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秋冬之际是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心血管病人以及患者家属都要更注意一些。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些很难把它们和心血管疾病联系到一起的症状,如果心血管疾病患者有这些症状,要警惕。
美国布朗大学生物医学博士
桑博士介绍
天气冷会使得血管收缩,且出汗减少,血容量大,从而导致血压上升。在冷空气刺激下,人体机体会出现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搏的功能加强,血管的外围阻力增强、导致血压升高或血管栓塞等心血管疾病。
秋冬季由于温度影响,心血管患者是比较容易发病的,所以要格外注意身体的异常,备好常用药物,注意日常饮食起居。
注意这几个报警症状
01
牙痛
有些牙痛其实是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如果是以下这些情况,就要警惕心梗问题。
牙痛在情绪激动、疲劳过度、饱餐后甚至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发作,牙痛剧烈且无法找到疼痛确切位置。通常数个牙齿都感到疼痛,而一般牙痛都能找到相应的病牙部位。
阵发性疼痛,经牙医治疗后仍无法解除牙痛。若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牙痛,应将心梗列入“怀疑对象”
02
手脚麻木
很多疾病都可能导致手脚麻木,但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手脚麻木有以下几个特征
1)、麻木突然发生,没有任何预兆,可能在平静状态下产生,也可能在运动或生气时产生,还有一些在夜间突然发生;
2)、麻木涉及范围较广,往往偏向一侧,心梗患者手足发麻与神经支配相关,特别是位于左肩、左上臂内侧及左手的麻木感。
如果反复出现手足麻木问题,医院进行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
03
肠胃不适
一些不明原因的胃肠道症状,如恶心不适、反酸胃灼热、食量减少、呕吐、上腹部疼痛、饱胀等,特别是在活动量增加时反复间断出现的,常常是心梗的早期信号。
心血管患者过冬小技巧
1、保暖
有研究显示,气温每下降10℃,心脏病发病风险会上升7%,所以秋冬交替时节,一定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老年人和心血管患者,及时添加衣物。
在外出时要重视手部、头部、面部的保暖,要戴口罩、手套和帽子,因为这些部位受寒可引起末梢血管收缩,加快心跳或冠状动脉痉挛。
2、起居有度
冬季室内室外温差较大,心血管病人一定要注意避免温差的变化,给身体一个冷暖缓冲的过程。
醒来时不要立刻离开被褥,应在被褥中活动身体,洗脸、刷牙要用温水,沐浴前先让浴室充满热气,等浴室温度上升后再入浴。
3、饮食要以清淡为主
心血管病患者的饮食必须掌握减少动物脂肪的用量,少吃食用淀粉类食物,少吃蔗糖、果糖,以及含糖量多的食物,减少热量摄入。尽量戒掉烟酒。
选用不饱和脂肪酸的油类,如花生油、豆油、玉米油等,多吃富含钾盐、镁盐、维生素类的瓜果蔬菜。
要多喝水,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最好各喝一杯白开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
4、锻炼要简单温和
心血管患者最好每天都安排一定量的活动。如步行、跳舞、游泳、练气功、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
切记避免剧烈的体力活动,因为高强度运动导致心率明显增快,血压大幅度升高,极易发生心肌梗死、脑溢血等严重心脑血管病。
上午7时至11时正是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的高发时间,又称“魔鬼时间”,此时运动易猝发意外。
而16至18时是人体精神、体力、心肺功能最佳时间,适宜运动。冬季最好选择在阳光充足时锻炼。
另外要注意,如果已确诊冠心病,患者不能过度运动,可以适度做一些有氧运动。
5、合理用药
不可随意停药,坚持服用治疗冠心病或高血压的药物是预防疾病发作的关键。
并且,病人要定时测量血压,定期复诊,随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hz/5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