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共号由协和医学院博士创建,医院志同道合医生共同打造!旨在普及医学知识,传播健康理念!追求卓越,铸造精品!
来源:大象心健康
软化血管、去除血管中的斑块一直是很多人,特别是心脏病患者的梦想。由于害怕吃药、害怕支架,想更长寿一点,人们期待着能有一种神奇的偏方出现,有时明知不一定有效,但是还会乐此不疲的试一试,自认为即使无效也没有太多害处。真的像大家想的那样吗?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我们曾经遇见过的那些偏方。
拍打治疗
拍打身体一些部位,已经成为很多老年人锻炼的必备项目,很多人认为平时多拍打可以促进血运循环,促使身体发热、出汗,能够起到疏通血管、预防血栓的作用。
真相:拍打方法只能让拍打部位充血,局部皮温升高,并不能加速全身血运循环、溶解血栓,力量过大容易造成局部水肿、损伤。
醋泡食物
网上关于陈醋的养生方子还真是不少,有醋泡花生、醋泡黑豆、醋泡鸡蛋、醋泡木耳、醋泡洋葱等等。
真相:醋作为家庭必备食料,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最佳的保健食品,少量食用有益于身体健康。但是醋泡花生等偏方并不能软化血管,软化的只有花生。盲目过多的食用含醋类食物,会造成胃内酸性物质大量增多,从而引起消化性溃疡、胃出血等不良后果。
喝红酒
从很多科普文章中我们可以发现红酒的特殊成分(白藜芦醇)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因此很多人认为每天喝点红酒可以养生,特别是可以软化血管。
真相:的确红酒中含有白藜芦醇,但是含量并不高,每天少量的红酒由于含量太少,不具有抗氧化作用。
有人可能说那多喝点呢?动物研究实验显示,红酒中提纯的白藜芦醇有抗氧化作用,如果按照人与动物体积换算,需要ml红酒才能起到抗氧化作用。大家别忘了,红酒中大约含有15%的酒精,大量摄入酒精可以引起消化系统肿瘤、酒精肝、酒精性心肌病等严重问题,所以说每天喝红酒来软化血管并不靠谱。
输液通血管
每到冬季或者年前输液的人就会特别多,因为大家都认为打打针通通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过个好年。
真相:刚输完液,血管是可以得到扩张的,但是药效只有应用的那么几天,静点药物停了,药效自然没了。而且输液只能扩张血管,对已形成的斑块没有任何作用。长期输液还容易得静脉炎等并发症。医生建议,如果是心脏病急性期可以输液治疗,对于预防以及长期控制血管粥样硬化,输液没有任何作用。
养护血管就用这几招
实际上血管一旦形成粥样斑块,很难再回到原始状态,我们能够做的只有延缓斑块进一步进展。
想要斑块进展的慢,正确做法是……
1.戒烟限酒
近年研究表明,尼古丁作用于动脉内膜使之发生脂肪性病变,破坏动脉内壁,促进血小板聚集,单核细胞黏附,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影响内皮依赖性冠状动脉舒张,减少动脉内皮血流。所以建议大家不吸烟、少喝或不喝酒(每天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0g)
2.严格控制体重
研究显示:体重指数增高,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率也会随之上升,超重和肥胖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体重指数每增加2,冠心病、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分别增加15.4%、6.1%和18.8%。
3.饮食平衡,科学运动
平衡饮食原则:
1、限制脂肪摄入量不合理的膳食调配以及继发性载脂蛋白异常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重要因素。
2、膳食纤维能够吸附肠腔内胆汁酸,减少重吸收量,阻断胆汁酸肠肝循环,使得更多的胆固醇转化成胆汁酸盐排出体外,从而降低卒中及心肌梗死的发病率。
3、酸奶或牛奶可降低血清中胆固醇的浓度,牛奶中还含有大量的钙质,也能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4、盐的摄入中等度限制钠盐的摄入对防治高血压具有积极意义,但过于严格限钠有可能通过激活交感神经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血脂和胰岛素敏感性产生不良影响。
5、钾的摄入提高饮食钾/钠比例是限盐之外另一重要血压调控措施,建议成人每天至少摄入钾mmol。
科学运动:运动应以有氧运动为主,有氧运动是指利用氧气代谢产生能量供给的运动。
有氧运动可提高运动耐量、改善心肺功能,其机制包括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增加冠状动脉及全身血液循环,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
同时还有利于防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及肥胖等。
运动的形式如慢跑、快步走、太极拳、八段锦等。
4.定期体检,治疗三高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俗称三高,是导致血管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增加的最重要的因素,并且直接增加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
如果有身体存在这方面的问题,要遵医嘱使用相关药物,避免或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专家提示:
与其相信偏方,不如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体检,以免延误病情、延误诊治!
爱家人从细节做起
广西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癫疯怎么医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gr/3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