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厦门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腹膜后肿瘤论坛上,医院赵纪春教授当选医院学会腹膜后与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郭强副教授当选委员,胡瀚魁医师当选青年委员。在大会上,赵纪春教授做了题为累及大血管的腹膜后肿瘤切除:血管外科技术的延伸与挑战的专题演讲,刘晓艳副主任护师做了题为基于加速康复外科模式下腹膜后肿瘤围手术期管理的专题演讲,取得了业内的一致好评。
在过去的,血管外科腹膜后肿瘤团队在赵纪春主任的带领下,总计救治复杂的累及大血管的腹膜后肿瘤患者近例,其中包括2例胸腹联合-体外循环完成的巨大腹膜后肿瘤,同时涉及二联脏器切除6例,三联脏器切除5例,四联脏器切除1例。尤其腹膜后肿瘤往往会累及腹膜后大血管,需要进行血管修补、重建等,对外科医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以前被视为外科手术的禁区。在年,我科率先在我院门诊开辟腹膜后肿瘤亚专业门诊,不仅完成了较多的累及血管的腹膜后肿瘤手术,而且参与了全院多个科室的腹膜后肿瘤的台上会诊,大大的提高了这类患者的生存率和救治率,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同时,我科赵纪春教授担任了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血管与肿瘤学组组长,医院腹膜后与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腹膜后肿瘤专委会常委,为进一步发展学科亚专业的特色及后备相关人才的储备提供有力保障。腹膜后肿瘤可能累及多部位,多器官,涉及多学科,尤其是复杂疑难的腹膜后肿瘤。很多复杂疑难的腹膜后肿瘤患者,找不到相关领域的专家,或者不同科室之间奔波,挂号,耽搁很多时间,医院待了一个月、几个月,甚至都看不上病,或者找不到可以救治的专家。血管外科牵头成立的MDT门诊为腹膜后肿瘤患者特别累及腹膜后血管的复杂肿瘤患者提供更为通畅的就医通路。将腹膜后肿瘤相关专业和领域的资源、专家整合在一起,综合讨论会诊,形成诊疗意见,让患者少跑路,少等待,尽快得到救治。医院血管外科作为挑战复杂腹膜后肿瘤的核心团队,在治疗累及血管的腹膜后肿瘤患者中,责无旁贷,勇挑重担,成为本科室特色病种,每年近百位累及血管、疑难腹膜后肿瘤患者得到救治,近五年本中心累计救治包括累及血管、疑难腹膜后肿瘤在内的腹膜后肿瘤上四百余位。医院血管外科团队将继续挑战复杂腹膜后肿瘤,特别是累及大血管的腹膜后肿瘤;继续发展腹膜后肿瘤MDT的团队协作能力,为广大的患者带去更多的方便、希望和信心!
赵纪春,教授,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在血管外科疾病诊断、手术和微创腔内血管治疗方面尤其在腹主动脉瘤外科和腔内修复,外科和腔内杂交技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和夹层,复杂颈动脉体瘤外科治疗,累及大血管的腹膜后肿瘤切除以及肝移植动脉重建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任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周围血管疾病管理分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国家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太血管学术联盟副理事长,医院腹膜后与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腹膜后肿瘤专委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会长,四川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学组组长。《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副主编,《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副主编,《中华血管外科杂志》第二届编辑委员会副总编,《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副主编。先后获得国家、教育部、四川省科研项目和医院新技术基金资助和多个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获四川省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一项。近年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篇,SCI杂志收录82篇。
医院血管外科诊治颈部,胸腹部,腹腔脏器和四肢的血管疾病,包括各种胸腹主动脉瘤、胸腹主夹层动脉瘤,腹主动脉瘤,颈动脉体瘤,颈动脉和外周动脉狭窄和闭塞、动静脉瘘、动静脉血栓形成和栓塞,血管畸形和静脉曲张,静脉溃疡和糖尿病足,尿毒症血透内瘘建立、修复和重建以及累及血管的腹膜后肿瘤和肝移植肝动脉重建及并发症等疾病,在血管外科手术和微创血管腔内治疗方面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
医院血管外科门诊医生排班
编辑
吴洲鹏
图片
赵纪春郭强胡瀚魁
文案
郭强赵纪春吴洲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zl/7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