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饮酒不过量就没事医生这4类人最好做到滴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https://m-mip.39.net/fitness/mipso_5154125.html

导语:有人说,中华民族文化飘着酒香文化,有道是酒事千年,千年酒事。自远古时期第一滴酒诞生以来,酒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骨血里,与中华文化相融相随。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酒水的种类越来越多,每种酒的浓度不同,通过不同酿造工艺制作出来的酒口感也不同,世界上常见的酒有葡萄酒、鸡尾酒、桃花酒、白酒、啤酒、黄酒等等。

逢年过节,一家人团聚,美食美酒上桌,亲情便在空气中弥漫。联络感情,邀友人小酌,三杯酒下肚,友人间的关系不自觉拉近。情正浓时,备烛光晚餐,对饮一杯红酒,爱情在浪漫的情调中升华。

01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步骤:

酒精进入人体后会在体内分解代谢,主要依靠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乙醇脱氢酶能把酒精中乙醇分解变成乙醛,而乙醛脱氢酶则能把乙醛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人体这两种酶含量足,代谢能力正常,酒精代谢速度会更快,酒精进入人体后,随血液在全身流动,代谢主要依靠肝脏。

酒精在人体的代谢过程是通过口腔、食管、胃、肠粘膜等途径吸收到体内,包括在胃中吸收、进入肝脏、在小肠吸收。酒精进入人体,有20%是在胃中被吸收的,80%是在小肠中被吸收的。

在体内代谢过程中80%都是由肝脏分解的,剩余的10%~15%则被周围组织所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大约有5%左右的酒精以乙醇的形态通过呼吸和尿液或汗液排出体外。

02饮酒不过量就没事?

众所周知,大量饮酒容易增加醋中等心血管疾病的产生,适量饮酒或少量喝酒对健康是有益还是有害?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

为了搞清这个事实,来自英国牛津大学、北京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对中国十个地区的名成年人饮酒习惯和疾病生理特征进行了10年的研究。

随访数据显示,这项结果发表在年4月初,刊登在著名的医学刊物上,即《柳叶刀》上,这项前瞻性研究否定了适度和少量饮酒,能够防治心血管老化的学说。

同时研究者向公众给出了酒精的安全摄入量=0,也就是说,要想健康,滴酒不沾才是唯一的正解,对于酒精摄入,根本就无“安全”可言。这一研究成果,彻底颠覆了之前全球对于酒精的认知。

03医生提醒:这4类人最好做到“滴酒不沾”

1、正在服药的人

正在服药的人一定要做到滴酒不沾,尤其是头孢类药物、镇静催眠类药物、解热镇痛类药物、降糖降压抗过敏类药物,一定不能饮酒。

药物会与酒精发生不良反应,影响药效,甚至会加重病情,出现生命危险,为了谨慎起见,不论吃什么药,都要杜绝饮酒。

2、肝病患者

酒精需要经过肝脏分解后才能被身体彻底代谢排出,经常喝酒容易对肝细胞带来损伤。

本身就患有肝病的人,肝功能本身就不太好,继续喝酒只会导致酒精肝或肝硬化的出现,所以肝病患者一定要做到滴酒不沾。

3、心血管疾病患者

心血管疾病的发作往往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心脏结构与功能异常导致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诱因包括饮酒、情绪激动、剧烈运动、体力劳动等。

如果经常饮酒,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率加快,心肌的耗氧量骤增,酒中的一些成分会作用于血管壁,使血管壁痉挛,造成心肌供血、供氧不足,诱发心脏病的症状,从而加重患者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4、尿酸高的人

体检发现自身尿酸水平偏高或已经患上痛风的人群,日常饮食一定要特别忌口,虽说饮食忌口不能完全避免痛风发作,但却会减少痛风发作的机会,痛风患者大量饮酒便会在体内转化成嘌呤物质,加重病情,让痛风快速发生。

酒精在人体代谢过程中会形成乳酸,乳酸妨碍尿酸,排泄容易让体内尿酸在体内累积无法正常排出,还会让酒精中的嘌呤物质转化成尿酸在体内累积,诱发痛风性关节炎和痛风石的出现。

04喝酒伤身,尤其是喝酒后做这3件事,别自找麻烦

1、抠嗓子

很多人喝完酒后觉得特别难受,因此想要通过催吐的方法快速醒酒,还有些人会直接抠嗓子眼儿,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容易让胃中的食物反流进食管中,甚至会出现这些问题。

2、睡觉

喝完酒后不建议立即睡觉,睡着后身体代谢速度变缓慢,这就容易让酒精在体内长时间滞留,加重对身体的损伤。

3、喝茶

很多人认为酒后喝茶能起到解酒的效果,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茶水和酒都会让心脏过于兴奋,不仅会加重心脏负担,也容易诱发心脏病的出现。

结语:关于喝酒到底是好还是坏,这一点在生活里一直存在着特别大的争议,总体而言,通过很多研究都已经证实了,只要是喝酒就会损伤身体,所以建议大家能不喝还是不喝,特别是上述内容当中提到的4种人群,平时尽量是戒掉酒精,再喝也要远离。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hz/1077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