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周斌全冠状动脉病变的旋磨治疗


周斌全浙江大学医院

心内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心导管室主任

卫生部冠心病介入培训基地指导老师。曾赴韩国亚洲大学,美国MayoClinic进修冠心病的介入诊治。在心血管病的临床及介入治疗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擅长心血管常见病,重危病的处理。专业主攻方向为冠心病,从事冠心病的介入诊治工作近15年。

  从20世纪80年代,DavidAuth发明冠状动脉旋磨技术(RotationalAtherectomy)后,旋磨技术经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到年,全球PCI的旋磨比例达到1.5%,和发达国家国家相比,我国旋磨治疗比例较低(表1),随着技术的开展、人口老龄化以及医保比例的不断提高,应用旋磨技术的比例将不断提高。

适应证与禁忌证

  年ESC/EACTS欧洲主要心脏血运重建指南,年ACCF/AHA/SCAI建议,旋磨主要用于球囊无法通过或充分扩张的严重钙化或严重纤维化冠脉病变。包括开口病变、分叉病变、选择性的支架再狭窄病变和病变长度小于25cm弥漫长病变等也是旋磨的适应证。

  旋磨治疗禁忌证包括:血栓性或溃疡性冠状动脉病变;退行性的大隐静脉桥病变;严重的成角病变(>60度);有明显内膜撕裂的病变;导丝不能通过的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弥漫性病变,长度>25mm,严重左心功能降低者。相对而言,对外科高风险且球囊无法通过或扩张狭窄病变的无保护左主干患者,指南虽不推荐旋磨,但作为唯一方案,通过磨头逐步递增和风险评估来避免可能引起的慢血流风险。

操作技巧

  年欧洲专家在EuroIntervention杂志发表的旋磨共识中指出,现代旋磨操作和传统的不同。(表2)

  常规采用6F指引导管适配磨头,并根据血管生理形态和所需要的弯型,选择其侧孔、支撑力并注意指引导管的同轴性。对于开口病变,用大一号指引导管,磨头在指引导管时开始启动,防止磨头错过了狭窄处。为预防导丝断裂或磨头嵌顿,在旋磨开始旋转前,旋磨导丝远端的显影头端需放置在目标血管尽可能远的区域,并注意旋磨导丝头打圈或旋磨导丝深插到远端分支血管狭窄处增加的导丝断裂或血管穿孔风险。可用专用导管(Tornus或Corsair微导管)处理CTO病变,导丝交换后,确保旋磨导丝放置在管腔远端(可通过对侧造影),也可以尝试在微导管的支持下直接操作旋磨导丝通过CTO病变。1.25mm小磨头适合非常迂曲的和弥漫的长病变,而大磨头适合于开口病变或有较大最小管腔直径的大血管(小磨头磨不到斑块)。

  优化旋磨技术的基本要素包括:磨头-动脉比:0.5~0.6;旋磨转速:14~15万转/分钟;“啄木鸟”——慢进快退的手势;单次旋磨时间15~20秒;避免失速转以上;最后要抛光。旋磨时注意:监测旋磨转速,旋磨声音(可以判断速降)。若磨头无法通过病变,可将磨头尺寸递减,若最小磨头都无法通过,可换成强支撑磨头,甚至大一号的指引导管。

并发症

  若旋磨启动前没有消除张力,梭形的1.25mm磨头可能会在旋磨启动时发生前跳,而橄榄形的1.5~2.0mm的磨头不易嵌顿,磨头嵌顿后不可继续踩脚踏板。旋磨穿孔通常由旋磨导丝导或旋磨引起。务必把旋磨导丝的头端放置在主支血管的最远端而非的分支中;术中监测导丝的位置防止交换磨头和球囊的时候导丝易移位。对于成角、偏心和迂曲病,旋磨速度以,rpm为宜,每次旋磨时间<15s。复杂病变时磨头选择从小到大,旋磨后注意造影评估。

·END·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出自《门诊》杂志年07月刊P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门诊新视野

《门诊》杂志官方







































白癜风专科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fz/19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