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23日,全国首家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Pan-VascularManagementCenter)在医院医院(医院)正式落地。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院士和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邬惊雷共同主持启动会。
上海市徐汇区副区长秦丽萍,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钱菊英教授、上海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徐亚伟教授、徐汇区卫生健康工作党委书记朱莺,医院医院院长周俭教授、党委书记张雪梅、执行院长朱福教授,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刘学波教授、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张英梅教授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启动仪式,携手推动泛血管疾病防治新模式的正式实施。
据介绍,泛血管疾病主要的研究和诊治领域是冠状动脉、脑血管和外周动脉疾病。《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概要》显示,泛血管病是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我国现患脑卒中人数达万,冠心病万,下肢动脉疾病万。然而在目前专科诊治体系下,动脉粥样硬化作为一种全身系统性疾病却无法得到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评估和干预,对特定靶器官血管产生获益的治疗方案对其它重要血管床或者整体水平的影响如何?这方面研究和实践也存在很大的空白。面对日益严重的疾病负担,年葛均波院士在复旦大学发起建立了医院;年6月,第十二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期间成立中国泛血管医学联合协作组;同年8月出版了《泛血管医学——概念及常见疾病诊治》;年5月发布《中国泛血管防治蓝皮书》;一直到今天,全国首个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在医院医院成立,标志着泛血管医学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从理论正式迈入临床实践。
会上,葛均波院士作了《泛血管医学发展及展望》的主题演讲,从预防、评估和治疗三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泛血管疾病理念的更新和评估技术的最新进展。回顾了利伐沙班、SGLT2抑制剂等新药新器械在泛血管疾病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展望了血管多模态影像、生物力学、生物标志物、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未来泛血管医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葛均波强调,要把患者、把血管视为整体来进行管理,需要综合患者的人口学、疾病表型分类、生物标志物、血流动力学、影像学、基因组学等多维度信息,通过数据融合、数据挖掘技术做出精准的判断,才能提出个体化的防治方案,改善患者血管健康,助力“健康中国”的愿景。
启动会后,葛均波院士在执行院长朱福、院党委书记张雪梅、管理中心主任郑宏超、执行主任杨靖的陪同下参观了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的诊室设施和诊治流程。他表示,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在医院医院的成立,是泛血管疾病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一步,是泛血管医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时刻,也是一次多学科协同诊治创新模式的重要探索。从理念到临床的转化,依靠的是管理中心的建设和实施;再从临床发现问题,到实验室建立模型进行研究,依靠的是数据。这个循环意味着泛血管医学不断深入的可持续性。从临床回到实验室,就需要在做好诊疗服务的同时,重视临床数据的收集、总结和分析。在逐步探索诊治流程的基础上,疾病管理中心将形成建设标准和临床管理路径,依照标准化的方式向全国范围推进,并且从点到面,建立临床研究数据中心和数据收集随访机制,开展多中心的临床研究。
朱福院长指出,泛血管疾病涵盖了心脑肾大血管和微循环病变,是目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重大疾病。《“健康中国”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等政策明确提出对心血管疾病控制的要求,促使我们从治疗血管疾病到血管健康管理的重要转变,未来将通过不断推进管理医院对泛血管疾病的医疗质量,降低泛血管疾病整体死亡率和医疗费用;同时通过构建防治管并重的健康保健和疾病预防体系为徐汇区、上海市乃至全国的老百姓的血管健康作贡献。
管理中心执行主任杨靖介绍,将以“一站式、全周期、可持续”的理念来开展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的诊疗工作,首先从多血管病变的综合管理开始,从单个器官分别诊治转变为综合危险因素和多血管病变进行评估和危险分层,对系统性因素进行整体防控,围绕泛血管疾病的预防、筛查、评估、治疗、康复和随访的全周期,采用多学科合作和跨学科整合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综合治疗,对高危病人尽早干预,避免或减少靶器官损害,降低死亡、心肌梗死、卒中、下肢缺血事件等硬终点发生率,提高整体健康水平。在推进建设过程中,将不断探索泛血管疾病的综合诊治和专科诊治的临床路径和协同机制,建立科学防治体系和标准;形成管理中心标准化操作流程和评价机制,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提高民众对泛血管疾病的认知和患者的自我管理。疾病管理中心可作为泛血管医学的临床研究平台,将从临床数据中研究泛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预后、风险评估方法,以及药物和器械治疗策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与泛血管医学研究中心的基础研究平台和创新转化平台形成三位一体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从基础到临床不同层面探索泛血管疾病的致病机制和有效防控策略。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fz/6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