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费用 http://m.39.net/pf/a_4629688.html年4月9日,医院心血管内科率先开展冠状动脉OCT联合FFR技术,精准评估冠状动脉血管情况,有利于早期识别高危斑块,指导临床治疗,造福广大群众。
这次接受诊疗的患者是一名68岁男性,1年前以间断胸痛就诊于郑州医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药物球囊扩张术”治疗,为进一步明确术后1年血管的实际情况,实施精准治疗,在李庆民主任指导下,王现召主任带领心血管内科团队和介入科团队应用最先进的OCT联合FFR技术进行检查,对患者的冠脉面积及斑块的性质和血流储备功能做了准确的评价,结果为:冠脉血流储备分数静息状态0.94,最大充血状态0.88,。OCT结果显示:冠脉最小面积5.58,斑块稳定。这样精准的检测结果,为患者今后优质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信心!
OCT(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目前是分辨率最高的腔内影像学技术,轴向分辨率可达到10微米,同时成像速度快,可以探查生物组织内部的微观结构,它又被称为“光学活检”。与此同时,由于其与病理组织学图像具有良好的对应性,可在近似于组织学水平上诊断和评价冠状动脉斑块,从而能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冠状动脉疾病的病理学特点,并针对不同患者的自身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因此OCT在冠状动脉病变的介入诊断、指导介入治疗策略和评价介入治疗效果等方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是诊断冠心病新的“金标准”。OCT检测是将一条头端带光学透镜的成像导管放在冠脉血管里,通过高速旋转回撤,不到3秒钟就可以帮我们诊断清楚血管里面的结构和斑块性质,就像直接把眼睛放进血管里看一样,整个诊断过程非常安全可靠。
OCT的作用
OCT可以识别包括正常血管、脂质斑块、纤维斑块、钙化斑块、易损斑块、血栓、夹层和内膜撕裂,以及其他血管内病理影像,如薄纤维帽易损斑块、巨噬细胞、血管壁微血管通道等一些在造影和IVUS无法或不能清晰看到的血管病理改变。OCT的作用可简单地概况为以下三个方面:
支架术前:揭示冠脉斑块的形态及性质,识别包括正常血管、钙化、纤维及脂质斑块,发现易损斑块,ACS原因,鉴别红、白血栓,自发夹层,血管痉挛,发现潜在罪犯病变,选择支架尺寸和落脚点,制定治疗策略;
支架术中:观察支架即时贴壁效果,扩张情况,达到理想的支架结果,有没急性血栓、内膜撕裂、组织脱垂、边缘夹层等;
支架术后:随访了解支架内皮修复,内膜增生,晚期血栓形成,支架内再狭窄测量及生物可吸收支架的吸收进展情况。
总结:
OCT在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有无法比拟的作用,对于ACS病因诊断有重大价值,在支架术后的远期随访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OCT能精确提供支架贴壁及内膜增生信息的影像工具,可以评价远期支架植入后的内膜覆盖情况,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斑块、晚期贴壁不良、晚期血栓等,这些指标对于评价支架的性能、支架术后的愈合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在冠状动脉存在狭窄病变的情况下,该血管所供心肌区域能获得的最大血流与同一区域理论上正常情况下所能获得的最大血流之比,即心肌最大充血状态下的狭窄远端冠状动脉内平均压(Pd)与冠状动脉口部主动脉平均压(Pa)的比值。
临床意义?
目前0.80是建议的FFR评估心肌缺血的参考标准,FFR0.75的病变宜行血运重建,FFR0.80的病变为药物治疗的指征。
1.中等狭窄(50%~70%)病变的评价: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临界狭窄病变,若FFR0.75,证明狭窄有血流动力学意义,应放置支架术。
2.多支血管病变罪犯血管的检出:对多支血管病变或同一冠状动脉内多发或弥漫病变,可以通过测量FFR回撤压力曲线判断罪犯病变。
3.投影重叠或位置不清楚时确定病变位置:对于复杂病变如开口病变、分叉病变或者局限性狭窄,两支血管相重叠、分叉前成角及极度扭曲,因冠状动脉造影受到投照体位的限制无法准确判断狭窄程度,可用压力导丝判断。
4.判断分支开口病变血流动力学意义:对复杂PCI,如分叉病变,主支架置入后,分支开口是否需要球囊扩张或是支架置入还是不需要干预,Zi-aee等发现,边支狭窄70%的患者中有80%FFR0.75,应用FFR评估分叉病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介入治疗。
5.指导和评价介入治疗:PTCA术后残余狭窄90%者,6个月、1年和2年再狭窄发生率和无临床事件生存率明显优于未达到此两项指标者。
6.非侵入性检查无心肌缺血证据时。决定是否行血管成形术。
医院心血管内科是河南省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已经跨入精准治疗时代,现常规开展IVUS、OCT、FFR技术,让禹州百万人民不出家门就可得到省级先进医疗服务。
END
想了解更多心血管病健康知识,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hz/7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