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气如何养生
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
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
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
因此在寒冬季节
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
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
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A.注意防寒保暖。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B.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C.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D.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E.随时观察和注意病情变化,医院检查,服用必要的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患于未然。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来说,预防的重点之一就是中风。
专家温馨提示:冬至养生用安宫牛黄丸,冬至为交替之季,阴阳转换之时,服用安宫牛黄丸可荡涤体内痰湿瘀血,重整阴阳纲领。
安宫牛黄丸是我国传统药物中久负盛名的良方,它与紫雪丹、至宝丹一起,合称为“中医温病凉开三宝”,安宫牛黄属“凉开三宝”之首。该方源自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始创于年,具有清热解毒、豁痰开窍的功效,主治热邪内陷、传入心包引起的高烧不退、烦躁不安、神昏谵语、浊痰壅盛以及小儿惊风等症。
安宫牛黄丸素有“救急症于即时,挽垂危于顷刻”的美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该药可保护血-脑屏障,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提高脑组织缺血、缺氧的耐受性,从而保护脑组织,而且具有明显的镇静、抗惊厥和消炎作用,增加机体免疫功能。
适用人群
简单来说以下人群都可以常备安宫牛黄丸,也可以在惊蛰、夏至、霜降、冬至节气的时候用之防治未病:
工作压力大,过度疲劳的中老年人群;
抽烟、酗酒、熬夜等不规律生活方式的中老年人群;
肥胖、高血压、癌症等疾病人群,或体检提示需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人群;
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既往史和现病史人群;
有中风、癫痫、精神疾病及其他危重疾病的家庭。
冬至为什么要服食安宫呢?
先带大家了解一下冬至会给心脑血管患者带来哪些危害:
12月22日是“冬至”节气,“冬至”过后至“小寒”、“大寒”期间,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寒冬时节注意防寒保暖,要警惕心脑血管意外,在冷空气刺激下,因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患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的人群需重点防范寒冷刺激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脑血管意外。
冬至严寒天气,谨防心脑血管意外
高血压脑出血
低温、高压的天气一方面引起末梢血管收缩,使体循环血容量增加,同时引起循环阻力增加;另一方面寒冷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人体的代谢加快,心率加快,心脏排血量增加,最终引起高血压病发生或复发,成为脑出血的直接致病因素。
脑梗死
遇寒冷刺激收缩后的脑血管,其侧支循环供血减少,侧支循环建立及开放的情况受到影响,当脑血栓形成时或出现分水岭梗死时,侧支循环不能有效发挥其保护作用,容易形成梗死病灶。低温导致人体全血黏度增高,使梗死的患病概率增加。此外,低温也会导致人体全血黏度增高,使梗死的患病概率增加。
心肌梗死
寒冷刺激使交感神经兴奋和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加强。心肌耗氧量的增加,有赖于冠状动脉血液的供应,而冠状动脉的病变不能及时供血,又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
急救圣药——安宫牛黄丸
人体之所以在此时期易患心脑血管疾病,是由于人体血管受到冷刺激后会出现相应的收缩,使血压骤升。因此,在冬至时节,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就要防止血液粘度增高和动脉粥样硬化,保持血脉畅通。
安宫牛黄丸可改善脑缺血缺氧状态,延长缺氧状态下的存活时间,保护血脑屏障,从而修复受损的神经系统,对脑神经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促使广泛的大脑皮层神经原被活化,缩短恢复清醒时间;降低血压,减轻脑水肿,抑制脑出血后的炎症,减轻脑出血导致的脑组织损伤,缩小脑梗死体积。
用法用量
口服(患者清醒时,建议嚼服或温开水化开服下)。一次1丸(3.0g),一日1次;小儿三岁以内一次1/4丸(0.75g),四岁至六岁一次1/2丸(1.5g),一日1次;或遵医嘱。服用期间忌食辛辣厚味食品,以免助火生痰
脑血管意外患者发病24小时内服用效果最佳,康复迅速。
根据病情改善状况,酌情一日1次,一次1丸(3.0g),服用1~3日。
无论患者昏迷还是清醒均应将药丸用温开水研化服用。包金衣的,要把金衣研碎共服。
养生服用:在惊蛰、夏至、霜降、冬至节气当天、前1天、后1天各服1粒,午饭后半小时(11:00—13:00)温水送服
温馨提醒
冬至节气即将到来,请注意保暖,合理饮食,根据个人体质情况服用安宫牛黄丸养生,防患于未然,为严冬时身体日常养护打好基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fz/5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