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对疑似冠脉疾病患者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术VS功能性压力测试对比:系统性回顾和荟萃分析。
作者:沿若
来源:医学论坛网
对疑似冠脉疾病患者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术VS功能性压力测试对比:系统性回顾和荟萃分析。
划重点:
问题:怀疑有冠脉疾病问题的患者,与功能性压力测试相比,冠脉CT血管造影术的临床结果有何不同?
发现:对一项随机临床试验结果的系统回顾、荟萃分析发现,与功能压力测试相比,冠脉CT血管造影术可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但不能降低死亡率或因心脏病住院率。冠脉CT血管造影术减少了侵入性冠脉造影术和冠脉重建术的概率,提高了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率,加大了阿司匹林和他汀类处方药的开发。
结论:与功能压力测试相比,冠脉CT血管造影术与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降低有关,增加了冠心病的检出率及二级预防药物的应用;权衡了包括减少侵入性检查在内的医疗程序,这表示许多侵入性检查可能是不必要的。
调查详述:
冠脉CT血管造影术(CCTA)是一种新的诊断冠状动脉疾病(CAD)的方法,但目前尚不清楚CCTA对比标准化功能压力测试方法有何优势。
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CCTA对比功能压力测试,对于疑似冠心病患者的不同临床效果。
数据来源于年1月1日至年7月10日,检索出在PubMed和MEDLINE网站上发表的所有相关CCTA的随机临床试验的英文文献。
研究文献的择选:
研究人员选择了那些对于疑似冠心病患者行CCTA的主要策略VS功能压力测试进行比较,并报告了患者临床事件数据和治疗中变化数据的随机临床试验。
数据汲取和分析:
两名评审员独立地萃取数据并评估试验的质量。该分析遵循PRISMA的声明进行系统性回顾和荟萃分析,并使用Cochrane协作工具来评估随机试验中存在偏见的风险。采用Mantel-Haenszel方法进行主要分析,并对相关风险进行随机效应模型计算。
主要结果和测量对象:
终点结果包括全因死亡率、心脏病住院率、心肌梗死、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冠状动脉重建术、冠心病的诊断率,以及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处方的变化。
发现:
一共择取了十三个临床试验,其中有10?例患者行CCTA检查,例患者行功能压力测试检查,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两组试验:CCTA检查与功能性压力试验之间,临床全因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1.0%vs1.1%;(RR),0.93;95%CI,0.71-1.21);心脏病住院率也是同样的结果(2.7%vs2.7%;RR0.98;95%CI,0.79-1.21)。但CCTA与心肌梗死发生率降低显著相关(0.7%vs1.1%;RR0.71;95%CI,0.53--0.96)。接受CCTA检查的患者明显更有可能行侵入性冠脉造影术(11.7%vs9.1%;RR1.33;95%CI,1.12-1.59)和血管重建术(7.2%vs4.5%;RR1.86;95%CI,1.43--2.43)。他们也更有可能接受冠心病的诊断,并开始服用阿司匹林或他汀类药物。
结论:
与功能性压力测试相比,CCTA检查的患者更有可能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但增加了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术、血管重建术、冠心病诊断率和阿司匹林和他汀类处方药物的应用。尽管存在这些差异,但CCTA并没有降低全因死亡率或心脏病住院率。
参考文献:JAMAInternalMedicineNovember6,Coronary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vsFunctionalStressTestingforPatientsWithSuspectedCoronaryArteryDisease: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
医学论坛网
cmt_xxg
长按识别左边云南白癜风正规医院看白癜风去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hz/1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