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白癜风费用贵吗 http://m.39.net/pf/a_4791372.html年5月17日,由多位湖北省冠脉介入治疗领域专家共同参与的“威视介——中国冠脉介入城市沙龙-湖北联线”成功举办。在国内疫情逐渐平息,复工复产、严防境外输入成为现阶段的工作重点之时。为协助心血管内科医师在“后疫情时代”继续规范化开展疾病的诊疗工作,GE药业携手《门诊》杂志特邀湖北省多位著名专家开展线上学术讨论会,共同探讨临床实际问题,分享诊疗经验和体会。(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观看精彩直播回放)
本次线上会议特邀华中医院曾和松教授担任本场主持;医院贺立群教授、医院吕云波教授、医院胡沛教授、医院李彬教授担任讨论嘉宾,医院杨波教授、医院李东升教授、医院徐广教授则为在线众多同道带来针对心脏介入领域热点及难点的精彩专题讲座。会议伊始,曾和松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就,新冠疫情基本平息。有序全面推进复工复产、严防境外输入是现阶段的工作重点。后疫情时代,有必要继续规范化开展心血管疾病诊疗工作,为患者保驾护航。本次线上学术讨论会的举办,势必对未来广大心血管内科医师的临床工作开展大有裨益。杨波:功能学检测在血管多支病变中的应用及进展
GELIVEONLINE
功能学检测技术对于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治疗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杨波教授作为首位讲者,与线上同道们一起,结合临床病例,分享了血流储备分数(FFR)功能学检测技术在临床长病变、多支病变治疗中的应用,生动传达了“肉眼所见的血管狭窄,并非均需处理”的理念。各项临床研究已证实,冠脉多支病变介入治疗中,FFR指导下的PCI治疗可以准确识别并处理导致心肌缺血的狭窄病变,做到功能性血运重建,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支架置入,减少术后再狭窄及血栓形成风险。
杨波教授强调,FFR在多支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需遵循一定标准,即对FFR≤0.80的病变行血运重建,而对FFR0.80的病变采用内科治疗。最后杨波教授分别介绍了瞬时无波形比值(iFR)、定量血流分数(QFR)、心肌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及基于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的FFR(FFR-CT)的适应症、优缺点及与FFR的相关性研究。
李东升:支架术后亚急性血栓一例
GELIVEONLINE
随后,李东升教授分享了一例冠状动脉支架术后亚急性血栓形成的病例。患者,男,59岁,主因反复胸闷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史、2型糖尿病史,曾有多次酮症酸中毒发作。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示:左前降支近中段弥漫性狭窄,伴随扭曲、钙化,回旋支中段可见局限性狭窄,右冠全程弥漫性中度狭窄,伴随扭曲。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治疗。前降支近段球囊扩张后植入2.75/33mm支架,造影仍有残余狭窄,后将3.0/29mm支架送至前降支中段病变部位与前一支架进行串联植入。回旋支中段球囊扩张后植入2.75/29mm支架一枚。术后几天,因病情恶化再次入院。急诊冠脉造影示左主干痉挛,前降支、回旋支支架近段血栓形成,存在闭塞现象,亚急性期支架内血栓形成诊断明确。李东升教授认为,具体引起亚急性血栓形成的原因很多,针对该患者的主要可能因素为:1.该患者存在高龄、糖尿病等易栓高危因素,且血糖管理欠佳;2.血管病变特征为:多血管、扭曲、钙化严重;3.支架贴壁不良、膨胀不全;4.疫情期间患者管理不到位。
观点纷呈,受益匪浅
GELIVEONLINE
(一)聚焦支架术后亚急性血栓形成
李东升教授精彩的病例分享,引发了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李彬教授首先表示,该病例中,两支血管均有血栓形成,除支架贴壁、膨胀等因素外,患者全身基本情况扮演很重要角色。糖尿病患者微循环不佳,易出现慢血流/无复流现象,血栓形成风险较大。那么对于这种基线高危患者,不行支架介入治疗而采用药物保守治疗,亚急性血栓事件风险会降低一点吗?
随后,贺立群教授对支架术后亚急性血栓形成的处理发表自我见解,他认为,使用抽吸血栓装置抽吸血栓是有一定价值的。通过抽吸血栓,使靶血管尽早开通且减少无复流的发生。
李俊教授对甲亢患者如何进行介入治疗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对此病例分享,杨波教授表示深有感触。他认为,“血流是最好的溶栓剂”。冠状动脉灌注压与支架内血栓形成密切相关。PCI术后引发的急性低血压如在数十分钟内动脉血压未恢复正常,冠状动脉灌注压明显下降,血流缓慢,极易导致在球囊扩张部位及支架放置部位出现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胡沛教授十分认同杨波教授关于冠状动脉灌注压与血栓形成的看法,并表示:从分享病例的造影结果看,前降支近段支架贴壁不是特别好。如果术中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可能会取得更好的结果。(二)后疫情时代,心血管介入医师如何更好地为患者保驾护航?贺立群教授首先表示,临床上一直非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hz/7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