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之江心学没有完全开通的CTO病变还不如不


云南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47.html

本期作者简介

陈启,医学博士,医院心内科医师,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擅长冠心病、先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治及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基础研究,目前主要从事于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7篇,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

本期指导作者简介

马元,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年6月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硕士学位。年8月于医院心血管内科参加工作至今,目前主要从事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及冠状动脉介入术,曾赴医院研修冠心病介入治疗。在心肌损伤和修复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是指冠状动脉管腔%闭塞、前向TIMI血流0级,且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少数情况下,同侧桥侧支形成,使阻塞远端TIMI血流>0级,也属CTO范畴)。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心病患者中,约20%存在CTO。10年前我们或许还为了CTO介入治疗或药物治疗争论不休,但是随着EUROCTO等数个大型临床试验长期随访结果的公布,目前已经明确CTO病变的成功开通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生存率以及外科CABG手术率。且随着近十年CTO开通技术的不断革新,包括正、逆向内膜下重回真腔技术的进展,使得CTO开通成功率大大提高,许多技术成熟的中心或术者CTO开通率达到60%-90%,甚至超过95%,但是总有一部分CTO病变开通失败或成为不理想开通状态,这一类病人的预后怎样?近期,医院徐波教授团队在JACC介入子刊上发表了一篇关于CTO病变开通不理想患者预后的回顾性分析,结果值得讨论。

该研究将年至年该中心例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根据手术即刻结果分为3组(如下图所示):1)最佳再通,闭塞血管和侧支再通,TIMI血流3级;2)次优再通,满足以下任何标准:显著侧支闭塞,最终TIMI血流1级或2级,或残余直径狭窄百分比30%;3)操作失败(即球囊未能穿过病变)。共例(58.7%)再通成功,例(15.0%)次优再通,例(26.3%)再通失败。

研究结果表明:次优再通患者住院均次费用较完全开通及开通失败组明显升高,5年发生心源性死亡及再梗率明显升高,5年发生靶血管血运重建率明显升高。通过上述KM风险曲线可知,5年随访结果提示CTO理想开通的患者较开通失败的患者相比,心源性死亡、心梗复合终点无显著差异,而CTO不理想开通患者的复合终点事件比理想开通患者高56%,比开通失败患者高63%。这主要是由心肌梗死发生率较高导致。而进一步分析表明,CTO不理想开通组远期风险的增加主要来自于主要分支闭塞,存在主要分支闭塞的患者远期心梗风险更高(p=0.)。

结论:

在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与最佳再通或操作失败相比,次优再通与心脏性死亡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增加显著相关。研究团队认为,尽管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的是6~10年前的患者,并未使用当前的CTO开通技术,但本研究得出的介入治疗CTO不理想开通增加远期不良事件风险的结论在目前依然是适用的。另一方面,正是因为6~10年前的CTO开通经验不足,造成大量不理想开通的病例,才使得我们能在较大样本量人群中验证本研究的假设。作者指出,在CTO病变的开通过程中,介入术者应当充分评估患者的风险与获益,力求尽量减少“不理想”开通的发生,以实现更好的长期预后。之江心学评述:就CTO-PCI而言,次优开通并不少见,上述研究的结论可能会对一些PCI术者的手术策略或多或少造成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PCI术者在决定是否尝试开通CTO时会把与闭塞部位相关的分支的情况纳入考量范围,从而偏向保守;又或者是:术中提早结束,放弃继续尝试?如果出现这样的影响,对于患者的总体预后是利是弊,目前不得而知。另外,是否有可能获得次优开通的患者心肌灌注和心功能的数据,并与最佳再通、操作失败的患者做一比较?同时,对既成事实的次优开通的患者进行药物优化(如提高抗栓治疗的强度),能否减少心脏性死亡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也值得探讨。

参考文献

GuanC,YangW,SongL,ChenJ,QianJ,WuF,ZouT,ShiY,SunZ,XieL,GaoL,CuiJ,ZhaoJ,KirtaneAJ,YehRW,WuY,YangY,QiaoS,BrilakisES,XuB.AssociationofAcuteProceduralResultsWithLong-TermOut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gr/987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