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心慌心悸,你以为是心脏问题很可能是这种病


河北一座小镇上,夜幕降临时,73岁的张秀英(化名)常常感到自己的心脏在胸腔内激烈地跳动。

每当这种心悸袭来,她的呼吸变得急促,仿佛每一次心跳都在预示着不祥。这种感觉已经持续两年,让她夜不能寐,她的家人深感忧虑。

每到这时,张秀英都会急忙服用速效救心丸,希望能缓解突如其来的不适。但药物似乎只能提供暂时的安慰,无法根治她的困扰。医院接受过多次治疗,心悸的真正原因仍然是一个谜。

就在最近,一场远程会诊让张秀英的病情出现了转机。原来,她之前的诊断完全是错误的!

01

心脏病的误判

张秀英的医院,医生两年来一直将她的心悸症状归咎于心脏疾病,为她使用了养心定悸胶囊等药物治疗,但这些治疗并未根治她的问题。

今年8月,她的女儿经人介绍,得知了尤迈大病会诊能连医院的专家。带着一丝希望,张秀英的家人帮她申请了专家远程会诊。

尤迈为张秀英邀约了医院的心内科专家。

由她的主治医生向专家介绍病情,张秀英女儿一同参与了远程会诊。

远程会诊示意(AI绘图)

张秀英主治医生:“教授您好,患者因‘间断心悸2年’就诊。2年前多于情绪激动时出现心悸,自觉心跳快,具体心率未监测,多于夜间发作,口服‘救心丸’后3-5分钟可缓解。”

张秀英主治医生继续汇报道:“患者入院后,我们完善了相关检查,没有看见明显异常。但因患者症状没有缓解,现在给她服用的普伐他汀钠胶囊和养心定悸胶囊。想请教您,目前的用药方案可以吗?”

张秀英的病例上,“诊断”一栏写着“心悸待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而这位专家擅长的正是冠心病介入手术中复杂疑难病变的处理,以及心律失常等诊断治疗。

专家安静听着,没有说话。谁料一开口,就直截了当抛出一个意料之外的结论。

02

揭开真相

“这就是颗正常的心脏。”

教授以他一贯直率的风格说到:“通常,我们会使用心脏彩超(能动态显示心脏结构)、心电图(了解心脏节律)和冠脉造影(显示血管情况)中的一项或几项,来帮助判断心脏是否出现问题。这位患者,三项指标均显示正常,所以这就是个正常的心脏。”

张秀英(化名)的心电图和冠脉造影,均未提示有明显异常

张秀英的主治医生和她的女儿听后都有些懵。

“这个患者症状发作时有挺明显的情绪诱因。”教授提出他的判断,“从我的经验看,患者是个特别典型的焦虑症症状,更像精神系统疾病。”

张秀英的女儿有些按捺不住,问到:“您好教授,我母亲的养心定悸胶囊不需要吃了是吗?”

“她没心脏病。”教授说。

“但是她晚上睡觉,醒了之后就会特别烦。她吃上药之后就会好一些。”张秀英的女儿继续问道。

“好多得了精神系统疾病的患者,你给安慰剂,他的症状能缓解。但是心脏病的药,从根本上治不了你母亲的病。”教授回答道。

教授从医生涯里,行冠脉造影余例,行冠脉支架介入手术余例,能够迅速识别真正的心脏问题,也没少遇到将精神系统疾病误诊为心脏病的情况。每次面对病患的不解,他都会耐心地解释。

“我建议你们再去看看医学心理科,如果真是的话,吃上抗焦虑的药,两三周后症状能有明显缓解,你光吃心脏病的药不治这病,她该难受还是会难受,明白吧?”教授最后给出建议。

“明白了,谢谢教授的指导。”张秀英的女儿说。

03

心脏病和心理疾病,如何区分?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可能会经历类似张秀英的心悸症状,而这些症状并不总是心脏病的征兆。

要区分心脏病和心理疾病,首先需要注意症状的特点:

1、心脏病引起的心悸,通常伴随胸痛、气短,或者在体力活动时加剧。

2、由焦虑等心理因素引起的心悸,更可能出现在情绪波动或压力大的时刻,通常不伴随其他典型心脏病症状,如持续的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晕厥等。

心脏病和心理疾病发作时有区别

除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gr/1180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