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疾病

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风险管理专家共识


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风险管理专家共识

作者: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委员会

文章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45(2)

1

治疗获益的证据

1.抗肿瘤治疗引起的心血管毒性:

在FIELD和ACCORD研究中,非诺贝特可显著减少HTG伴低HDL-C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在FIELD研究中,例基线时没有他汀适应证的患者随机接受非诺贝特单药治疗或安慰剂治疗。

针对HTG伴低HDL-C患者的亚组分析提示,与安慰剂组相比,非诺贝特组心血管事件风险下降27%。在ACCORD血脂研究中,例心血管疾病风险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接受辛伐他汀加非诺贝特或安慰剂治疗。

在预设的HTG伴低HDL-C患者的亚组分析中,与安慰剂组相比,加用非诺贝特组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或卒中的发生风险降低31%(P0.05)。

由于FIELD研究和ACCORD研究设计中,约一半的受试者TG基线水平正常,TG治疗的获益均来源于亚组分析。

因此,2项正在进行中的大规模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终点研究REDUCE-IT研究和STRENGTH研究,将分别纳入例和例合并TG升高且已接受他汀治疗的ASCVD确诊或高危患者,观察他汀使用基础上干预HTG是否能带来心血管终点事件的获益,结果值得期待。

多个荟萃研究进一步提供了证据支持贝特类药物减少HTG患者临床心血管事件的作用。一项纳入了5项安慰剂对照研究,总计例HTG伴低HDL-C患者亚组的荟萃分析发现,贝特类药物可使冠状动脉事件的风险下降35%(OR=0.65,95%CI0.54~0.78)。

另一项荟萃回归分析发现,TG水平每降低1mmol/L,在全人群和TG2mmol/L的亚组人群中,冠状动脉事件风险分别可降低54%和43%。

另一项纳入了18个贝特类药物临床研究的荟萃分析证实,贝特类药物的使用能够使冠状动脉事件风险降低13%(P0.01)。

年的最新荟萃分析发现,使用降低TG和富含TG脂蛋白的药物,能够使HTG患者心血管疾病或冠心病风险降低12%,对同时伴有HTG和低HDL-C的患者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或冠心病风险达29%。

2.微血管获益:

多项系统性综述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积极控制TG水平,除了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对微血管并发症也有防治作用。

FIELD研究和ACCORD研究中也分别观察到非诺贝特对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

FIELD眼科亚组研究发现,非诺贝特可以延缓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进展,减少激光治疗需求,以及减缓微量白蛋白尿进展,并能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性截肢风险。

ACCORD研究也有一致性结果,加用非诺贝特可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率,且联合治疗组白蛋白尿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临床研究的荟萃分析也同样证实了贝特类药物治疗能够使白蛋白尿进展和视网膜病变风险分别降低14%和37%。

专家共识:对于已经使用他汀治疗的HTG患者,加用贝特类药物治疗可以进一步改善血脂水平,延缓2型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病变进展,亚组分析显示降低大血管事件风险。主要的临床证据来自非诺贝特的研究。

2

HTG的药物治疗

导致继发性HTG的主要原因有肥胖、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和饮酒等;应激、脂质营养不良、糖原贮积病、回肠旁路手术后、败血症、急性肝炎、妊娠、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也会继发HTG。

此外,雌激素、异维A酸、β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胆酸结合树脂类、噻嗪类利尿剂等药物的使用,均可引起继发性HTG。

在纠正继发原因或去除诱发因素,并控制体重、合理饮食、限制饮酒、有氧运动和戒烟等生活方式干预后,仍不能改善的HTG患者需及时启用药物治疗,HTG治疗流程及方案推荐见图1。目前临床上用于降TG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1.贝特类:

贝特类药物是过氧化物酶增生体活化受体α(PPARα)激动剂。贝特类药物通过激动PPARα,调节靶基因LPL和载脂蛋白AⅠ和载脂蛋白AⅡ的表达,从而发挥降低血浆TG水平,提高HDL-C水平作用,并使小而致密的LDL颗粒转变为大而疏松的LDL颗粒,促进胆固醇的逆转运。

贝特类药物可使LDL-C降低20%,HDL-C升高5%~20%,TG降低25%~50%。非诺贝特还可显著降低餐后TG和富含TG的脂蛋白残粒水平45%~70%,降低氧化脂肪酸15%。

非诺贝特能有效改善混合型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谱。

美国SAFARI研究入选例混合型血脂异常患者(空腹TG水平≥1.7且≤5.6mmol/L,LDL-C3.4mmol/L),结果显示,非诺贝特和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与辛伐他汀单药治疗18周后,联合治疗对血脂谱的改善程度更显著,可使TG下降达43.0%,VLDL-C、非HDL-C和LDL-C分别下降49.1%、35.3%和31.2%,并能使HDL-C升高达18.6%。

中国人群他汀-非诺贝特联用Ⅳ期临床研究发现,在已用他汀治疗稳定2个月后仍有高TG水平患者(TG≥1.70mmol/L且5.65mmol/L),在他汀基础上加用非诺贝特治疗能进一步使TG降低38%,VLDL-C降低23%,HDL-C升高17%。

贝特类药物单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需要注意的是在与他汀联合治疗时,不同的贝特类药物有不同的安全性特征。

由于药物相互作用,多种他汀与吉非贝齐合用时,他汀血药峰浓度增加1.8~2.8倍,而非诺贝特对他汀的药物代谢无明显影响,因此在国际指南(共识)中推荐对他汀类治疗基础上LDL-C达标的HTG患者,首选加用非诺贝特,旨在进一步降低心血管剩留风险。

临床研究也证实了非诺贝特与他汀联用的安全性。在FIELD研究中,有约例患者是使用非诺贝特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在随访的5年中,未发生横纹肌溶解。

在ACCORD血脂研究中,例辛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组患者发生任何肌病、肌炎或横纹肌溶解的总例数与辛伐他汀单用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他汀与非诺贝特联用Ⅳ期临床研究进一步证明非诺贝特和他汀类药物联用在中国人群中使用的安全性,该研究所有入组患者均在他汀治疗基础上加用非诺贝特治疗8周,研究过程中未发生横纹肌溶解不良事件。

一项共纳入13项非诺贝特与他汀联用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例受试者(中国受试者例)的荟萃分析显示,联合治疗组尽管肝酶升高发生率有所增加,但因肝功能异常停药的患者比例并未增加,且肌酸激酶升高、因肌病停药发生率在联合治疗组和单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进一步证实了非诺贝特与他汀联用耐受性良好。在国外,已有多个他汀与非诺贝特的合剂上市。

除了与他汀类药物联用以外,近期日本的1项研究观察了依折麦布与非诺贝特长期联合治疗52周的疗效,联合治疗能使LDL-C下降达24.2%,TG水平下降40.0%。

在他汀不能耐受的患者中,可考虑使用依折麦布联合非诺贝特治疗。

专家共识:贝特类药物可以有效降低TG,升高HDL-C,单用或与他汀联用可有效改善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谱。

由于非诺贝特与他汀联合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建议对HTG的心血管病高危患者在他汀基础上加用非诺贝特。不推荐采取非标准的给药方案,如隔天给药。

以下情况需启动非诺贝特治疗:(1)TG≥5.6mmol/L时,需立即启动非诺贝特治疗,预防急性胰腺炎;(2)LDL-C已达标但TG仍≥2.3mmol/L的心血管疾病高风险患者(如糖尿病患者)的一级预防;(3)LDL-C已达标但TG仍≥2.3mmol/L的ASCVD患者的二级预防。

2.n-3脂肪酸:

n-3脂肪酸主要活性成分是鱼油中提取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己烯酸(DHA),单用或与贝特类或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能降低TG达30%~40%,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常见不良反应为轻微消化道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高纯度和一定剂量的n-3脂肪酸(2~4g/d)才能有效降低血清TG水平。

在GISSI-P研究中,例心肌梗死后患者在他汀基础上随机接受n-3脂肪酸或安慰剂,结果发现n-3脂肪酸能降低心肌梗死后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总体致死事件的发生率降低了20%、心血管死亡事件则降低了30%,而猝死的发生率更是降低了45%。

REDUCE-IT和STRENGTH研究能否证实在他汀基础上联用n-3脂肪酸对心血管高风险的HTG患者带来获益值得期待。

专家共识:n-3脂肪酸可有效降低TG,安全性好,但目前国内的n-3脂肪酸都为保健品,尚无高纯度的n-3脂肪酸类药物上市,低剂量n-3脂肪酸的降脂作用弱。

3.烟酸及其衍生物:

烟酸类药物属于B族维生素,可降低TG水平,并升高HDL-C。AIM-HIGH研究显示,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在通过强化他汀类治疗将LDL-C维持在1.8mmol/L的基础上,加用缓释型烟酸来升高HDL-C水平并不能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HPS2-THRIVE研究同样显示,烟酸-拉罗匹仑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与他汀类药物单独使用相比,未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增加了严重不良事件的风险。

此外,有研究发现使用烟酸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升高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并可能增加非糖尿病患者初发糖尿病的风险。据此,烟酸已淡出欧美市场。

专家共识:由于烟酸获益-风险比不佳,尤其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不推荐烟酸与他汀联合治疗。

(执笔:叶平)

专家组经认真讨论,根据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和权威指南达成本共识,希望能对HTG与其相关心血管风险的全面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长按上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ongt.com/gbzl/6271.html


当前时间: