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他汀类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利器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最早期的病变可能从儿童期即已开始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基础,长期LDL-C代谢异常对动脉内膜造成功能性损伤,受损内膜局部脂质集聚,形成最早的粥样硬化病变脂质条纹,在此基础上发生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进而形成斑块。由于在受累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斑块呈黄色粥样的外观,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冠状动脉、脑动脉和下肢动脉等大中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的主要原因。

0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发生于冠状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如果管腔狭窄达到75%以上,就可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发生,严重时可致心源性猝死。

在日常生活中,前一日还生龙活虎、谈笑风生,后一日却因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猝死,而与至亲至爱的人阴阳两隔的人不在少数。

02

脑动脉粥样硬化

发生于脑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可引起脑缺血、脑萎缩和脑梗死,甚至可造成脑血管破裂出血而危及生命。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几天前还思维敏捷、行走迅速的老邻居、老同事,怎么会记不起我们的名字?怎么会找不着回家的路?怎么会歪着身子走路?你是知道的,这是脑萎缩、脑梗死引起的常见表现。

03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发生于下肢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管腔严重狭窄时,可出现下肢发凉、麻木和间歇性跛行,严重时可出现持续性下肢疼痛,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甚至可发生足部坏疽。

这种情况多见于患糖尿病多年血糖控制不佳的病人,他们面对一日胜似一日发黑的足趾心急如焚,担心截肢的恐惧感不时袭来。

动脉粥样硬化既然是一种慢性疾病,LDL-C代谢异常既然是其病变基础,我们何不从早做起,从改变LDL-C代谢做起?

年11月10日发表于《柳叶刀》杂志的两项研究,再次证实了他汀类药物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利器。

临床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等,主要用于降低LDL-C,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01

02

03

这两项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是:

01

对动脉粥样硬化高风险人群的降脂治疗应从更年轻的时候开始,最好在40岁之前开始,以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而不应在病情完全确立或进展到后期才开始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高风险因素有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遗传因素、体力活动减少、吸烟和肥胖等。

02

在没有发生过心血管事件的老年人群中,LDL-C水平是老年人心梗发作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

LDL-C每降低1mmol/L,75岁以上老人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降低26%,而75岁以下患者的风险降低15%。在75岁以上人群中进行降胆固醇治疗,可以更为有效地降低主要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风险。

如果觉得文章好看,请转发给你身边的人哦~

往期推荐

年末精彩文章集锦

血糖明显升高状态下,岂可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痛风患者限制高果糖饮食是为何?

两种类型的降尿酸药物,随意服用有风险!

治疗痛风的两大类药物,你是否傻傻分不清?

欢迎“点赞”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zl/648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