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习题第七章内科疾病(三)
共用题干
患者,男,48岁,因“突发胸痛2小时”就诊。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疼痛位于心前区,性质为压榨性,向左肩放射,持续约3分钟自行缓解。初步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
2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分为5型,不包括()
A.猝死
B.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C.心绞痛
D.心肌梗死
E.心脏神经症
23.目前确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金标准是()
A.心脏X线检查
B.心电图
C.放射性核素检查
D.冠状动脉造影
E.超声心动图
24.运动训练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有许多积极的作用,在运动前需进行功能评定,以下哪种评定对制定运动处方指导意义不大?()
A.代谢当量量化心脏功能
B.根据患者自觉的活动能力进行心脏功能分级
C.肌力评定
D.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E.踏车运动试验
25.冠心病运动治疗的禁忌证()
A.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已安装起搏器者
B.偶发房性期前收缩
C.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D.稳定性心绞痛
E.心动过速(心率为次/分)
26.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康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此阶段为I期康复
B.发达国家主要在心肌梗死后头3周进行
C.要有心电、血压监测和抢救设备
D.为低水平的1~2METs运动强度
E.运动类型可以是上下楼梯、做操、踏车运动等
共用题干
患者,男,65岁,冠心病10年。6小时前胸骨后剧痛,为压榨性,并向左臂放射。先后含硝酸甘油4次,疼痛稍减轻,烦躁不安,出汗。查体:急性痛苦面容,体温36.5℃,血压/70mmHg,脉率次/分;心界不大,律齐,心音低,未闻奔马律及杂音;双肺少许湿性啰音;肝脾未触及。
27.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变异型心绞痛
B.急性左心衰
C.心包积液
D.肺动脉栓塞
E.急性心肌梗死
28.于入院后第3天突发剧烈胸痛,端坐呼吸,心脏超声见明显二尖瓣反流。查体时最有诊断意义的体征为()
A.胸骨左缘中下部收缩期杂音
B.心音遥远,心界増大
C.血压降低,脉压减小
D.心尖区响亮的全收缩期杂音
E.满肺湿性啰音及颈静脉曲张
29.该例患者诊断应为()
A.急性心脏压塞
B.乳头肌断裂
C.急性左心衰
D.室间隔破裂
E.室壁瘤破裂
30.该并发症最常见于何部位的梗死?()
A.下壁心肌梗死
B.前间壁心肌梗死
C.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D.右室梗死
E.正后壁心肌梗死
答案及解析
22.答案:E
解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分为5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猝死。
23.答案:D
解析: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可动态观察冠状动脉血流及解剖情况,了解冠状动脉病变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等,观察冠状动脉有无畸形、钙化及有无侧支循环形成。
24.答案:C
解析:康复前评定主要是用于了解患者机体,特别是心脏功能状况,作为修订康复计划,特别是运动处方的依据。康复评定的内容有:心肺运动试验、6分钟步行试验、低水平运动实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生活质量评估、精神心理评估。
25.答案:C
解析:凡是康复训练过程中可诱发临床病情恶化的情况都被列为禁忌症,包括原发病临床病情不稳定者或合并新的并发症,如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患者。
26.答案:B
解析:冠心病康复治疗期是指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住院康复期CABG或FFCA术后的早期康复,康复目标为争取尽早生活自理和出院,发达国家此期已经缩短到3~7天。
27.答案:E
解析:患者胸骨后压榨性疼痛6小时,向左臂放射,口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结合患者多年冠心病病史,考虑为急性心肌梗死。
28.答案:D
解析:患者出现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搏动呈高动力型,为抬举样搏动。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分裂,左心房强有力收缩可致心尖区第四心音出现。心尖区收缩期杂音是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主要体征,可在心尖区闻及>3/6级的收缩期粗糙的吹风样杂音,听诊可闻及心尖区响亮的全收缩期杂音.
29.答案:B
解析: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总发生率可高达50%。二尖瓣乳头肌因缺血、坏死等使收缩功能发生障碍,造成不同程度的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心尖区出现收缩中晚期喀喇音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第一心音可不减弱,可引起心力衰竭。轻症者可以恢复,其杂音可消失。乳头肌整体断裂极少见,多发生在二尖瓣后乳头肌,见于下壁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明显,可迅速发生肺水肿在数日内死亡。
30.答案:A
解析:乳头肌整体断裂极少见,多发生在二尖瓣后乳头肌,见于下壁MI,心力衰竭明显,可迅速发生肺水肿在数日内死亡。
关于康考帮
“以专业的教研团队,个性化定制助考攻略,一对一备考督导,免费学霸职考笔记,线上线下课程结合,助力康复职考。”
向所有一线抗疫勇士致敬!
更多信息获取及咨询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fz/5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