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防治专家共识


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是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危人群?应采取综合管理策略?全面控制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和吸烟等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最大程度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

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PREVENTIONOFAtherosclerosis生活饮食基础预防合理膳食?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摄入控制体质量使体质量指数维持在18.5~23.9Kg/m2戒烟限酒合理规律运动,避免竞技性运动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对于心血管病10年风险处中、低危人群,目前不推荐应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病一级预防。

对于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后心血管病10年风险为高危的40~70岁成年人,在权衡获益和出血风险后,可服用阿司匹林(75mg~mg/d)进行心血管病一级预防。

推荐:年龄<40岁且血脂为理想水平者,每2~5年检测1次血脂;≥40岁者至少每年检测1次血脂。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treatmentOFAtherosclerosis抗血小板治疗:大量临床研究支持阿司匹林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氯吡格雷等P2Y12受体拮抗剂可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或用于存在阿司匹林禁忌及不耐受者。西洛他唑可明显改善高血压合并外周动脉疾病(PAD)患者间歇性跛行症状,并增加步行距离。建议

对于高血压合并稳定性ASCVD患者"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二级预防-阿司匹林不能耐受者可应用氯吡格雷替代。

对于高血压合并急性血栓性事件发作)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缺血性脑卒中或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症等)患者,需要给予阿司匹林联合P2Y12受体拮抗剂的双联抗血小板方案治疗。

对于高血压合并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或合并无症状性颈动脉严重狭窄(>50%)且出血风险低的患者,推荐长期单用阿司匹林;对于合并颈动脉血运重建的患者"推荐术后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至少1个月,然后长期维持阿司匹林单药治疗。

对于高血压合并症状性下肢动脉疾病患者,推荐长期单药抗血小板治疗"首选氯吡格雷75mg/d;对于合并下肢动脉血运重建的患者,推荐术后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至少1个月,然后长期维持单药抗血小板治疗,首选氯吡格雷75mg/d;对于合并间歇性跛行症状而无心力衰竭的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可考虑应用西洛他唑(mg,2次/d)。

建议血压控制稳定(</90mmHg)后开始应用抗血小板药物"避免出血。

调脂治疗药物治疗首选他汀类,建议根据患者基线血脂水平选择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作为起始治疗。对于经他汀类药物治疗仍未达标者,可在他汀类药物基础上加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10mg/d)和(或)PCSK9抑制剂等。血糖管理推荐:

对于大部分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HbA1c应<7.0%;

对于高龄(糖尿病病程长、易患低血糖者,HbA1c应<8.0%;

目前,明确具有心血管获益的降糖药物包括二甲双胍(恩格列净(达格列净和利拉鲁肽;具有心血管中性效应的降糖药物包括吡格列酮、甘精胰岛素、西格列汀、沙格列汀、阿格列汀和利司那肽-其他降糖药物的心血管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降压治疗Antihypertensivetherapy

一、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降压目标对于年龄<80岁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目标值为</90mmHg;如耐受良好或存在心肌梗死病史者,可进一步降低至</80mmHg但不宜</70mmHg。②年龄≥80岁患者目标血压为</90mmHg;如耐受性良好,可进一步降至</90mmHg。

降压药物选择

对于伴稳定型心绞痛和(或)有心肌梗死病史的高血压患者,初始降压治疗首选β受体阻滞剂;若同时合并左心功能障碍"应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果ACEI不能耐受,可选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对于合并变异型心绞痛的高血压患者,可首选非二氢吡啶类或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对于伴稳定型心绞痛的高血压患者,如无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病史"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也可作为初始治疗药物。

若存在严重高血压或持续性心肌缺血,可选择静脉应用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等。

如伴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或糖尿病且血压控制欠佳,可在β受体阻滞剂和ACEI/ARB基础上加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需监测血钾水平。

二、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推荐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且血压</mmHg的患者,如不计划行血管再通治疗,不推荐早期过度积极降压治疗"建议在病情稳定后再启动降压治疗,如拟行血管再通治疗"推荐应用静脉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至</mmHg;有高血压病史且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者,可于病情平稳数天后恢复口服降压药物;

对于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若收缩压>mmHg建议积极应用静脉降压药物。

降压药物选择

脑卒中二级预防最佳降压治疗方案尚不确定。

短效钙拮抗剂吸收迅速、降压幅度和速度难以掌控,可能诱发合并颅内外血管狭窄者脑卒中复发"因此"禁忌将含服短效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用于脑卒中后高血压患者紧急降压治疗,但可选择尼卡地平用于脑卒中患者静脉降压治疗。

三、高血压合并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推荐

在保证终末器官最低有效灌注基础上,首选静脉应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艾司洛尔等)降压效果欠佳者,可加用其他种类降压药物(如钙拮抗剂和阻断剂等)。

四、高血压合并PAD

目前认为一线降压药物均可用于PAD患者降压治疗,其中ACEI/ARB类可作为首选。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肾动脉狭窄患者,ACEI/ARB类是最有针对性的降压药物,推荐用于所有单侧肾动脉狭窄者,但应密切监测尿量和肾脏功能。

利尿剂可激活肾素释放,一般不推荐用于肾血管性高血压。

参考来源

赵连友,孙英贤,李玉明,等.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防治中国专家共识.中华高血压杂志,,28(2):-.

回复相关药品关键词,查询用药注意事项

松江药师在线

优甲乐

关键词列表

不断更新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fz/628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