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17-19日,华盛顿迎来第66届美国心脏病学年会(ACC)。大会开设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CAD)专场,专场座无虚席,既有众多求知若渴的新生力量,更不乏誉满天下的专业巨擘,原来吸引眼球的不只是大型临床研究发布和新器械新技术话题。
SCAD患者行PCI,能否获益
传统观点认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证据确凿(I类);如PCI过程中出现斑块夹层,往往意味着心肌梗死和死亡风险显著增加,此时必须置入支架以消除风险;残余狭窄>30%或出现夹层即为PCI失败。上述观点也许并不适用于SCAD。明尼舒达罗切斯特大学RajivGulati教授指出,SCAD所致ACS不同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ACS,理应区别对待;患者不需要PCI,甚至PCI有害;如果行PCI,其造影成功的定义应为血流的改善,而与残余狭窄或夹层无关。在展示了一例由血肿所致SCAD后,RajivGulati教授引用古哲人名言说,知道得越多,不知道的就更多。这句极富禅理的格言令听众深以为然。
RajivGulati教授指出,SCAD对PCI的反应难于预测,造影往往无法发觉夹层已经发生。RajivGulati教授分析了17项有关SCAD的研究,样本最小者只有6例,最多为例。在纳入例的这项回顾性研究中,保守治疗的患者(94例)院内结局显著优于PCI患者,SCAD所致血管完全闭塞行PCI患者(46例)院内死亡2%,PCI失败率27%(失败定义为导丝不能进入真腔或支架置入后无复流),需要紧急行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者达17%;对血流正常的SCAD施行PCI易导致紧急CABG增加,PCI操作失败率高。RajivGulati教授重点指出,该项研究中心电图为前壁心肌梗死的前降支闭塞病变亦未从PCI获益。
生物可吸收支架是否带来惊喜?
RajivGulati教授与听众分享了一例病例报告。32岁女性,造影及OCT证实SCAD系血肿所致,术者自LAD至LM串联置入4枚生物可吸收支架,1年后患者诉咽喉堵塞感,遂复查造影。结果显示,支架普遍贴壁不良,以分叉处为著。因此,术者决定不再干预,嘱延长双抗时间。
最后,RajivGulati教授指出,如血流正常,建议保守治疗,但需注意前5天风险增加;如血管闭塞,可行PCI,其成功以血流恢复为标志。目前,置入生物可吸收支架处理SCAD依然缺乏证据。另外,因GABG简便、成功率高,故推荐解剖高风险(如迂曲、脆弱)的SCAD患者行CABG,但远期效果仍不清楚。
心在线专业平台专家打造编辑郭雪梅┆美编柴明霞┆制版崔凤娟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北京治疗白癜风那个医院比较好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gr/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