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这些是8月最坑人的谣言涉及吃饭喝水


3种隔夜菜恐致癌、洗澡先洗头会晕倒、藿香正气水与头孢一起服用会丧命……这些消息别信了,都是谣言!

今天,我们为大家整理八月的朋友圈谣言,统一辟谣,别再因为它们而担惊受怕了!

1

藿香正气水与头孢一起服用会丧命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藿香正气水不能与头孢一起吃,今天学校有学生中毒,虽有惊无险,但真是惊心动魄!医生说,藿香正气水与头孢一起服用,会马上丧命。科普知识!传播也是一种美德!也能救人一命!

真相

对于这种说法,专家表示过于夸大。

藿香不论是作为植物还是药材,对人体总体没啥危害。藿香和头孢没有禁忌,二者在一起使用完全可以“兼容”。这里面的问题,主要出在头孢和藿香正气水中的酒精上。

藿香正气水和一部分头孢类药物的确不能同服,平时应该避免,但后果也并没有网传的“马上丧命”那么夸张。

藿香正气水中约40%~50%是酒精,进入人体后,在肝脏内氧化成乙醛,继而氧化成乙酸,乙酸很容易进一步代谢而排出体外。

但部分头孢药物会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如果同时服用,药物会使乙醛产生后不能进一步氧化成乙酸,造成服药者体内乙醛聚集,引起人体不适,严重的情况下,可能诱发胸痛、惊厥、低血压、呼吸困难、神志不清、心动过速甚至心肌梗死等中毒反应,也就是“双硫仑样反应”。

但即便同服了头孢类药物和藿香正气水,也无需太恐慌。只有在大量饮酒并大量服药的极端情况下,才有可能会导致死亡。而每支藿香正气水只有10毫升,酒精含量也只有四五毫升,一般不会引起毒性反应,即使有轻微的“双硫仑样反应”,也不会“马上丧命”。

2

传销将合法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好消息:经国务院批准,全国正式推出所有互助平台,不管你做任何互助平台,都是合法的,小投资,人民致富,所谓传销也正式取消!

真相

经核实,这些网传文章是不折不扣的谣言。网文虽声称“传销正式取消”一事是由“国务院批准”,但这个“重磅”消息的发布时间、背景和详细信息等,却全都语焉不详。

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这些文章全文充满各种语病,“所谓传销也正式取消”这句简单的话都有严重歧义。很难让人相信,相关消息是由“国务院批准”的。

查阅多家权威媒体,没有发现任何与此“新政策”相关的新闻。登录中国政府网,亦未发现有相关“新政策”出台。相反,近期有关警方打击非法传销活动的报道屡见不鲜。

可见,网传文章提及的“新政策”根本不存在,而警方也仍在打击非法传销组织。

点评

传销已经成为危害社会的一颗“毒瘤”,轻则钱财损失,重则家破人亡,合法是不可能的,切勿轻信不法分子为了谋利制造出的洗脑谣言。

3

这3种隔夜菜恐致癌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以下三种隔夜菜,真的应该扔掉!一种可怕的致癌物“亚硝酸盐”,远比你想像的危险!

第一,隔夜的绿叶类蔬菜:相对于肉类,隔夜的绿叶蔬菜更加危险,由于部分绿叶类蔬菜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类,煮熟后如果放置的时间过久,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硝酸盐便会还原成亚硝酸盐,有致癌作用;研究显示,放置六个小时以后,这蔬菜里的硝酸盐含量就会明显升高,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内,如果进一步与蛋白质结合,就形成了亚硝胺,这是一种强致癌物,是诱发胃癌,食管癌的元凶。

第二,隔夜的海鲜:鱼、虾、螃蟹、贝壳等海鲜,煮熟了吃不完放在冰箱,建议隔夜后就不要再吃了!隔夜之后的海鲜,不仅硝酸盐含量升高,还会产生蛋白质降解物,会损伤肝、肾功能。且海鲜放久了,也容易滋生细菌。

第三,隔夜的银耳和蘑菇:熬了银耳莲子汤或者蘑菇汤,一旦过夜营养成分就会减少并产生有害成分;同样的道理,不仅硝酸盐含量升高,细菌也会超标。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硝酸盐会还原成亚硝酸盐,成为致癌物。

真相

“一种可怕的致癌物亚硝酸盐”是错误的,亚硝酸盐不是致癌物,亚硝胺才是。以每日摄取蔬菜的量来说,都不会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摄取量。

经中国食品安全检测消费者体验中心的检测,从六个对照组的隔夜菜实验观察亚硝酸盐含量,并没有显著上升,而且远低于国家标准中的最低限量4mg/kg;银耳生长几乎不接触土壤,更别说从土壤中吸收硝酸盐了,而且银耳中并不含硝酸盐还原菌,加上在泡发之后,其中的硝酸盐含量为原先的1/10了,远低于许多叶菜类中的含量。

点评

亚硝酸盐又来“谣盐”惑众。

4

喝冰水微血管会爆掉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医院医生忠告:在40度的温度下,如果瞬间喝冰水,微血管会爆掉。我的一个病人,就只是进了家门洗个冷水脚,他的眼睛就看不清楚了,然后就昏倒,只有耳朵听得到声音,他吓坏了,来就诊,是毛细血管突然收缩引起的。天气热,喝冰水需要在室内温度适应30分钟以后,才可以慢慢喝冷水,或是喝与体温36度一样的温水。

我见过一个身体非常壮硕的男性,遇见他也来做体检,我惊讶发现他中风了。他告诉我说:“不久前大热天的中午,回到家为了快速消暑,马上就到浴室内淋冷水澡,当下觉得嘴巴合不起来,立刻叫救护车送医才捡回一命,但一手一脚不听使唤。”大热天忌冲冷水消暑,会引起血管急速收缩,转知家里的小孩、大人都要注意一下!最近天气异常,太热喝冷水/饮料,也不适合大口狂饮,宜用吸管慢慢饮用降温,爱家人,请传递出去。

真相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人体内环境是相对稳定的,具备强大的调节机能,健康人群在高温天气喝冷饮,基本不可能导致血管爆裂。

尽管传言过于夸张,但需要注意的是,人们在酷暑天突然喝冷饮,可能会引起局部痉挛和不适,如胃肠痉挛、头疼等现象,但症状较轻可以很快缓解或改善。

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以及年老体弱者,血管弹性和具体调节适应能力差,要尽量避免突然、急剧的温度变化,不要大口喝或者吃冷饮,可以选择细嚼慢咽,从而减少血管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

5

“弯腰低头”容易导致主动脉剥离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宁可“蹲下”也不“弯腰低头”,这是一条安全警讯。前不久,海基会前主席江丙坤先生不幸逝世,原因是“主动脉剥离”。当时是他的手机掉落地上,在弯腰拣取时,突然昏倒,就这样走了。

美国芝加哥市长Washington也是在新闻采访中,弯下身去拣掉在地上的签字笔,出现主动脉剥离,当场断气,一时震惊了美国政界与社会。

为此,我们上了年纪的人,务必小心!拾落地的东西时,应避免习惯性地弯腰,改用下蹲的姿势较为安全!一定要重视这一经验!生命是宝贵的。

真相

宁可蹲下也不弯腰低头的说法与事实不符,主动脉剥离目前在临床上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可以判断。

多家媒体都有报导,江丙坤先生本身有心脏冠状动脉疾病的病史,且心脏装有支架。江丙坤先生发生主动脉剥离,是结合了身体健康状况、病史、气温骤降、年事已高等因素,不是弯腰拣取手机这因素造成的。

谣言提到的“美国芝加哥市长Washington”确有此人,在年至年间担任芝加哥市长,死因是心脏病发,和他本身的高血压、高胆固醇有关。

6

矿泉水暴晒后变毒水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因为太阳的高温会让塑料分解,里面的有毒物质会融入到水里。如果喝了这样的水,对身体会产生极大的危害,更有致癌的风险,是万万不能喝的。

真相

抗酸抗碱还抗热,塑料其实很强大。

随手拿起一瓶矿泉水,会发现在瓶底有一个三角形符号,里面还有一个数字“1”,在符号下方标着“PET”三个字母。这个PET就代表着制作矿泉水瓶的材料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

这种材料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在日常中的化学性质相对是比较稳定的,不仅抗酸抗碱耐油脂,还能经受住大多数溶剂的腐蚀,是一种国际上通用的用来装水和饮料等液体的食品级塑料。

而它的熔点更是在摄氏度以上,要发生化学变化也要在摄氏度以上。有时候我们往矿泉水瓶里倒热水,矿泉水瓶只是会发生形变,但不会产生有毒的化学物质,更不会溶解到水中。所以在太阳下暴晒后的水,喝起来是没有问题的。

7

洗澡先洗头,会晕倒在浴室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我们总是经常听到人们在洗澡时摔倒后中风,为什么不会摔在其他地方?一位国家体育理事会教授告诉我,在洗澡时不要先洗头,理应先清洗身体其他部位。

这是因为当头部潮湿和寒冷时,血液将流向头部取暖。如果血管收窄,很可能会导致血管破裂。请务必提高警觉,以避免这种情况再发生。

就像一个装满热水的玻璃杯,然后用冷水填充。发生了什么事?玻璃会破裂!我们的体温很热,水很冷,所以如果我们直接淋浴身体或头部,会由于血管破裂,导致致命。由于错误的沐浴方法,我们可能会中风,或导致偏头痛。

真相

中风、偏头痛和对体温的影响,跟洗澡顺序、洗澡时不要先洗头都没有关系。

洗澡晕倒的病人还是很常见的,每年都会遇到,跟先洗哪个部位无关。有些专家认为,一般情况下,不论洗澡顺序如何,都不会诱发猝死,除非身体本身有基础性问题。水温、浴室内外巨大的温差,都能让人体血管突然急剧地收缩或者扩张,如果个体血压调节能力跟不上,就可能导致晕倒。

一般健康人群或年轻群体不会发生这样的问题,通常都发生在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或老年人、长期卧床者等群体身上。

点评

洗澡时,保持浴室通风,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患者,洗澡时用温水,冬季别贪热,夏季别图凉。

8

吃“狗药”芬苯达唑能抗癌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患者吃“狗药”芬苯达唑,两个月肿瘤就消失。

真相

芬苯达唑(PanacurC)是一种用于狗和其他动物驱虫的药物,目前没有临床研究支持该药能治疗癌症,现有的一些支持或反对证据均来自动物实验。

动物实验距离临床试验,乃至成为药物还有很长的距离。通过动物实验却没有通过临床试验的药物举不胜举。芬苯达唑是一种未经过临床试验的兽药,人吃兽药本身就存在很大风险。

9

一滴血就能检测阿尔茨海默症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现在出现一种新技术,只要检测一种血液标志物,就可以检测阿尔茨海默症。

真相

现代病理学研究已证实β淀粉样蛋白(即Aβ)和tau蛋白的异常沉积,是阿尔茨海默症的经典病理表现,并且在患者出现临床症状之前就已经存在。

最新研究显示,抽血检查Aβ40、Aβ42和tau蛋白,能80%预测脑脊液异常,而脑脊液异常的患者是阿尔茨海默症的高危人群。所以,Aβ40、Aβ42和tau蛋白有作为阿尔茨海默症血液标志物的潜质。

但能够预测脑脊液异常并不代表就可以早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症,而且血液标志物检测也没有在现实临床中使用,有待于科学家们展开更多试验来进行验证。

总之,临床确诊阿尔茨海默症依然是非常复杂的,需要经过多种检查手段综合评估判断。目前说通过血液标志物来筛查阿尔茨海默症还为时尚早。

10

空腹不能吃香蕉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香蕉里含有大量的镁,空腹吃香蕉会导致血液中镁含量骤然升高,造成人体血液内镁、钙比例失调,从而对心血管产生抑制作用,不利于健康。

真相

香蕉的镁含量确实不低,但香蕉中的镁是一点一点地缓慢进入体内,而且吸收量有限,不会像打针一样瞬间全部进入血液。

而且,镁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人体有一套调节镁浓度的机制。如果人体内的镁浓度不够,肾脏会加大对原尿的吸收力度,尽量回收原尿中的镁。反过来,如果镁浓度过高,肾脏的重吸收就会减少。

对于肾脏健康的人来说,一般不会出现镁缺乏、镁过量的问题,所以空腹可以吃香蕉。

11

甲状腺结节是癌症前兆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检查出有甲状腺结节就是患上甲状腺癌的前兆。

真相

总的来说,大部分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病变,真正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只占很少一部分,甲状腺结节患者不必过度担心。

甲状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触诊、超声、穿刺和术中病理。随着现代超声技术分辨率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隐匿性很强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都能被发现,大部分甲状腺癌经过科学规范的治疗可以被治愈。

不过,甲状腺结节虽不用过度担心,但也不可掉以轻心,医院进行明确诊断,以免延误病情,错过治疗的“黄金时间”。

另外,专家提醒,由于甲状腺癌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很难被觉察,如果出现结节突然增大、吞咽困难、结节附近组织发生粘连等症状,应进行全面的甲状腺功能检测,对结节进行判断。对难以辨别的结节,应每隔6到12个月定期检查一次。

这些谣言您可别再相信了,也提醒亲友不要被坑!

综合谣言过滤器、北京科技报责任编辑林茵

速查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fz/724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