分1~22分的低危患者(占全部患者的52%)中,PCI组术后5年MACCE发生率显著高于CABG组(30%比16%,P=0.),SYNTAX评分23~32分(占全部患者的40%,PCI组和CABG组分别为27%和22%,P=0.48)的中危患者及32分(占全部患者的9%,PCI组和CABG组分别为33%和24%,P=0.41)的高危患者中,PCI组术后5年MACCE发生率均与CABG组相当。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项研究在使用DES的类型、入选标准、患者危险程度、主要终点定义及随访时间方面有所不同。EXCEL研究中98.4%的患者置入新一代DES(依维莫司洗脱支架),而NOBLE研究中有73例患者(占12.3%)置入第一代DES,随后入选者置入新一代DES(BiolimusA9可降解涂层支架)。

EXCEL研究入选了更广泛的冠心病人群,包括静息缺血、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和近期MI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需恢复正常];而NOBLE研究则排除发病24h内的STEMI患者。EXCEL研究中糖尿病患者占30%,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占24%,平均SYNTAX评分27分;而NOBLE研究中糖尿病患者占15%,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占18%,平均SYNTAX评分23分。

NOBLE研究终点不包括围手术期MI,而围手术期MI风险降低是EXCEL研究中PCI临床获益的主要来源之一。EXCEL研究主要终点的术后3年复合终点中未包括血运重建,缺血驱动的血运重建仅作为其次要终点;而NOBLE研究主要终点的术后5年复合终点中包括了血运重建,但不是缺血驱动的血运重建。如果血运重建不限定为缺血驱动,则易发生术后介入医生常规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对狭窄程度超过50%的病变过度干预的偏移。

EXCEL研究中明确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低于有症状的桥血管闭塞发生率,而NOBLE研究中明确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与有症状的桥血管闭塞发生率相似。EXCEL研究(17个国家个中心,入选时间为至年)为平均3年的随访结果,而NOBLE研究(9个国家36个中心,入选时间为2至年)为5年的随访结果。

总之,EXCEL研究入选的患者相对更为危重,使用新一代DES的比例更高,反映病变严重程度的SYNTAX评分全部经过了中心化判读,样本量也更大;而NOBLE研究入组长达7年,12.3%的患者置入了第一代DES,SYNTAX评分未经过核心导管室的中心化判读,难免受到技术变迁、器械混合置入以及研究对象是否更多纳入CABG治疗明显获益患者等方面的影响。

EXCEL研究主要终点的设置均为硬终点;而NOBLE研究主要终点中包括了容易使结果产生偏移的血运重建(可能包括了缺血和非缺血驱动)。因而,两项研究结果不宜直接进行比较。

对包括PRECOMBAT、SYNTAX、EXCEL和NOBLE研究在内的5项包含例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进行荟萃分析后发现,在应用DES的情况下,左主干病变PCI与CABG比较,两者在死亡(7.4%比7.0%,P=0.61)、心肌梗死(6.0%比4.8%,P=0.08)和卒中(2.0%比2.2%,P=0.88)的发生率相似,PCI组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高于CABG组(14.2%比8.3%,P0.01)。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白癜风用什么药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sl/47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