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
冠心病有哪些表现?
1/3左右的冠心病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其他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心脏缺血程度有关。
最常见的就是心绞痛,突然发作于心前区或胸骨后,常有压迫感、发闷或烧灼感,疼痛可能从心脏出发,放射到左边的肩膀或者左前臂的内侧,但也有人会牙疼,胃的上部疼,易疲劳或气短,有恶心或胃部烧灼感,多汗,心悸或心跳不规律等,常在劳动或兴奋时、受寒或饱餐后发生,一般持续数十秒至数分钟。
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警惕这些症状。如果周围的人有这样的症状,医院就诊。有的患者会去看胃病、或者口腔科,但不排除是冠心病发作,要注意到心内科来检查一下,排除是否是冠心病的症状。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发病的病理基础,它不是孤立的血管腔疾病,而是全身性、弥漫性的血管壁疾病。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中,大部分病变向外生长,而不是内向生长,即虽有相当大负荷但不产生冠脉狭窄,当病变进展到造成狭窄之时,内膜的粥样硬化常已广泛,呈弥漫性分布,到处都可能有不限制血流的粥样病变,而病变进展明显狭窄时,将严重影响冠脉血流。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关键。
怎么预防与治疗?
目前,我国居民高胆固醇患病率、超重/肥胖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均在逐年上升,近10年来冠心病患病人数直线上升,面对冠心病高发事态,心血管内科领域专家提出了以下经验与对策:
01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02
积极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
①生理、生化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总胆固醇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超重或肥胖、高血糖或糖尿病。
②生活方式:吸烟、不合理饮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缺少体力活动、过量饮酒。
③社会心理因素。
03
积极他汀治疗,稳定斑块
04
积极降压治疗使患者获益更大
05
介入治疗是过去20年里临床医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方面之一,它可以用于药物不能控制的情况,已成为与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并驾齐驱的治疗手段。
注意事项
冠心病是一种由心肌缺血、缺氧、坏死导致的心脏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发病原因,但是多数发病人群是有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内分泌功能低下的老龄人。
五个禁忌
1.避免食用冷饮。在进食冷饮后,大多数患者的肠道会遭受刺激,并且导致血管收缩,血压飙升,可能出现心绞痛,心梗的症状。
2.避免摄入油腻的高脂肪食物,清淡的日常饮食,平时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或者一些豆制品,适当的补充鱼肉或瘦肉。
3.避免摄入过多的糖类食物,糖类会转化成脂肪,导致体重上升,少吃单糖。
4.避免减少饮水,对于中老年人,喝水不足导致血粘稠度上升,导致缺血,血管堵塞等,所以要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但对于心功能、肾功能不好的病人要适量。
5.避免暴饮暴食,暴饮暴食加重消化系统负担,减少心脏供血,加重心绞痛,所以尽量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
四个习惯
第一、合理的饮食习惯,平常的饮食需要多吃蔬菜、水果、鱼或豆制品,少吃肥肉,不要多喝浓茶或咖啡。
第二、适当的体育锻炼,合理的锻炼有助于心肌供血,增强心脏的耐受能力,但是如果有心肌缺血的患者,不宜进行激烈运动,可以进行一些步行,体操,太极等运动。
第三、戒烟戒酒,才是上策。吸烟者的冠心病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5倍,吸烟容易导致心肌梗塞或中风;大量喝酒导致心律加快,心脏负担增大,容易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
第四、减少剧烈运动,因为容易引起心跳加快,肌肉紧张引发心绞痛;便秘也可能诱发心绞痛,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
希望大家都能拥有一颗健康的心脏!
温馨提示
可通过我院官方中科刘云涛影响力白癜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gr/2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