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无声无息”的流行病,主要因为骨量低下等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风险增加,严重者可引发脊柱骨折等,导致严重后果。
这样预防:
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邓微年3月在健康时报刊文提醒,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疾病,等年纪大了再预防,这样的观念是大错特错的。一般来说,从30岁左右开始骨量开始流失。因此我们应该从35岁就要开始注意科学的补钙,每日摄入钙量为~毫克(男性毫克,女性毫克)。同时要注意:⑧
1、骨量检查:45岁的女性和年过50岁的男性要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有抽烟、嗜酒不良习惯的人群,检测年纪要适当提前,做到早发现早控制。
2、不挑食,多运动:攒骨量越早越好,不偏食挑食,只有饮食结构均衡,才是骨量存储的基本保障;跑起来跳起来,这样骨头才结实,使中老年后骨量丢失导致骨质疏松的时间推迟,但是要注意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6、幽门螺杆菌阳性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胃癌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年新发现的胃癌有近一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增加2~3倍。
这样预防:
医院感染控制科主任刘卫平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多种胃病的罪魁祸首——幽门螺旋杆菌,常存在于感染者的唾液中,因此就餐时要使用公筷,即使在家吃饭,也最好跟家人分餐,或使用公筷、公勺,不要互相夹菜。⑨
此外,家长一定不要将食物咀嚼后嘴对嘴喂给婴儿,这样可能将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孩子。
7、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斑块就像厨房下水道中的油污,时间久了会导致下水道堵塞。所以当颈动脉狭窄堵塞时,不仅会影响大脑供血,也可能诱发缺血性脑卒中。当斑块整块或部分脱落后成了血流中的栓子,随血流到达大脑导致栓塞。《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显示,50%~75%的缺血性脑卒中由颈动脉病变所致,严重时可危及生命。⑩
这样预防:
医院副院长、老年病一科主任郭艺芳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中指出,防治颈动脉斑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是实现斑块逆转的关键。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特别是整体心血管危险水平,确定相应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目标值,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即控制饮食、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运动、减轻体重、戒烟限酒等措施,以及他汀治疗使其达到目标值以下,完全有可能实现斑块的逆转。
同时,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若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还要积极合理的控制血压血糖。?
8、血压增高
不少人觉得,高血压就是血压高点,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事实上,血压升高会让动脉血管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血管和血管壁会增厚,时间长了则容易受到损伤。《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中指出,高血压患者大多伴有动脉粥样硬化。?
这样预防:
1、少吃钠盐。浙江大学医院营养科营养师黄可人年7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fz/7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