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冠状动脉疾病 > 冠状动脉疾病感染 > 学术荟萃刘斌药物球囊治疗冠状动脉疾
当前位置: 冠状动脉疾病 > 冠状动脉疾病感染 > 学术荟萃刘斌药物球囊治疗冠状动脉疾
医院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医院心血管病中心主任...
一、背景
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中单纯普通球囊扩张、裸金属支架(BMS)及药物系统支架(DES)的应用,极大的改善了患者预后,但支架内再狭窄(ISR)、支架内晚期血栓形成、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等挑战依然存在。而某些特殊人群,包括糖尿病、慢性肾脏病、既往支架植入失败以及影像学特点(如分叉、小血管及弥漫病变)提示支架植入失败风险较高的患者,若植入支架则风险增加。药物涂层球囊(DEB)则为上述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和选择。本文基于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尝试阐述DEB治疗的潜在获益及临床应用指征。
二、作用机制
DEB是携带有抗增殖药物的半顺应性球囊。预扩张使靶病变产生微损伤后,药物球囊送至靶病变处,球囊扩张时,其表层抗增殖药物可快速、均一且足量渗入血管壁而发挥长时间抑制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与DES不同,DEB表面无任何合成聚合物,避免炎症反应及其影响内皮愈合风险,更为重要的是,DEB的药物非缓释技术可加速靶病变愈合和内皮化,从而降低晚期血栓风险并缩短DAPT时间。
三、DEB的临床应用
1、支架内再狭窄(ISR)
迄今为止,DEB应用于ISR的经验最多,结果最鼓舞人心。
1.1、金属裸支架再狭窄(BMS-ISR)
PACCOCATH-ISR试验是第一个将紫杉醇DEB应用于临床的研究,共纳入52例BMS-ISR患者,随机给予普通球囊和紫杉醇DEB治疗,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紫杉醇DEB组的晚期管腔丢失(LLL)明显减少(0.03±0.48vs0.74±0.86mm,P=0.),支架内再次狭窄的几率降低(5%vs43%,p=0.)。PACCOCATH-ISRII试验更加肯定了DEB的长期临床获益,随机纳入例ISR患者(其中例为BMS),平均随访5.4±1.2年,DEB治疗组临床事件发生率显著减少(MACE59.3%vs27.8%,P=0.),主要原因为DEB减少了靶血管重建(TLR)率(38.9%vs9.3%p=0.)。
随后的试验对比了DEB和DES治疗BMS-ISR的临床效果。PEPCAD-II试验[5]对比了第二代紫杉醇-碘普罗胺DEB(SeQuentPlease;德国BBraun)与紫杉醇DES(TaxusLiberté,美国BostonScientific)对于上述病变的治疗效果。随机纳入例ISR患者,6个月DES组LLL0.38±0.61mm,DEB组0.17±0.42mm(P=0.03),两组支架内再次狭窄率(20%vs7%,P=0.06)及12个月MACE发生率(22%vs9%,P=0.08)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显示出相似的临床及影像学结果。更近期的多中心、随机对照RIBSV试验,纳入例BMS-ISR患者,随机接受DEB及第二代依维莫司DES(EES,XiencePrime,AbbottVascular)治疗。9个月随访,EES治疗组最小管腔直径占优(2.36±0.6mmvs2.01±0.6mm,p0.),直径狭窄比率更低(13±17%vs25±20%,p0.),但两组LLL(0.04±0.5mmvs0.14±0.5mm,p=0.14)及MACE(6%vs8%,P=0.6)无差异。作者认为两种策略均展示了良好的影像学及临床结果。
总之,对于BMS-ISR病变,DEB明显优于普通球囊。相比于DES,在一些选择性的病例中,应优先选择DEB:1、存在多重支架钢梁;2、再狭窄病变跨越较大分支(支架植入后分支闭塞风险增加);3、无法难受长期DAPT治疗。
1.2、药物洗脱支架内再狭窄(DES-ISR)
和BMS-ISR病变一样,最初的几个随机对照研究(RCT)对比了DEB与普通球囊治疗DES-ISR的有效性,结果显示DEB显示出一贯的优越性。此外,针对此种病变,DEB与第一代DES的效果相当。在ISARDESIREIII试验中,例不区分何种涂层的DES-ISR患者,随机分为三组:DEB(SeQuentPlease)、PES(TaxusLibertè)及普通球囊治疗组。6-8个月随访显示,在直径狭窄方面DEB组不劣于PES组,而普通球囊治疗组MACE发生率显著高于DEB组及PES组,差异主要来源于TLR(43.5%vs22.1%及13.5%,p0.0)。此外,一些研究DEB在真实世界DES-ISR治疗效果的注册研究也证实了DEB在治疗ISR、非局灶型病变及分叉病变的有效性。然而,近期一项纳入例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IBS-IV试验,证实了第二代DES(EESXiencePrime)优于DEB(SeQuentPlease)。随访发现,EES组具有较大的最小管腔直径(2.03±0.7mmvs1.80±0.6mm;p0.01;绝对平均差异0.23mm;95%CI:0.07-0.38),在直径狭窄比率、净造影丢失指数方面,EES组也绝对占优。此外,EES组一年随访MACE发生率及(90%vs82%,p=0.04)TLR比率均较低(4.5%vs13%,p=0.)。
从上述试验可以推论出,对于DES-ISR病变,DEB并没有像对BMS-ISR病变一样那么有效,尤其是其和第二代DES相比。一般情况下,对于复发性再狭窄病变及无法耐受长期DAPT治疗的患者来说,DEB仍然是可以信赖的选择。目前,无论是BMS-ISR或者DES-ISR病变,欧洲指南均将DEB作为IA类推荐。
2、DeNovo病变
对于冠状动脉de-novo病变,目前研究了两种植入策略:DEB+常规BMS及单独DEB(必要时植入BMS)。
2.1、DEB+常规BMS
尽管几项试验证实了该策略与单独植入BMS相比在LLL方面占优势,但当和植入DES相比,该策略在多数情况下呈劣势。在OCTOPUS试验中,对90例接受DEB+BMS或者第二代DES治疗患者进行了OCT检查以评价手术效果。6个月随访显示,尽管两组在支架覆盖及临床终点方面无差异,但DEB+BMS组新生内膜增生更明显(15.7±7.8vs11.0±5.2mm3;P=0.)。Fischer等的一项基于IVUS检查的研究对比了DEB+BMS及雷帕霉素DES(Cypher、USA)的有效性,9个月随访也证实了DEB+BMS组内膜增生更明显,BMS内再次狭窄率更高(19.7vs11%,p0.01)。Liistro等RCT结果更令人信服,该研究对比了DEB+BMS及第二代DES(EES,Xience),由于结果过于明显,试验提前终止,DEB+BMS组缺血驱使的靶血管(IDTLR)比率显著高于DES组(14%vs2%,P=0.)。
总之,与目前的DES相比,DEB+BMS治疗LLL及TLR更多,因此,DEB+BMS目前没有适应症,其并没有达到缩短DAPT时间的初衷。
2.2、单独DEB(必要时植入BMS)
由于担心大血管经DEB治疗后可能出现无法耐受的不良后果,最初这种治疗策略的几项临床研究仅局限于小血管。前瞻性PEPCADI研究观察了SeQuentPleaseDEB的治疗效果,其中27%的患者术中被迫植入BMS。结果显示单独DEB治疗组临床及造影结果明显优于DEB+BMS组,两组TLR率分别为5%和28%。PICCOLETTO研究是第一个对比DEB及DES对直径≤2.75mm冠状动脉治疗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由于DES组优势比较明显,该研究在仅入选2/3目标患者量时即提前终止。结果显示DES组再狭窄率(32.1vs10.3%,p=0.)及TLR率均明显低于DEB组。BELLO研究是一项对比IN.PACTFalconDEB及TaxusLibertè对平均直径2.15mm冠状动脉治疗效果的RCT,共纳入例患者,6个月随访发现DEB组LLL明显低于DES组(0.09vs0.30mm,p=0.)。但DEB组中有21.1%患者紧急植入了BMS,该组LLL(0.33mm)和DES组相似。DEB组及DES组MACE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10%vs16.3%,p=0.18)。更为重要的是,BELLO研究24个月随访结果DEB组仍有明显优势。BELLO研究得出了更有前景的结果,其原因可能有:首先,BELLO研究使用了第二代DEB,PICCOLETTO研究使用的是第一代DEB。更为重要的是,在BELLO研究中,96.8%手术在植入DEB前给予了充分预扩张,而PICCOLETTO研究预扩张比率仅为25%。
尽管仅有的两个对比DEB与DES治疗小血管病变的RCT得出截然相反的结果,但综合分析后,和DES相比,单独DEB策略治疗小血管病变(直径2.5mm)是有效的。
3、DEB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
DEB-AMI研究是第一个观察DEB对AMI治疗效果的RCT。STEMI患者被随机接受BMS、DEB+BMS或DES治疗。DEB+BMS组随访结果令人失望,其LLL明显(0.64±0.56mm),再狭窄率28.6%,结果劣于单独BMS组。考虑到PEPCADI及V研究中单独DEB治疗良好的结果,DEB-AMI研究人员随后非随机的增加了单独DEB治疗组,其中DEB扩张前必须预扩张,结果于年发表。造影结果显示DEB治疗效果劣于DES,但与BMS及DEB+BMS相当。随访发现DEB治疗组无血栓事件发生,提示对于有长期DAPT禁忌症的STEMI患者,给予DEB治疗是合理的。类似的研究还有PAPPA研究,结果提示单独DEB治疗临床结果较好。
4、DEB在分叉病变的应用
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策略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话题,目前,最为提倡的是即兴支架植入术,该策略先在主支植入DES,根据造影结果仅在分支效果不满意时对分支植入支架。DEBIUT注册研究观察了DEB对分叉病变的治疗效果。共入选20例分叉病变的患者,先用DEB对主支和分支血管进行充分扩张,然后再按照即兴支架植入术的原则,对主支行BMS植入术,最后使用普通球囊对吻。结果显示手术即刻成功率为%,术中无分支血管急性闭塞或必需植入支架,4个月随访过程中,无急性心脏缺血事件发生。随后,该工作组进行了DEBIUT随机对照研究。例患者随机分为主支分支均DEB随后主支BMS组、主支BMS分支普通球囊组及主支DES分支普通球囊组。虽然6个月随访DEB+BMS组LLL结果可以接受,但其造影及临床结果均劣于即兴T支架植入术的BMS组,作者认为低估了普通球囊对分支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和Dior-IDEB药物输送性能差有关。BABILON研究是一项对比主支分支均DEB随后即兴T支架植入BMS及即兴T支架植入依维莫司DES治疗策略的随机对照研究。该研究肯定了DEBIUT研究的阴性结果,主支分支DEB后主支BMS组具有更高的LLL及较高的MACE发生率。随后的BIOLUX-I研究采用了综合治疗策略,主支植入第二代DES,分支给予DEB治疗。先对主支进行预扩张,分支给予DEB扩张,随后主支植入XiencePrime或XienceVDES。9个月随访显示良好临床结果,分支LLL仅为0.1mm,证明了此策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作者认为,在分支即兴支架植入策略中,对分支行DEB治疗是非常有前景的,但仍需更多针对新型DES的随机对照研究资料。
5、DEB在CTO及弥漫病变中的应用
PEPCAD-CTO研究观察了DEB在CTO病变中的治疗效果,CTO病变开通后,48例患者植入BMS后给予DEB扩张,并与匹配数量的紫杉醇DES治疗相对比。两组临床结果及支架内LLL相似。Costopoulos等对比了单纯DEB与DES治疗弥漫病变的效果。平均随访26.1个月两种策略临床效果相当。
四、小结
DEB是心血管介入领域中一个有力的工具,尤其是针对一些复杂病变(ISR、分叉病变、小血管及弥漫病变)。针对ISR,RCT已经证实,尽管DEB略逊于新型DES,但其优于普通球囊且与第一代DES相当,为减少多层支架钢梁及缩短DAPT时间,可考虑DEB治疗此类病变。针对de-novo病变,单独DEB优于DEB+BMS策略,并在小血管领域与DES相当。但DEB治疗de-novo病变未达最理想效果,在使用DEB治疗de-novo病变前需谨慎权衡。其他特殊病变如分叉病变、AMI及弥漫病变,DEB也有应用且有不尽相同的结果。总之,考虑到最新型DES的良好治疗效果,在患者临床状态及造影结果迫切提示应避免支架植入时应考虑DEB治疗。
推荐阅读
刘斌:药物涂层球囊中国专家共识与临床应用解读
刘斌:CasereportaboutComprchensivc……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转载请注明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gr/1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