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


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写作组

●引言阿司匹林曾经广泛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cardiovasculardisease,ASCVD)的一级预防[1-4]。

但阿司匹林用于ASCVD一级预防时不能显著降低全因死亡率或心血管病死亡率,其主要获益是显著减少非致死性缺血事件,包括心肌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缺血性卒中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血管病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非致死性卒中);主要风险是显著增加非致死性大出血事件,包括胃肠道出血和颅内出血[5-7]。因此,只有在获益明显超过风险时,使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才有意义。

年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reventiveServicesTaskForce,USPSTF)复习11项阿司匹林一级预防试验,结论是在10年ASCVD风险≥10%的50~69岁成人中,使用阿司匹林有中等程度获益,且获益程度超过出血风险[3,8]。

USPSTF推荐10年ASCVD风险≥10%、出血风险不增加、预期寿命至少10年,且本人愿意服用阿司匹林至少10年的50~69岁成人使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疾病和结直肠癌的一级预防[3]。在欧美国家,近年来由于降压、戒烟和使用他汀类药物等其他一级预防措施的广泛应用,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获益-风险比已经较过去下降。

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SocietyofCardiology,ESC)的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提出[9]:抗血小板治疗会增加大出血风险,故不推荐用于无ASCVD的人群(Ⅲ,B)。

年发表的三项大型临床试验显示[10-14],在未经获益和出血风险比评估的人群中,阿司匹林一级预防获益不明显。这些变化使临床医师对预防性使用阿司匹林产生明显困惑。

最近2篇关于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研究的汇总分析,更全面地权衡了获益-风险比。

第一篇汇总分析纳入13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例患者,基线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平均为9.2%,平均随访5.0年[6]。结果显示,阿司匹林显著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同时显著增加大出血事件,主要心血管事件减少和大出血事件增加的数量大致相当。因此,在总体分析人群中,阿司匹林增加出血的风险抵消了其减少缺血事件的获益[6,15],但总体人群没获益并不排除某些选择后的高危人群有可能获益[15]。

第二篇汇总分析纳入15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例患者,平均随访(6.44±2.04)年[7]。这篇文献是迄今为止对阿司匹林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疗效的最大样本和最全面的考查。

结果显示,阿司匹林用于一级预防能显著降低非致死性缺血事件,同时显著增加非致死性出血事件。进一步分析显示,在随访时间≥5年的人群中,阿司匹林显著降低全因死亡率(-5%,P=0.);在预期10年ASCVD风险≥7.5%的人群中,心血管病死亡率有降低倾向(-8%,P=0.06)。

这些汇总分析的作者以及点评专家均指出[7,16],近年来其他预防措施的完善导致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净获益较前降低,因此需要根据现有证据调整决策-分析模型,才能准确有效地筛查出使用阿司匹林获益大于风险的一级预防对象。

美国心脏病学院和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CC/AHA)版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同样认为:阿司匹林不宜常规用于ASCVD一级预防,否则难有净获益。然而,适当使用阿司匹林仍然是ASCVD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之一,具体推荐内容有3条[17]:(1)ASCVD风险较高但出血风险不增高的40~70岁成人可考虑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mg/d)进行ASCVD一级预防(Ⅱb,A);(2)70岁以上成人不应为了ASCVD一级预防而常规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mg/d)(Ⅲ,B);(3)出血风险增高的任何年龄成人,都不应该为了ASCVD一级预防而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mg/d)(Ⅲ,C)。

过去10多年中,我国专家曾经在多个相关的指南或专家共识中提出应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的建议[4,18-19],对我国的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工作起到了有益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近几年临床证据的积累,过去的推荐内容已经不再完全适用于当下,临床医师和普通民众对如何使用阿司匹林的问题普遍感到困惑。为此,本专家组仔细复习了全部循证医学证据,决定撰写《版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旨在指导各级医师在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工作中合理应用阿司匹林。

我们认为,根据现有临床证据,一方面,阿司匹林用于ASCVD一级预防时必须十分谨慎;另一方面,目前尚不能认定阿司匹林没有一级预防价值。首先,对全部一级预防临床试验数据进行的最新汇总分析显示,阿司匹林仍然能够显著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6-7]。第二,无法落实其他一级预防措施(例如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可能更需要使用阿司匹林[15,17]。第三,仔细评估,依然可以找出获益-风险比相对合理的个体。

阿司匹林一级预防主要适用于经积极干预危险因素后缺血风险仍然增高(10年预期风险≥10%)、出血风险不高,且本人愿意长期预防性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40~70岁成人[3,16-17]。本共识结合了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及我国国情,提出了阿司匹林用于中国人群ASCVD一级预防的如下推荐意见,其中推荐类别和证据分级参考中国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和病理指南[19]。

●对于所有拟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用药前必须采取4项措施(I,C)

1.仔细权衡获益-出血风险比,筛查和排除出血高危人群,并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或动态地评估获益-出血风险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按照相关专科规范[20],采取降低消化道出血风险的防范措施,提前治疗消化道活动性病变(包括根除幽门螺杆菌),必要时预防性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pumpinhibitor,PPI)或H2受体拮抗剂(H2receptorantagonist,H2RA)。3.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慎酒、科学膳食及运动)并积极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高血压患者须将血压控制在/90mmHg(1mmHg=0.kPa)时才可考虑使用阿司匹林。4.在处方阿司匹林之前先进行医患沟通,患者同意后开始应用。

下列ASCVD高危人群可以考虑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mg/d)进行一级预防(Ⅱb,A)40~70岁成人,初始风险评估时ASCVD的10年预期风险≥10%,且经积极治疗干预后仍然有≥3个主要危险因素控制不佳或难于改变(如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可以考虑服用阿司匹林降低缺血性心血管病风险。ASCVD风险评估可参考版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4]。

主要危险因素包括:(1)高血压;(2)糖尿病;(3)血脂异常,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6.2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4.1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1.0mmol/L;(4)吸烟;(5)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6)肥胖,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28kg/m2;(7)冠状动脉钙化评分≥[21-24]或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狭窄(50%)[25-28]。

不推荐对一级预防对象常规进行冠状动脉影像学检查。

●不建议下列人群服用阿司匹林进行ASCVD的一级预防

1.年龄70岁或40岁的人群(Ⅲ,B):目前证据尚不足以做出一级预防推荐,需个体化评估。

2.高出血风险人群(Ⅲ,C):正在使用增加出血风险的其他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物),胃肠道出血、消化道溃疡或其他部位出血病史,年龄70岁,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肝病,慢性肾病4~5期,未根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未控制的高血压等。3.经评估出血风险大于血栓风险的患者(Ⅲ,C)。

参考:

[1]PearsonTA,BlairSN,DanielsSR,etal.AHAGuidelinesforprimarypreventionofcardiovasculardiseaseandstroke:update:consensuspanelguideto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fz/562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